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章志教授临床运用经方既遵循仲景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又结合现代生活环境中人的体质特点。用扶阳法治疗阳虚寒湿腰痛症临床疗效颇好,所谓“古为今用,知常通变”。现介绍治疗阳虚寒湿腰痛症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朱章志老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精研《伤寒论》及五运六气学说,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其见解独特,遣方用药灵活多变,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集其临证验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万晓刚教授立足于中医经典著作和理论,对仲景学说研究颇深,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病症,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现摘录万晓刚教授运用经方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小儿腹泻及低热4则,并予分析,虽不能完全涵盖万晓刚教授运用经方之全貌,但尚可管窥其运用经方的思路,从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经方新用之仝小林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医案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传《伤寒杂病论》于世,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其方简,其意明,其在临床运用之博大,非只言片语可尽,仝小林教授善用经方,以及经方之法,经方之理,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又创症、证、病辨治理论,并以此来指导经方的临床运用,同时配合剂量之变化,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以仝小林教授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为例,分析其经方新用的思路以及症、证、病结合的诊疗思路,并体现其处方计量灵变之魅力,飨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周世印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精研《伤寒论》,擅长使用经方治病,深得仲景制方法度严谨、遣药有序之旨,临床用药经验丰富,灵活巧妙,常获佳效。周教授临证运用经方经验主要包括经方加减、经方与经方合用和经方与时方合用。周教授强调:在临证治疗时要积极拓宽经方运用范围,不能墨守成规,要把经方的组方原则、基本规律与临床疾病的证候、病机等联系起来,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药因配伍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经方”.然“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尤其随着近现代医学兴起,不少医师更对经方临床运用望而生畏.彭万年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在医疗、教学与科研一线工作近40载,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尤擅用经方治疗疑难疾病且疗效卓著.笔者有幸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彭万年教授临证运用仲景经方思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洪子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医疗经验丰富,临证尤娴于运用经方。近来笔者随师侍诊,发现洪老师运用仲景方治病,很少原方照搬,极尽化裁之妙,这与主张运用经方不可轻易增损者相比,可谓别具一格。洪老师的这种运用经方的风格,是私淑仲景用方规律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关于仲景用方规律,洪老师认为,必须明确辨证论治,重在辨证。所谓论治,是指在辨证的前提下,据证立法,依法制方,随方遣药。法、方、药组成了论治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聂惠民教授经过学识伤寒、讲授伤寒、创研伤寒、诊用伤寒、论写伤寒,而专攻仲景学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她善于运用经方,灵活运用经方,尤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病症特点和用药规律的研究及吾师朱章志教授运用该方治疗疑难病的临床验案分析,认为茯苓四逆汤证的病机为阴阳两虚、肾水上泛。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评价和点赞!而中医药大厦的核心支撑就是仲景医学,仲景医学的核心骨架就是"经方"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对"经药"的正确认知与合理应用,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和系统,就是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最早提出而我们大家都为之努力的"经方医学"!经方医学的推广应用、提高,就是仲景  相似文献   

11.
阳宏伟  刘敏 《光明中医》2016,(18):2724-2726
为弘扬仲景学术,拓展经方运用范围,掌握刘敏教授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通过剖析导师临床验案并联系经文来学习。刘敏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承陈瑞春、姚梅龄、伍炳彩和熊曼琪等伤寒名家,并深得真传,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或大刀阔斧直捣病所,或心思绵密如抽丝剥茧,每于纷繁复杂中独具慧眼,临床疗效较好。笔者有幸能跟师学习,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兹举门诊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清仲  朱章志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27-1928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病症特点和用药规律的研究及吾师朱章志教授运用该方治疗疑难病的临床验案分析,认为茯苓四逆汤证的病机为阴阳两虚、肾水上泛。  相似文献   

13.
试述运用经方的几种思维方法江尔逊(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614000)《伤寒杂病论》之方,后世誉为“经方”。经方之所以经得起历代医家无数次医疗实践之反复检验者,或因仲景当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时,曾经在创造性地运用、反复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过精心的筛...  相似文献   

14.
仲景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加减灵活、疗效卓著。仲景运用经方时,或者依据兼变证的不同加减药味,或者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剂量,或者仅仅是改变方剂的服用方法,就可以灵活微妙地调节方剂应用的侧重点。深入学习经方,学习仲景变化运用之妙,临床方可随证施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评价和点赞而中医药大厦的核心支撑就是仲景医学,仲景医学的核心骨架就是"经方"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对"经药"的正确认知与合理应用,经方理法方药体系的完善和系统们大家都为之努力的"经方医学,"就经方医学的推广应用、提高是著名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最,就是仲景医早提出而我学传承、弘扬和发展,仲景医学的大发展,就是中医药学振兴、复兴之梦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09,(10):66-66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科系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4年建立临床基地以来,突出经典与经方的临床运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从1994年始,先后成功举办了七期全国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获学员们普遍好评,并成为响誉海内外的继续教育品牌项目。为进一步拓宽经方运用思维途径,发掘经方治病潜力,分享名师临证心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经方临床运用与研究”高级研修班(项目编号:290101008,)将于2009年11月27日~11月29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班,特邀请海内外知名仲景学家郝万山、梅国强、张步桃(台湾)、王新陆、熊继柏、伍炳彩、陈明、黄煌、曾展阶(新加坡)、周岱翰、李赛美等教授授课,该班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Ⅰ类学分12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经方热的兴起,"方证相应"的辨证思维模式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此方面,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黄煌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黄煌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经方方证及药证的研究及传播,所编著的《中医十大类方》《药证与经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等通过对仲景原文的挖掘,对名医使用经方经验及现代研究的整理,从方证、药证的角度对经方及经方中常用药的使用指征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是很多基层医生的临证宝典。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散佚1首),《金匮要略》载方226首,两书共载方318首,被后世尊称为“经方”。经方具有符合临床实际,临床疗效可靠等特点,故历经千百年而不衰。但医生难于驾驭,因此,深入地探讨仲景的用方思路,对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试从仲景用方思路多元性的角度,来探讨经方的应用思路。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同道给予斧正。  相似文献   

19.
陈国权教授用时方治杂症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师陈国权教授从事作为中医经典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金匮要略》的教研数十载,是全国名的仲景学术专家之一,现兼任湖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副所长。在随师坐诊的两年问,笔发现陈师在时方的运用上同样遣方精当、匠心独运,或与经方合用,或加减出入,每每疗效喜人。现整理陈师用时方治疗杂症三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何庆勇 《世界中医药》2014,9(8):1042-1043
本文叙述了作者运用经方治疗严重失眠的临床体会与心得,指出运用经方,关键是要着眼于经方的经典原文,注重方证辨证,尽量用原方原量,运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原方中的鸡子黄不可缺少;运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酸枣仁一定要大剂量(仲景本源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