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倪纵 《致富时代》2015,(2):79-80
随着自贸区平台的设立和沪港通闸门正式开启,国内投资者有望获得更多的途径将资金配置到海外市场,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成果。作为以稳健著称的被动投资工具,跨境ETF无疑是国内中小投资者参与全球投资的首选。国内投资者参与跨境ETF投资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汇率波动是跨境ETF不同于一般ETF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本文分析了汇率波动是如何影响跨境ETF的收益,并使用人民币远期对汇率风险进行了对冲,但本文也认为,使用对冲手段管理汇率风险又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汇率风险还是应结合投资标的其他风险收益特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国际贸易由于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作为国际贸易重要环节的国际结算,其风险性经由金融危机的作用明显放大。本文分析了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结算面临着商业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等各种可能给贸易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提出了一些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3.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其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破坏程度之深,为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大,今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为此,如何防范和化解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尤其是企业财务风险,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迅速下滑并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当前中国外贸也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风险。本文从经济、政治等角度探讨了在当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面临的几种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5.
罗彬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11-11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开始凸显。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外需持续减弱,汇率波动加剧,企业国际结算等。分析中国出口企业的风险,找出相对的一系列策略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6.
李惠 《市场周刊》2020,(13):0127-0128
目前在各个国家中,均使用了浮动汇率制度,在制度的影响下会使各项经济交易面临较大的潜在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下,可能会使经济主体获得较多收益,也可能对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合理规避汇率风险,正确应用金融工程,使企业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工程对金融风险管理所带来的相关影响,对汇率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汇率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希望对相关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警惕世界经济放缓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稻葵 《新财富》2006,(11):36-36,38
未来两三年内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冲击。对此,中国应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 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应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作一定的储备,积极地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并与各地方政府密切协调,最大程度地对冲世界经济放缓的风险;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开发一些对冲风险的投资项目,更要在开发国内市场上下大工夫。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往往是绝好的海外扩张时机,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战略思维和资金上作好准备,考虑在适当的时机有步骤地收购合适的海外资产包括公司控制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杜志强 《商业时代》2012,(18):55-56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全球却再次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所笼罩.本文首先介绍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历程,指出欧债危机的蔓延趋势和处理缓慢等事实.在介绍欧债危机处理不力的种种表现后,分析了诸多深层次原因.最后,客观地分析了欧债处理不力可能导致的影响与后果,虽然说这些影响缺乏一些不确定性,但是不确定的背后也可能存在悲剧般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史雪娜 《北方经贸》2013,(11):12-14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到经济走向复苏、但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的“后危机时代”这一时期,河北省出口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也获得了一定的机遇.作为深受金融危机影响、后危机时代复苏情况并不稳定的出口大省,河北省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了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制订合理的发展战略,从拓展出口市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产品竞争力、规避汇率风险、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调整结算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促进出口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风险是一种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风险无处不在,在企业生产中,风险也随时都可能成为现实。全球经济面临着更多的障碍,而全球化使这些危害被放大,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运行困难增加向下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不可避免地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各种风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以掌握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以防止企业风险系统,以达到规避风险,消除风险,减少或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1.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09,(1):10-10
“全球国家风险水平正向高风险偏移。全球经济失衡导致风险集中释放,经济全面波动;金融危机推动金融体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长期存在,中期内趋于升温等,这些因素都是国家风险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引发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这几个国家所采取的或多或少地盯住美元取的汇率制度。因此,作为应付危机的紧急措施,除香港之外,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几乎都把汇率制度调整为“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本文回顾了汇率制度在引发东亚金融危机中充当的角色,并对几个典型的东亚国家的汇率制度予以研究和预测.提出了两个新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变的异常动荡,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这次危机的侵袭。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如何抵御风险,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从而对企业如何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是一场空前的债务危机,欧美政府大举救市之后,全球经济并未步入平稳复苏的康庄大道,却又深陷主权债务的泥淖。主权债务问题带来的动荡使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对冲和衡量主权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过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经济也受到了牵连,但这没有抑制住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人民币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升值压力。那么,如何来就会金融危机下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研究焦点,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导致美国的宏观需求萎缩,经济停滞,收入下降,对美国经济的创伤是非常严重的。此次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的外贸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的影响,以及金融危机是如何通过对这个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出口的。并且还举了浙江这个省的外贸情况加以例证。最后从以上分析过程来思考此次进入危机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就如何提高我国外贸市场抵御风险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开始的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面临营业收入下滑、成本费用刚性支出、盈利能力下降等多重困难。国际贸易萎缩使得航运企业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中国对外贸易还受WTO对中国市场的优惠措施逐渐失效,不断升值的汇率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航运企业面临的形势更恶劣。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是企业确保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国经贸导刊》2009,(18):31-31,40
2008年以来,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形势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同时,人民币同主要外币的汇率处于高位区间,出口退税取消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由于能源、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的上涨不断上升。再加上融资渠道不畅、税费负担等旧有的现象没有得到缓解,中国民营企业出口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空前的冲击,这场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使企业经营面临的众多经营风险不断加剧.在风险和挑战面前,企业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来加以防范,才可能转"危"为"机",才可能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下持续发展,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号下,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的实体经济,全球的经济陷入衰退局面、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投资萎缩,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等.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对策,如努力扩大内需以对冲外需骤减带来的压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