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诊死亡的病因构成和救治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年全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以上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病因、抢救地点、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等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平均死亡年龄为68.4岁,以70—80岁年龄段最多。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猝死、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病占70%;院内猝死占7.8%;诊断不清者占15.7%。与家属提出不复苏指令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增大、救治时间延长.猝死是家属不放弃抢救的重要因素。结论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占急诊死亡病例的绝大部分;应采取措施积极预防院内猝死的发生;应重视急诊疑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部外伤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成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七年来因腹部外伤病例的死亡原因和救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果:39例死亡病例中失血性休克死亡2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8例,因DIC死亡3例,ARDS死亡3例,死于术后感染2例,因家属放弃抢救而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结论:早期及时抗休克复苏治疗、迅速有效的止血手段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多科协调救治等将有助于降低腹外伤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非脑死亡患者399例放弃治疗后死亡伦理与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399例非脑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放弃治疗后死亡的事例,分析放弃治疗的原因、放弃治疗涉及医学、伦理、法律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方法重审我院2007—2008年死亡的病历,将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历分类分析统计。结论病情恶化、病程不可逆转是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医生应该尽告知义务.要尊重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和隐私权。医生没有放弃治疗的权利。患者和家属应该签署“放弃治疗”的医学文书,以示对“放弃”负责和承担相关后果。在法律的基础上,弘扬我国社会和谐,人文道德,医学伦理。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及放弃治疗在ICU病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ICU病房无救治希望,但又可用现代化设备维持心跳及呼吸的病例并不少见,这部分患者对家庭、社会、医院都会造成经济、伦理、法律及日常工作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卫生资源及经济上的负担,往往是各方面难以承受的.既往文章多是针对慢性无救治希望病例.特别是癌症晚期患者,面对急性无救治希望的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临终处理选择上的文章尚不多.本实验对我院ICU病房从1993年——1996年来37例无救治希望患者的处理结局及患者家庭主要成员进行初步调查,以期对ICU病房内“安乐死”及放弃治疗等有初步的了解,为ICU病房在对无救治希望患者的处理上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基于DRGs的入组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原因,查找解决方法,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发生率。方法 根据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反馈某二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DRGs数据,获得19例低风险死亡病例,临床专家与编码专家联合对每份进行督查审核、分析原因。结果 按疾病系统构成情况,骨髓增生疾病和功能障碍,低分化肿瘤占比最高,占42.11%。按入组低风险死亡组原因情况,临床诊疗过程存在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7.89%;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错误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36.84%;住院病案分组器数据相关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26%。结论 临床科室诊疗欠规范和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错误是出现低风险死亡病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分析,找出临床诊疗或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入组率,有利于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罗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2):201-201,211
目的:通过对近5年死亡病案费用结构剖析,了解医院救治危重病例的内涵质量。方法:抽取2003-2008年的2 123例死亡病案资料,对死因分类及费用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死亡病例医疗费用2004年比2003年下降23.1%,2005及2006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4.9%及27.2%;(2)2003-2008年死亡病例人均医疗费10 273.13元,药费平均5 343.8元,占医疗费的47.3%;人均检查费886.52元,占6.7%;人均治疗费3 722.98元,占36.3%。结论:药费的不合理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治疗费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死亡病例中的院内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监控工作,我们对我院近三年住院死亡患者272例的病案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了院内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主要对象是我院1990—1992年三年中的内科、肿瘤科、老年科及外科272例死亡病案,采用回顾性终未调查方法,对死亡病案逐项查阅,统一表格登记。感染病例诊断主要以《实用医院感染管理手  相似文献   

8.
2000年至2004年1290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2000年至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00年至2004年住院病案资料共计97467例,其中死亡1290例,据ICD-10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结果:2000年至2004年住院死亡率肿瘤居首位;单病种以原发性肝癌、肺癌为多;60岁以后年龄组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应加强本地区肿瘤防治工作;对危重、老年病例的救治应为医院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王莉云  吴小清 《中国病案》2001,2(3):44-44,6
通过对我院2000年住院病例中的686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北京市朝阳地区死亡疾病的年龄、性别、职业构成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医疗信息并加强对病种的管理。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统计科收集整理的2000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病案,共计686例,占住院病人3.44%。本文资料较系统完整,以世界卫生组织ICD-9疾病分类原则为分类依据,逐一对死亡病案进行查阅分析,对死亡病种进行了疾病顺位以及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救治小儿重症患儿中的作用及应用特点。方法对56例重症患儿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呼吸衰竭脱机成功治愈率69.64%(占69.64%);死亡11例(占19.64%),放弃抢救6例(占10.71%)。与我科引进呼吸机前5年的危重病例治愈率41.53%(27/65)相比,明显提高。结论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小儿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而且正确把握应用机械通气的时机在小儿重症病例抢救中至关重要。小儿机械通气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1.
关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存在“过度治疗”和“放弃治疗”两种极端选择,“生命价值论”的观点既强调生的价值,也强调突出死的意义和维护死的尊严,因而引发出许多伦理学问题,其中包括晚期癌症患者到底该不该治疗以及该如何治疗的问题。晚期癌症的治疗不但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而且也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如果轻易放弃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减轻疼痛和加强营养支持为重点,同时兼顾人文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ng,AD)动脉瘤(又称AD)破裂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过失与患者死亡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参与程度的判定。方法 收集本中心2001—2016年受理的34例引发医疗纠纷、经系统的法医病理学检验证实为AD破裂猝死案例,对照法医病理学检验结果审查病历资料,分析诊疗过程中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结合文献对医疗损害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参与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案例中23例医疗纠纷发生于县区级医疗机构,11例发生于地市级医疗机构;34例均伴发其他疾病,其中27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31例因心包填塞死亡,3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镜下可见的病理改变有: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管腔狭窄(Ⅰ~Ⅳ级)等,其中15例可见冠状动脉合并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另有1例合并有肺动脉夹层改变。本组34例入院后均未能对AD给予明确临床诊断及有效治疗,诊疗过程中的误诊、误治与患者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结论 AD发病机制复杂,基层医师易误诊、误治。在AD破裂患者猝死引发的医疗纠纷中,误诊、误治行为与患者死亡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对危重早产儿转运过程的影响及预后的相关性,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对转运的早产儿46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等级医院转诊早产儿预后不同,市级医院转诊早产儿预后好,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0.55%,乡镇卫生院转诊早产儿预后差,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20.69%,转运时间早的预后好,≤24h放弃治疗及治疗及病死率为1.12%,转运时间晚的预后差,>24h放弃治疗及病死率为9.37%(P<0.01)。结论院前急救及掌握好转运指征及转运时间是救治早产儿成功的关键,对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侧裂入路治疗的2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术后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20例中19例存活,死亡1例(死于脑内再出血)。本组死亡率5%(1/20),优良率80%(6/20)。20例半年随访后GOS评定:良好:5例;中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0例;死亡1例。结论:在有手术适应症的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病例中,采用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治疗壳核血肿具有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和致残率低,恢复功能快等优点,对符合本文所述条件的病例选择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可有利于追求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流产后关爱(PAC)服务促进意外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简称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的选择,但随访发现部分患者后期会弃用原有的高效避孕措施。目的 了解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状况,探究弃用原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因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且术后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或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两种高效避孕措施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PAC宣教服务。分别于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形式包括返诊、电话、微信等。收集意外妊娠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及原因、弃用后的避孕措施、意外妊娠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意外妊娠术后弃用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46例意外妊娠女性术后接受PAC服务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并完成随访,其中选择COC 259例(74.9%),LARC 87例(25.1%)。意外妊娠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3、6、9、12个月COC弃用率为14.3%~83.4%、LARC弃用率为0~19.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OC弃用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弃用COC后,80.3%(208/259)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3.1%(8/259)的女性更换为LARC。弃用LARC后,11.5%(10/87)的女性更换为非高效避孕措施,8.0%(7/87)的女性更换为COC。术后月经来潮后第12个月,CO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均高于LARC弃用率及更换非高效避孕措施率(P<0.05)。术后COC弃用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坚持每天定时服药、药物不良反应及担心影响日后生育;LARC弃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放置后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次也有女性担心影响日后生育而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史〔OR=0.492,95%CI(0.304,0.712)〕、重复流产〔OR=0.591,95%CI(0.315,0.893)〕及避孕态度〔OR=0.543,95%CI(0.246,0.912)〕是意外妊娠术后弃用原有高效避孕措施的保护因素,年龄〔OR=1.782,95%CI(1.562,3.671)〕是意外妊娠术后弃用原有高效避孕措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COC弃用率高,LARC相对稳定,术后女性弃用高效避孕措施的原因主要为难以坚持、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担心日后生育。年龄、生育史、重复流产及避孕态度是意外妊娠女性行人工流产术后弃用原有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应根据上述特点做好术后持续个性化随访服务,以降低高效避孕措施的弃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院154例术后死亡病人系统疾病构成及死因进行分析,为降低某院术后病人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HIS系统收集154例术后死亡病人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54例术后死亡病人中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术后死亡主要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某些后果、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术后死因为术后并发症和家属放弃术后继续施治.结论 手术后病人死亡男性多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术后死亡病人高于其他系统术后死亡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放弃治疗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止和及时正确处理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并保证优良的生存质量,是手术治疗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应予十分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继续加大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新生儿病死率、城市新生儿与农牧区新生儿病死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某院住院新生儿和儿科出院病人病人病死登记病死率资料,对住院死亡的新生儿族别、性别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病例2040例,其中活产新生儿死亡61例,病死率2.99%,61例病死新生儿中,来自农牧区新生儿41例(67.21%)。新生儿病死前5位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疾病。结论应根据新生儿住院死亡谱的特点有重点地加强新生儿疾病的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及近3年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9例共10例分析总结。结果: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控制血压及心率、加强血液透析等治疗,好转9例(复发1例,经治疗好转),死亡1例。结论:尿毒症合并主动脉夹层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急性期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同时加强血液透析,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放弃治疗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医学伦理学中 ,放弃治疗是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 ,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放弃治疗的类型、放弃治疗的伦理冲突和放弃治疗的伦理准则三个方面 ,对其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1-2010年SICU病房孕产妇死亡病种的构成、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降低本区域围产期孕产妇死亡率的策略。方法收集2001年7月到2010年12月19例SICU孕产妇死亡病例,按孕产妇对孕期知识状况、保健产检情况、病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有保健因素、医学因素、社会因素等,忽视孕期系统保健及选择私人诊所,家庭分娩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2)孕产妇死亡疾病的顺位: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脑出血。结论切实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系统及孕产妇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提高基层医院和私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文化素质、取消家庭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是本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