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哈锅大容量褐煤锅炉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军 《黑龙江电力》2011,33(2):110-115
介绍了国内外大容量褐煤锅炉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大型褐煤锅炉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锅炉的容量和参数等级上阐述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п型布置或塔式布置、采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或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大型褐煤锅炉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褐煤在MPS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磨制Mar>30%褐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MPS磨对褐煤的干燥出力、易自燃、易结渣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和煤粉水分选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内褐煤锅炉通常以褐煤的冲刷磨损指数和外在水分为依据,选用中速磨煤机或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通过对国外选取褐煤锅炉制粉系统方法的研究,建议在测定褐煤的外在水分时应考虑煤样的粒度、干燥时间、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也可采用褐煤的全水分Mt作为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的依据。此外,煤粉水分的选取对制粉系统运行有很大影响,通过对采用不同的煤粉水分选取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运行的煤粉水分数据进行比较,提出了煤粉水分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华印尼电厂的高水分褐煤煤质特点,研究了3种技术方案:褐煤预干燥加常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已投产的部分褐煤机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针对该项目的技术路线选择建议,对燃用高水分褐煤的电站锅炉选型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褐煤锅炉制粉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干燥出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配中速磨制粉系统的燃用褐煤的制粉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常规回转式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道上加装蒸汽加热器的方法,提高一次风温度以使中速磨系统可满足磨制褐煤且干燥能力足够,这种装置的使用拓宽了中速磨制粉系统对褐煤的适应范围,避免采用风扇磨制粉系统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采用该方法后,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得到了保证,同时降低了脱硝系统(SCR)入口的烟气温度,避免脱硝系统采用高温催化剂,节约脱硝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另外由于空预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降低,还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机组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印尼褐煤高水分(高达50%以上)、高挥发分、低热值的特点和国内外电厂燃用此煤种的零经验,结合国内燃用褐煤普遍采取的两种策略,其中燃用褐煤采用中速磨制粉系统的原煤水分基本都在40%以下,神华国华(印尼)南苏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对锅炉和制粉系统的科学选型以及燃烧优化调整,成功实现了印尼高水分褐煤在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上的燃烧应用。  相似文献   

7.
宝日希勒发电厂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吉林电力》2006,34(4):22-24
针对宝日希勒发电厂高水分褐煤的煤质特点,对褐煤在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和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得出对于全水分大于35%,外在水分大于19%的煤质,应选用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的结论,并分析了如果配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存在干燥出力不足,需增大型号,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增加一次风流量,出现易燃易爆可能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MPS磨煤机主要用于锅炉燃烧直吹系统中碾磨烟煤和高水分次烟煤,我国早期燃烧高水分褐煤锅炉的制粉系统均采用磨损较严重的风扇磨煤机。随着高水分褐煤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研制了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通过模型试验,得出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可磨制收到基水分高达33.7%的褐煤,磨煤机碾磨出力和通风出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实际应用证明,MPS-HP-Ⅱ型中速磨煤机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可代替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能提高制粉效率,延长部件寿命和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二期工程在进行制粉系统的选择时,依据各中速磨煤机生产厂的热平衡计算结果和西安热工研究院的试烧结论及其他因素,设计采用了较高的一次风率,设计磨煤机最大通风量37.80kg/s。通过试验研究,对燃用的高水分褐煤锅炉采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中磨煤机入口通风量的选择给出了确切的数据:在设计中对于燃用胜利煤田褐煤的锅炉,一次风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际运行中的磨煤机人口通风量(40kg/s以上)考虑,才能满足干燥和通风出力;  相似文献   

10.
任世杰 《黑龙江电力》2013,35(2):159-161,165
为了解决燃用高水分褐煤锅炉中速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磨煤机振动、堵塞等问题,以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600MW机组锅炉为例阐述了褐煤直流锅炉及其制粉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了保证安装质量、一次风率、一次风温和合理的风煤比等措施,满足了制粉系统出力要求,从而保证了600MW机组褐煤直流锅炉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发电厂2×1 000 MW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工程锅炉、制粉系统及磨煤机选型,配合开发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关键 技术。开展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优化研 究,提出克什克腾电厂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参 数,并提出了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参数选择范围,为 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某电厂1 021 t/h劣质烟煤锅炉掺烧大比例褐煤后,在给煤机断煤或停磨操作阶段,制粉系统多次发生爆炸,给电厂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从制粉系统防爆角度出发,分别进行了制粉系统断煤工况试验和停磨时热炉烟调节门开度影响试验研究,找出当前运行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神华国华(印尼)南苏发电有限公司针对高水分(60%~63%)、高挥发分、低热值褐煤采用蒸汽干燥工艺,导致输煤系统发生粉尘难以控制、积粉自燃、蒸汽干燥机和制粉系统爆炸、原煤斗堵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逐步提高蒸汽干燥机出口原煤水分试验,发现当蒸汽干燥机出口原煤水分从40%提升至52%~55%时,上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原煤水分提高也导致磨煤机出力不足和煤粉管道堵塞以及锅炉燃烧不稳等问题,通过磨煤机和燃烧优化等试验,成功实现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燃用高水分(52%~55%)褐煤。  相似文献   

15.
王宁  徐伟  王鑫  谭袖  孙海天 《吉林电力》2009,37(4):31-33
针对某厂2X330MW机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存在煤粉细度偏小,制粉系统单耗大的问题。对其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在调整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影响制粉系统单耗、煤粉细度各个因素的主次顺序,预测磨煤机制粉系统最佳运行方式,根据校核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制粉系统磨煤机的最佳运行方式为挡板开度60%,加载力偏置-2.5MPa,在磨煤机出力58t/h时,对应表盘风量135km^3/h。调整后制粉系统单耗由20.68(kW·h)/t降低至17.66(kW·h)/t,调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清河电厂200MW机组7号炉改造后燃用蒙东褐煤。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高水分褐煤极易发生爆炸的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热炉烟的改造方案。锅炉采用热风干燥中储式制粉系统,使煤掺烧比例达到5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  相似文献   

17.
双进双出球磨机的性能与其结构和物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很难用一般的理论公式、经验公式或者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磨煤机磨煤功率和出力的数学模型,对双进双出磨煤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达到了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