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上,粤港两地各有长处。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后,在已有的粤港经济、文化合作的基础上,粤港合作开发两地人才,不但对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使“一国两制”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对内地、特别是对广东的辐射作用,加速广东经济更快发展,也会进一步支持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中心地位,对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将起重要作用。一、九七香港回归后,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互补性粤港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粤港经济关系和文化联系方面。粤港经济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2.
6月29日至7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回归6周年庆典,并出席《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仪式。香港各界人士把这份《安排》看作是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份大礼。香港特首董建华称,这份《安排》不仅使香港经济转型获得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对抗“非典”、恢复经济的困难时刻,对香港的鼎力支持。在香港回归后的6年间,祖国内地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香港借此东风,不仅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危机,同时也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内地相应的支持。两地…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20)
<正>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广东无论是在经济、贸易、投资、居民交往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两地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香港与广东的合作经历了回归前的民间合作为主,到回归后两地政府合作机制化的变化。2016年粤港两地人员往来超过2亿人次,日均往来人员超过60万人次。香港与广东山水相连,香港大部分市民的祖籍都在广东,两地之间的民间往来和经济联系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4.
粤港合作发展至今,粤港经济区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生态带。但是,由于两地之间客观存在的制度落差,使得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差缩小后的粤港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速推进广东向香港的制度学习,应该成为拓展粤港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粤港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诸多合作领域。此协议对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以及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2011年,粤港合作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从此,粤港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的实施,粤港两地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继2008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在粤举办养老机构之后,2009年1月1日起,广东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残疾人福利机构,为进一步推动粤港社会服务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0)
<正>不少从香港到广东创业、就业的成功人士在香港回归20年间既见证了香港的变化、香港与广东的合作,同时也见证着广东的快速发展。他们看到,粤港交流从优势互补到互相合作,两地的交流将继续加深。1997年,当时经常来往香港和深圳的吕志坚一过了深圳罗湖的关口就要赶紧排队坐的士到深圳的办公室,有的时候觉得排队排得太久,宁愿坐公交车更方便。20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盛大喜事,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为现实,也对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香港回归祖国后,港台经贸关系成为两岸经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台港航线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事实上两岸的局部直接“三通”。香港在两岸经贸交流中继续发挥了桥梁和中介作用。海峡两岸及吞港的1商界人上都纷纷表示,香港回归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鄂港经济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联系日益紧密。鄂港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香港的繁荣稳定,还是对湖北的改革开放,乃至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香港回归后,鄂港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以促进鄂港经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选择。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印港经济关系发展的轨迹新中国成立后,鄂港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末期,鄂港经济关系处于低谷状态。当时…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回归6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香港签署。这反映内地与香港将建立更为紧密的经贸关系,体现了祖国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CEPA框架下香港经济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商界人士和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分析和预测,许多人对中国加入WTO后的香港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后,香港经济必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对CEPA框架下的香港经济作一前景分析,并对香港经济新一轮发展提出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后经济的新机遇及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李灼荣香港回归中国,它使中华民族一雪百年国耻,完全恢复了历史上在世界民族之林领先千余年所曾有过的那种尊严与自信。主权回归后的香港发展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与之接壤的珠江流域经济起到更加强烈的牵引和幅射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7年7月1日的日益临近,香港回归对中国内地经济的影响,正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景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香港,是近几十年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93年人均GDP在1.8万美元之上,超过美、荚、法等发达工业国家,在世界上仅次于新、日,排名第三位。香港,还以其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备受世人瞩目。1997年香港回归,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在近期和中远期都将会对中国内地经济产生明显、深刻的影响。香港与大陆的经贸关系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关系近…  相似文献   

14.
九七香港回归与统一战线工作新探广东张广芳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社会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开始。从此,党在香港的统一战线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然也给广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最大限度地确保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祖国后,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入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彻底消除殖民主义的束缚,这为雪潜走同真正繁荣稳定,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回,雪港背靠祖国内地,要相回归后,乌内地同处祖国文家庭中,吕方面的联系将委们签切,祖国大…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20)
<正>粤港深度融合的20年,不仅合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合作的内容也日渐广泛,两地从民间到政府的联系不断加深。未来,两地要着重加强两地青年的彼此了解与互信。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来临,粤港合作将迈入新阶段。香港回归的20年是与广东不断融合的20年。在这20年当中,香港许多市民、社团都致力于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于2006年的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香港回归对国际集装箱铁路运输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广铁集团公司集装箱课题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已成为国际间件杂货运输的主要方式。正确认识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和充分利用香港世界第一集装箱大港优势,认真研究香港九七回归后,粤港集装箱内陆集...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论萃     
香港回归:中国经济发国的新机遇香港回归将对内地产生巨大作用:一、对内地增长的贡献将大大提高十几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平均有近40%要通过香港来实现。回归后,香港在与内地的协调、制度安排等各方面,必然比过去更易衔接,吞吐更加流畅。二、回归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纵深化香港是个“超级大市场”,在中国产业结构的梯度上,香港实际上是一个市场龙头,中国外向型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根据香港的市场信号、操作程序和制度方式进入的。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的放射力将超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香港现有的一整套国际规则,参与了近…  相似文献   

19.
正在香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中央都给予香港及时的支持,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回归20年来,香港这枝植根祖国怀抱的紫荆花开得更加艳丽,这颗太平洋岸边的东方之珠更加璀璨。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期盼和梦想,令人难忘的是,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当天,终日大雨滂沱,意味着湔雪百年国耻。香港回归之夜的滂沱大雨,也预示了香港将在风雨中前进。回归20年来,香港栉风沐雨,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的伟大创举。这不仅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且也必将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背靠内地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将会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动力。因此,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紧紧抓住香港回归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