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语音识别过程中的抗噪声及抗干扰问题,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优异的时序建模能力及小波变换可以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并有效提取信号的局部信息的特点,建立了混合语音识别模型.考虑到在语音信号识别过程中信号的非平稳性,采用并行的识别方法分别获取分类信息,根据混合模型的识别算法做出识别决策,减小了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提高了其自适应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识别结果比单一HMM模型或小波模型识别结果更佳,提高了整体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语音识别过程中的抗噪声及抗干扰问题,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优异的时序建模能力及小波变换可以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并有效提取信号的局部信息的特点,建立了混合语音识别模型.考虑到在语音信号识别过程中信号的非平稳性,采用并行的识别方法分别获取分类信息,根据混合模型的识别算法做出识别决策,减小了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提高了其自适应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识别结果比单一HMM模型或小波模型识别结果更佳,提高了整体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SCHMM/ANN噪声背景下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识别系统一般是将安静环境下训练得到的参数用于实际环境中, 当实际环境是安静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工作是令人满意的,然而,当实际环境中有噪声存在时,识别系统的性能就会下降.文中提出将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与半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训练出适应噪声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新方法.把该模型应用于小词汇量的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实验表明,该模型适合于对噪声背景下的语音进行识别.同传统的HMM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抗噪鲁棒性,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2~12dB),识别率比传统HMM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平台上,利用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通过声卡获得原始语音信号,经过小波消噪处理、预加重处理和端点检测处理得到干净的语音信号,提取语音信号的美尔频率倒谱系数及其一阶、二阶差分系数作为语音识别的特征参数,通过矢量量化(VQ)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实现非特定人连续语音的训练与识别,构建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实验表明,系统的识别速度较快,识别率达到90%左右,而且成本比较低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为要求双手同时作业的操作人员和残疾人提供一种便捷的控制方法。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结合二阶频率滤波和RASTA技术来增强语音识别鲁棒性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成功应用于机器人化护理床的控制系统中,增强了识别系统在医院、工厂等非稳定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的鲁棒性。通过将HMM/GMM混合模型的传统Mel频率倒谱系数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与HMM/GMM混合模型的RASTA-FF2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进行比较,并分别在纯语音和带噪语音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现经过二阶频率滤波后的FF2特征值再经过RASTA滤波器滤波,特别是在非稳定噪声环境下,以RASTA-FF2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比传统的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更高,这表明FF2特征值与RASTA滤波器技术相结合,一个作用于频域,一个作用于时间域,可以有效地消除语音信号中的不同噪声成份。  相似文献   

6.
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为要求双手同时作业的操作人员和残疾人提供一种便捷的控制方法。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结合二阶频率滤波和RASTA技术来增强语音识别鲁棒性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成功应用于机器人化护理床的控制系统中,增强了识别系统在医院、工厂等非稳定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的鲁棒性。 通过将HMM/GMM混合模型的传统Mel频率倒谱系数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与HMM/GMM混合模型的RASTA—FF2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进行比较,并分别在纯语音和带噪语音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现经过二阶频率滤波后的FF2特征值再经过RASTA滤波器滤波,特别是在非稳定噪声环境下,以RASTA—FF2为特征值的识别系统比传统的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更高,这表明FF2特征值与RASTA滤波器技术相结合,一个作用于频域,一个作用于时间域,可以有效地消除语音信号中的不同噪声成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用自然语言向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信息输入和对相关设备的控制及语音识别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对语音信号特点和识别技术的分析,对语音识别系统的语音特征提取、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语言模型与语言的处理,阐述了HMM算法和DP匹配的语音识别算法,指出孤立词识别系统结构的特点.结果利用TSG110芯片,给出语音识别控制器的识别技术和系统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及组成方法.结论语音识别技术运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语音识别控制器,使其具有语音分析、识别和系统控制等功能,实现信息输入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手语识别研究中,非特定人手语识别参数训练的样本缺乏影响了非特定人手语识别的识别率.区分性训练可以很好的弥补由于训练样本的缺乏对识别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能够提高非特定人手语识别的识别率.对区分性训练(DT)所改进的HMM参数训练模型(DT/HMM)做了全新的推导,获得了与HMM相一致齐全的DT/HMM的参数模型.在特定人识别系统上应用可区分性训练的h准则获取了h参数,将该齐全的DT/HMM的参数训练模型和h参数,应用于大词汇量的非特定人手语识别当中,加入主观经验后的非注册易混词集EXP 与MLE和EBW的非注册易混词集相比,平均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0.65%和9.55%.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连续语音识别中的音素识别准确率,采用深可信网络提取语音音素后验概率进行音素识别.首先利用受限玻尔兹曼机的学习原理,对深可信网络进行逐层的预训练;然后通过增加一个“软最大化(softmax)”输出层,得到用于音素状态后验概率检测的深层神经网络,并采用后向传播算法进行网络权值的精细调整;最后以后验概率为HMM发射概率,使用Viterbi解码器进行音素识别.针对TIMIT语料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音素识别率优于GMM/HMM,MLP/HMM和TANDEM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矢量量化方法压缩语音特征用于孤立字语音识别.新方法借鉴了隐马尔柯夫模型(HMM)中状态的概念来规划模板;用动态规划(Dyna-mic Progamming)的技术优化矢量量化产生的初始码字.新方法使得识别所需的模板库的尺寸明显减小,识别响应时问缩短,而且由于模板的优化,使得系统的正确识别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的静音与语音分割新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含噪语音信号的静音与语音分割,即端点检测问题是语音识别至关重要 的一步,为了提高语音分割对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分割含噪语音信号中静音与语音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语音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小波系数去噪,然后选择小波部分子带跟踪信号的能量变化以分割语音与静音,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也能够有效分割语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矢量量化方法中语音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权重不满足可加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说话人识别方法——基于Sugeno测度的动态不可加双矢量量化说话人识别方法。该方法在Sugeno测度空间上将说话人语音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用Sugeno测度进行动态融合。然后,在噪声环境下研究了该方法的识别效果,找到了噪声环境下语音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参数的较优的权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双矢量量化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使识别率明显提高。该方法为研究各类语音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探寻最优的特征匹配方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性与实时性,该文采用缺失特征分量的方法研究了美尔频率倒谱系数静态特征及其一阶差分各分量对识别率的影响.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分别对含白噪声、粉红噪声、车载噪声和工厂噪声这四种典型噪声的语音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有较高识别率的情况下,在低信噪比时,含白噪声的语音信号缺失美尔频率倒谱系数...  相似文献   

14.
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是语音识别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端点检测结果精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使用车载语音作为测试数据,利用传统双门限法进行端点检测,发现传统双门限方法在静音条件下和带噪条件下获得语音端点检测信息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门限法进行语音端点检测,针对语音信号以及短时平均能量和过零率进行处理,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说明提出的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静音和带噪条件下,都更接近测试数据中真正的语音端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双模型语音识别系统中前合成和后合成两种听觉视觉合成方法;同时在后合成方法中引入了考虑听觉和视觉同步异步特点的复合模型。仿真实验证明了在声学噪音环境下,后合成方法能够带来比较理想的识别效果;考虑听觉和视觉同步异步性的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用于语音端点检测的鲁棒性特征提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噪声环境中的语音端点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噪声类型的鲁棒性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把基音检测中的循环平均幅度差函数应用到端点检测的特征提取中,并与基本的谱熵相结合,具有适用范围广和不需要噪声先验知识的优点。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特征对于多种类型的噪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在低信噪比时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7.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已有较长的时间,但由于语音信号本身所具有的多变性、瞬时性、连续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使得机器在不同的环境尤其是噪声环境中进行语音信号的识别仍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带噪语音信号识别的准确率,本文研究了一种常用的噪声估计算法,即基于后验信噪比的时间递归平均算法.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平滑因子的改进算法,将语音活性检测算法与这两种算法在不同输入信噪比下进行模拟验证.通过运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语音活性检测算法最高可以使输出分段SNR提高2.1 dB,相比于原时间递归平均算法最高可以使输出分段SNR提高0.5 dB,表明低输入SNR下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需求,介绍一种采用离散隐马尔科夫模型(DHMM)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出一种在嵌入式系统上完成语音识别功能、在PC系统上完成模板训练功能的软件架构.针对TMS320VC5509A处理器的特点,对识别软件进行实现和优化.根据语音信号不可逆的特点,提出一种优化的viterbi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识别率的条件下系统取得了200ms以内的实时响应速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