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血压与贫血在医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目及红细胞总的体积减少的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当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25克/升、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5克/升时,一般可以认为存在贫血。患贫血的病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力、心慌、头晕、耳鸣、失眠等,但一般血压并不降低。不少人对贫血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2.
正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确切地说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具体的疾病,各种疾病都可能伴有贫血。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即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达上千万。  相似文献   

3.
营养性贫血     
<正> 贫血是指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的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一般认为在乎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克/升,成年女性Hb<110克/升,可以诊断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贫血(Hb低于正常值但大干90克/升),中度贫血(Hb60~90克/升),重度贫血(Hb<60克/升)。  相似文献   

4.
孙清廉 《家庭医学》2016,(12):42-43
正在平时生活中,有些人患了大病或消耗性疾病后身体虚弱、出现贫血或血虚,就需要补血养血。特别是女性,为了保持容颜靓丽,很多人更热衰于进补。但是补血养血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所以,补血养血一定要讲科学,不能盲目进补。贫血与血虚是中西医两个不同的概念贫血是现代医学中的概念。西医所指的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到正常值以下。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5克/升,成年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就被诊断是患了贫血症(这一标准还与所处地域与种  相似文献   

5.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故诊断贫血时应找出病因,针对造成贫血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贫血在学术上的定义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通常情况下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我国正常人红细胞数男性为 400~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为120~160克/升 ,女性为11~15克/升。一般认为男子红细胞数低于4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量低于120克/…  相似文献   

6.
亦凡 《药物与人》2008,(6):38-38
贫血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国际上常以Hb浓度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一般成人男性Hb低于120克/升,女性Hb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均称为贫血。  相似文献   

7.
贫血寻因     
临床上把血浆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标准称为贫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量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  相似文献   

8.
贫血的疗法     
贫血是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5克/升,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克/升。12岁以下的儿童比成年人的正常值低15%左右。  相似文献   

9.
贫血这个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见.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一般来说,正常血红蛋白男性为140克/升,女性为120克/升。贫血是许多疾病的信号,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人指出,无原因的贫血是不存在的。事实说明,几乎所有的贫血患者,都可以找到病因。发现贫血并非难事,俗话说:“脸面的色泽是判断有无贫血的镜子。”患贫血的人,不但面色苍白,无光泽,而且眼睑或指甲也苍白无光。此外。病人还因贫血程度和发生时间的不同.相应引起无力、易疲倦、头晕、耳鸣、失眠、心慌、健忘、食欲减退、浮肿、毛发干枯,甚至患贫血性心脏病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卢少华 《中国保健》2008,16(15):725-726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贫血是指人体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通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测定作为临床指标。在我国,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小于120克每升,成年女性小于110克每升,孕妇小于100克每升,称为贫血。贫血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困倦、面色苍白,耳鸣、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后心慌等症状。如有上述不适要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12.
正有报道,在60~79岁老年人群中,贫血发生近35%,而到了80岁以上,发生率高达45%。所谓贫血,主要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小于120克/升,女性血红蛋白小于110克/升,就是贫血;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贫血定义为男子血红蛋白小于130克/升,女子血红蛋白小于120克/升。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定义及成因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当机体缺  相似文献   

13.
李霞  连孝华 《健康》2020,(1):60-62
孕期易贫血,大多因缺铁,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通常成年男性H b<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克/升,孕妇Hb<100克/升就有贫血。孕期贫血,是孕妇怀孕期常见的合并症,其中又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约占孕期贫血的90%。  相似文献   

14.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龄或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值下限.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即可诊断为贫血.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轻度贫血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严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缺氧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疲乏、困倦等.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与人》2013,(8):10
在血液系统疾病中贫血最为常见,指的是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为最重要标准。我国成人血红蛋白测定,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妊娠妇女低于100克/升时可诊断为贫血。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及失血。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人到老年,由于各种器官功能、骨髓造血功能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等减退,以及许多慢性疾病的影响,故易发生贫血。男女老年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或血红蛋白(Hb)低于105克/升就为贫血。如果Hb大于90克/升为轻度贫血,60~90克/升为中度贫血,3O克/升以上但少于6O克/升为重度贫血,少于3O克/升则为极重度贫血。  相似文献   

17.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相似文献   

18.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一般说,正常血红蛋白男性应为140克/升,女性为120克/升。红细胞的正常范围在4.0~5.5×10~(12)/升。 引起贫血的原因颇为复杂,目前已知有营养、感染、癌瘤、药物、免疫性疾病、肾脏病、胃肠病以及遗传性疾病。据统计,约有40%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可合并贫血,其中包括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肺部化  相似文献   

19.
李益增 《长寿》2003,(10):10-10
低血压的诊断常常被忽略,但并不少见。它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危害却极大。低血压分为原发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三大类。直立性低血压又可分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成年男性血压一般不得低于13~15/8~9千帕(100~110/60~70毫米汞柱);成年女性一般不得低于12~13/7~8千帕(90~100/50~60毫米汞柱)。而低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收缩压的高低来判断,舒张压则只作为参考。以成年女性为例,收缩压低于11千帕(80毫米汞柱)者为低血压,11~12千帕(80~90毫米汞柱)为边缘低血压。低血压引起的眩晕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20.
《健康必读》2009,(8):15-15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及红细胞压积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的一类病变。一般认为在平原地区血红蛋白量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红细胞数男性低于4.5&#215;10^12/L、女性低于4.0&#215;10^12/L,红细胞压积男性HCT〈0.42,女性〈0.37,均可认为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