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霉素G是一种常用的抗菌素,病人常因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疼痛。为了解决此问题,我院以往用2%苯甲醇液作青霉素G的溶媒,临床上无痛率仅达46.9%。据报道此种溶媒使病人局部产生硬结率高达62%,且不易消退,严重者可造成跛行,小儿更为严重。1986年我院收治5例因使用苯甲醇液作青霉素溶媒注射,形成臀大肌严重硬化、挛缩,双下肢呈“O”形姿态跛行,须经外科手术矫正,给  相似文献   

2.
已有众多作者推荐应用青霉素与氨基糖甙联合治疗严重胆道感染包括急性胆管炎。然而,已证实在败血症和黄疸病例中应用氨基糖甙对肾脏有毒性作用。氧哌嗪青霉素(Piperacillin)是一种广谱青霉素,通常对抗胆道中的细菌,并由胆汁中排出,无肾毒性,是代替联合用药的一种最佳治疗。以往研究证实氧哌嗪青霉素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能获得氨苄青霉素加妥布拉青霉素(tobramycin)同等的疗效,但治疗急性胆管炎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作者对氨苄青霉素加妥布拉青霉素与氧哌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过敏是一个严重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多数国家平均为3~6%。美国每年由青霉素注射引起严重过敏性休克约300例,其中约有100人死亡。据国内统计报道,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0.002%,其中90%由青霉素引起,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死率为10~20%。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中,约50%在给药后5分钟内发生,10%于30分钟,少数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但是,只要按操作规程,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避免发生的。预防措施 (1)用药前必须认真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决不贸然做皮试。据悉青霉素过敏休克的病人中有1/4是由皮试所致。我院也曾有一例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  相似文献   

4.
我院护理部1982~1986年狠抓了降低护理差错的管理,使差错发生率降低了13.6%。仅1986年就堵塞了差错21起,在实践中初见成效。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一、狠抓医德教育,预防差错发生提高全体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对病人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是避免差错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氨苄青霉素临床应用甚广。使用后在胆汁中浓度较高,常用于胆道感染和其他炎症,但大剂量应用氨苄青霉素,或病人有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大脑损害,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现将我院发生的2例氨苄青霉素中毒所致的大脑功能障碍病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 男性,36岁,复发性胆道结石并感染,入院时T 39.5℃,P 80次/分,R 24次/分,Bp 17/10kPa,入院后第2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与空肠Y型吻合术。术前后查肾功能均正常。术后第9天,因感染用氨苄青霉素每日9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静滴。用药至第9天下午,病人出现神志改变,表情淡漠,反应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实习护生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针对性地制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对889名实习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安全管理,分别于实习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护理安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后护生的安全意识较实习前显著增强(均P<0.01),消除护理不安全隐患42起,杜绝护理差错9起,发生护理小差错1起.结论应用SHEL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可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 青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青霉素过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却使患有适用青霉素治疗疾病的患者,不得不改用其它药物,使疾病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现将青霉素未假阳性的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人为差错的特点及其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护理不良事件,根据SRK模型进行人为差错分类。结果共收集护理不良事件806起,其中护理人为差错占74.32%,非人为差错占25.68%;在护理人为差错中,规则型错误所占比例最高(58.43%),其次为技能型疏忽和技能型遗忘(分别为22.37%和11.69%),知识型错误和规则型疏忽占比较少(分别为7.18%和0.33%);不同类型护理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型错误、规则型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技能型遗忘和技能型疏忽(均P<0.01)。结论护理人为差错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知识型及规则型人为差错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后果较严重,需要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防范护理人为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药物过敏标识子母卡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作为药物的执行者,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我院设计制作了一次性使用药物过敏标识子母卡,应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短板修复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短板修复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保证护理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及事故的发生,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运用短板修复模式进行管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工作能力“短板”评估表和面对面访谈获得护士工作中的“短板”,分析“短板”的产生原因,采用健康关怀、心理支持、职业分析、服务诱导、技术帮扶、启发学习、沟通互补、应急互动的人性化方法修复短板.结果 该模式实施前3年(2007~2009年),护理一般差错发生率占收治患者数的0.16%~0.20%;实施后(2010~2012年)为0.011%~0.015%.严重差错发生率为零.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客观调查和分析护士工作中的短板,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才能实现护理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烧伤整形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收 治的60例烧伤整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 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 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差错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 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护理方案应用烧伤整形患者中,可对各项护理 风险实施有效防控,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0.5%碘伏与75%酒精消毒皮肤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霉素自问世以来以其高效、无毒、廉价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是儿科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做青霉素皮试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常用75%酒精消毒液消毒皮肤,可致皮试假阳性[1]。我们选用05%碘伏与75%酒精作青霉素皮试的消毒液,对照观察其对皮试结果...  相似文献   

13.
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制订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造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结果 SHEL模式实施后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安全用药知识得分中总分及三查七对的内容和方法等4个条目得分显著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应用SHEL模式分析与护士用药有关的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可完善护士与用药相关的知识结构,规范护士安全用药行为,降低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制订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造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安全用药知识得分中总分及三查七对的内容和方法等4个条目得分显著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应用SHEL模式分析与护士用药有关的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可完善护士与用药相关的知识结构,规范护士安全用药行为,降低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对感染严重的阑尾炎患者应用了氨苄青霉素等抗菌素,使术后切口感染率大幅度降低,但有些单位仍发生较多。为此,本刊选登几篇有关文章,如实介绍一些经验及教训,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收治的798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患者做为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将2013年收治的81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做为观察组,在行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差错、不良事件、患者投诉、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患者投诉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减少护理差错,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在基层医院的重要性,探究应用护理风险对外科护理差错以及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定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观察并比较患者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两组患者的外科护理差错以及纠纷状况。结果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程度为59%,明显高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的32%(P<0.05),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的护理纠纷为2次,也较非干预组的9次明显下降;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外科护理差错也明显低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够促进外科护理改善,降低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护理安全感谢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护理学杂志》2010,25(3):78-79
为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自行设计制作护理安全感谢卡和护理安全感谢卡申请表。申请表发放全院各科自填,护理部核实后下发护理安全感谢卡。应用6个月以后,共杜绝126起护理缺陷、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比下降21%,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患者满意度从95%提高到97%。认为护理安全感谢卡的设计和应用可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护理安全感谢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自行设计制作护理安全感谢卡和护理安全感谢卡申请表。申请表发放全院各科自填,护理部核实后下发护理安全感谢卡。应用6个月以后,共杜绝126起护理缺陷、差错事故,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比下降21%,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患者满意度从95%提高到97%。认为护理安全感谢卡的设计和应用可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