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经济、工程和生物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要想估算这三者间的函数关系是相当困难的。实践证明,数值模拟方法在评价对系统的认识程度以及验证所提出的因果关系是否正确方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在作物栽培研究中,常用模拟方法来考察和检验作物的特性,并估算环境对该特性的作用。如果某作物具有一定的特性,可以用一模式来改进或  相似文献   

2.
由于天气和气候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很多涉及对天气和作物间不同尺度上相互关系的研究项目和著作出现了.为了分析这些关系,采用了种种统计和数学技术,“作物-天气模式”(crop-weather models)这个术语,就是在这类工作中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而被提出的.用这个术语的,不仅有农业气象学家,也有植物生理学家、农学家、作物栽培者、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由于这些学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学识背景,在他们的研究和应用中,采用了不同的途径和解释,因此对此术语的涵义不免带来一些混乱.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表的作物-天气模式方面的讨论,提出一种考虑到模式的时间尺度、资料来源、探索途径、目的和应用的分类方法.利用这些特征,提出三组模式,即:机制型作物生长模拟(mechanistic-type crop growth simulators),作物-天气分析统计模式(statistically based cropweather analysis models)和复回归产量模式(multiple-regresslon yield models).-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研究的构思和展望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以往主要是使用多重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试图予以预测。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超过了研制模式所用的资料范围(地区、年代等),则模式就不能使用了;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考虑作物的生长,即处理生长的动态是困难的。真正有效的模式必须是在可以掌握各时段作物生长的实况的同时,还能够预测出其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获得栽培管理上的必要情报。本项研究是在总结上述研究工作的问题后,在如图1所示的构思和展望的基础上,对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予以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模式近年来已有许多成果,一般都是采用作物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要素与作物产量的共变统计关系建立回归模式。该类模式突出了作物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在关键时段的影响,对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定量影响规律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模式只突出了关键时段的影响,而对整个作物生育期内气候变化随时间的连续性影响缺乏认识,所以使气候影响评价工作不能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的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评价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节经 《气象》1995,21(4):50-53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评价模式,主要是运用积分回归原理,探索作物生育期内以旬为时间单位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由于该模式能及时连续地进行气候影响评价,使评价工作能直接的为农业生产进行跟踪服务。在建模过程中引用了三项式产量预报模型、特殊影响因子诊断分析和选取最佳积分因归方程等方法,并在试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价模式近年来已有许多成果,一般都是采用作物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要素与作物产量的共变统计关系建立回归模式。该类模式突出了作物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在关键时段的影响,对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定量影响规律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模式只突出了关键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玫瑰是一种喜光作物,必须留有一定的行距进行栽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玫瑰花与蔬菜、粮食的14种间作模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是单植玫瑰的1.5—6倍。从地力、空间和时间三方面分析了间作成功的机理。帮助农民筛选出7种优良的间作模式,可在不同的条件下,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CERES 小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 《气象科技》1991,(2):81-85
CERES 系列模式,包括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十余种作物,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善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在产量预测、风险分析和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许多单位也陆续引入了此模式,并开展了一些分析、验证和应用。整个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土壤水分平衡、养分(氮)平衡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作者在查阅有关资料和剖析原始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得到了 CERES 小麦模式中土壤水分平衡计算的基本过程,并将其独立化进行了运行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推动下,为了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我们在开展气象服务中,发现以往测的30Cm深的地墒,不能反映土壤蓄水与作物需水的真实关系,也不能提供地墒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程度的确切数据。同时,浅层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10.
发育进程是作物的生理年龄,发育模式是作物生长模型的时间指针。但目前的发育模式只关注某时段(日)气象条件对作物发育的影响,其准确率也难以满足作物生长模拟的需求。根据作物发育速率不仅与气象条件有关、还与其所处发育期有关的理论假设,重构发育进程模式,并利用1980—2019年我国甘蔗发育实测数据进行模式适应性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重构模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重构模式中,发育单位日序模式和温度日序模式对甘蔗发育进程的适应性均较好,尤其在后期温度不断降低的发育进程以及低温年型的模拟中,其适应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模式。重构及传统模式模拟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发育单位日序模式、温度日序模式、响应适应模式、发育单位模式、发育单位温度修正模式、热量单位模式,均方根误差计算的模拟能力值依次为4.3,3.9,3.7,3.3,3.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