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房林  赵振民 《人民军医》2010,(2):149-150,152
1概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衰老的外部表现。在体细胞中最易察觉与最易研究的是皮肤衰老现象。皮肤衰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会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弹性消退、起皱、色斑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年龄·护肤与化妆品□红妹处于良好状态、年轻、富有弹性的皮肤其所含的矿物质、水和脂肪等成分之间保持着平衡,专家们称这种平衡为水脂性平衡。当这种平衡受到破坏时,皮肤就会缺少营养素,衰老的最早症状也就出现了。化妆品和护肤霜的作用正是为了给皮肤补充营养。不同...  相似文献   

3.
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筛选防晒药物和评价皮肤衰老药物建立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采用280 ̄320nm中波紫外线和320 ̄400nm长波紫外线长期照射无毛小鼠皮肤,造成皮肤光老化损伤。结果与结论:无毛小鼠经紫外线照射24周后,皮肤内自由基浓度及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皮肤中可提取的胶原比例明显降低,与未照射组小鼠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小鼠皮肤纹理密度明显减少,纹理加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低剂量率β射线和高剂量率γ射线照射诱发肿瘤细胞生物效应特点。方法采用^32Pβ射线和^60Coγ射线照射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用台盼蓝排除法和X-gal衰老细胞染色法比较两种照射肿瘤细胞死亡方式的差异。结果 ^32Pβ射线(0.375cGy/min)和^60Coγ射线(206cGy/min)照射HeLa细胞后72h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率β射线抑制细胞增殖为渐进性,使多数的细胞在一个或几个细胞倍增周期后死亡,以增殖性死亡为主;高剂量率γ射线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直接、迅速,细胞坏死比例高,增殖性死亡(衰老)比例低于持续低剂量照射方式。结论 不同的辐射方式对细胞的杀伤方式不同,了解其放射生物学机理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137Csγ射线照射建立成骨细胞衰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37Cs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可引起成骨细胞功能、增殖率及形态的退行性改变。一次照射6.0Gy,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抑制率为28%、增殖率受抑制达48.2%,功能与形态改变与自然衰老细胞的改变类似,认为辐射诱导成骨细胞提前进入衰老状态,可作为研究延缓成骨细胞衰老药物的一种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再增殖是决定全部分割照射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对皮肤和胃肠粘膜组织等具有迅速修复率的组织。目前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认为,不仅对不同的组织,而且对同一组织,再增殖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现象,并取决于照射的分割。本文目的是证实常规照射与分程多分割照射中再增殖的不同,这一因素的不同可导致早晚期反应的差异,临床上当估价病人对一种新分割方案的耐受性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光子放射治疗中,皮肤耐受量很少是一限制剂量因素。但在照射野重叠和使用带电粒子束(常使用单个照射野)等情况下,皮肤耐受量仍是一个剂量限制因素。为探索用局部使用抗放剂来提高皮肤耐受量的可能性,作者用雌雄各半、约12周大的无特殊病原体限定群的C_3Hf/Sed 小鼠研究了局部运用MEA(β-巯基乙胺或半胱氨酸)、WR2721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小鼠皮肤的抗放效应;同时也研究了皮肤的氧浓度对经缓冲的MEA 的抗放效应的影响。实验用~(137)Cs 照射鼠右后腿,实验前8天拔除右后腿毛、使毛囊反应同步化。照射前用浸饱生理盐水的棉纱包裹后腿15分钟,以增加皮肤角化层的渗透能力。然后再分别换为浸饱MEA、WR2721和NAC 溶液的棉纱浸泡15分钟(对照组续用盐纱再15分钟)同时分别另设一浸泡60分  相似文献   

8.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谢凯,潘东向,杨柏成,李淑杰当射线作用于皮肤时,不论是大剂量一次照射,还是大剂量分次照射或是小剂量长期照射,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下面就我室收治的放射性皮肤损伤21例做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照射部位皮肤较薄、较细、易出汗、又不易暴露透气,因此放射治疗中的皮肤反应要高于其他肿瘤病人。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以使皮肤反应减至最低,使治疗计划较好的完成,同时使照射后皮肤得以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皮肤衰老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2种形式,自然老化是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光老化是由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引起,光老化能加速人体自然老化的进程。由于皮肤暴露于体外,老化表现最为明显,因而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应的各种医学嫩肤手段也接踵而至。激光被用于  相似文献   

11.
Nd:YAG激光对家兔皮肤烧灼初步实验刘国禄,刘玉石,于振兴,刘润华Nd:YAG激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皮肤、皮下附属器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很少。我们采用不同剂量、不同照射时间及同一剂量、不同照射时间照射家兔皮肤的一定区域,观察皮肤、皮下附属器的破坏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小鼠p16基因表达对137Csγ射线诱导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衰老的影响。方法构建p16 RNA干扰载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RNA干扰前后辐射诱导衰老的MEF细胞mRNA水平、蛋白水平和衰老细胞百分率等的变化。结果辐射诱导衰老的MEF细胞RNA干扰后24 h,照射+p16 siRNA-1和照射+p16 siRNA-2组p16 mRNA 相对表达水平较照射组显著降低(t=16.52、16.13,P均〈0.05),蛋白水平较照射组显著降低;干扰后5 d,照射+p16 siRNA-1和照射+p16 siRNA-2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34.17±2.08)%和(33.83±1.75)%]明显低于照射组[(68.83±1.26)%](t=37.72、38.09,P均〈0.01)。结论 RNA干扰沉默小鼠p16基因表达能够抑制MEF细胞的衰老,为其在细胞衰老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几代人潜心研究后得出一致结论:人类衰老的原因有三:氧化;激素减少;脑神经系统衰老。其中自身激素分泌减少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美国反老化医学院院长朗诺·克兹博士在报告中指出,人类在21~22岁是青春的巅峰时期,之后激素的分泌量以每10年下降15%的速度逐年减少:30岁左右时,体内激素的分泌量只有巅峰期的85%,皮肤明显暗淡;50岁时,激素的分泌是约为年轻人的55%;60岁时,激素分泌量只有年轻人的1/4左右;到80岁时,激素的分泌量只余下不到1/5。由此可知,人体激素分泌的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咽癌常规放疗后放射性后组颅神经损伤(RILCN)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鼻咽癌放疗计划的制定.方法 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100对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RILCN形成的因素.结果 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吸烟、照射方法、上颈部照射剂量、颈部纤维化和颈部皮肤急性放射毒性,其危险度比分别为4.594、2.629、1.072、4.141和2.531.结论 吸烟、照射方法、上颈部照射剂量、颈部纤维化和颈部皮肤急性放射毒性是RILCN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停用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的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硬X线局部照射对猪皮肤创伤愈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硬X射线局部照射对创伤愈合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TUNEL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动态观察不同剂量硬X线局部照射后大鼠伤口愈合的过程。结果:观察发现皮肤放创复合伤的愈合时间与照射剂量存在着密切关系,相关性非常显著,r=0.985。照射后伤口组织胶原的合成降低、排列紊乱,肉芽组织的结构不规则。放创复合伤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凋亡较单纯创伤组显著增加,伤口局部增殖细胞较单纯创伤组显著降低。结论:局部硬X线照射后,猪皮肤放创复合伤伤口愈合延迟,在20-50Gy之间时,延迟时间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16.
小照射野在X射线检查最优化原则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射线检查的最优化应从影响胶片感光效应的各个因素中去考虑。照射野也是一个因素,但在日常工作中易被忽视。笔者通过实验观察,研究了小照射野在X射线检查最优化原则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射线照射大鼠胶原及自由基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加速器电子射线局部照射SD大鼠致放射损伤后胶原表达的变化、自由基的改变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局部照射制作SD大鼠的辐射损伤模型,观察MDA、NOS、SOD、GSH-PX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 照射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MDA、NOS上升;SOD、GSH.PX则下降,血清中指标变化显著而皮肤中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受照射局部皮肤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有明显改变,但其自由基的变化与胶原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辐射损伤后能在全身产生自由基,其对受照射局部皮肤组织中胶原表达改变的作用不大,在电子射线放射损伤中胶原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老人脸上容易出现老年斑。老年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到中年后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血液循环功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和组织逐渐退化衰老,加之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棕黑色脂褐素沉积在细胞内。衰老的组织和细胞无法排除棕黑色颗粒,它们大量堆积在皮肤内,久而久之就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其损伤程度取决于放疗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照射面积大小、个人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等因素。严重的皮肤损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又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因而成为肿瘤放疗疗效的限制性因素。如何从护理的角度减轻该并发症是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对16例因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而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PDGF-B及受体PDGFR-β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P—B)及其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溃疡形成、发展、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以^60Coγ射线局部照射法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并以手术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观察病变55d,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单纯伤口及皮肤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溃疡,之后逐渐扩大、融合、加深。皮肤受照射区多种细胞,特别是溃疡床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PDC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皮肤组织有所增强,但与单纯伤口组比较,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辐射诱导的皮肤溃疡组织中PDGF-B及PDGFR—β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的分子机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