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小龙虾消费旺盛,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并且因为小龙虾养殖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小龙虾养殖快速发展。湖北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超过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潜江、洪湖、监利、汉川等地,养殖模式以稻田养虾和虾蟹混养为主,小龙虾精养也越来越多。下面介绍一下虾稻  相似文献   

2.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龙虾是关系到潜江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产物,是潜江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而虾稻共作模式是进行小龙虾生态养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推动虾稻共作模式扩展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得出三种不同的推广方式并对比其优缺点。通过分析农户的具体养殖过程与经济效益深化对模式的认识,为虾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创新高。小龙虾的养殖主要以稻田养殖为主,典型模式就是稻虾共作。但传统的稻虾共作模式普遍需要开挖一定面积的环沟,减少了部分水稻种植面积。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改进了一种无需开沟的新型稻虾轮作模式,上半年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小龙虾养殖结束后下半年正常种植一季晚稻。本文主要结合这几年的生产经验,对该模式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本投入、养殖效益情况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浙江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田小龙虾就是在稻田中开挖简易围沟并进行小龙虾种的放样过程,如养殖效果良好就能实现"一稻一虾"和"虾稻连作"。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异常火热,且模式技术已经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了某些地区的小龙虾主要养殖方式。在我国贵州省某市,小龙虾养殖就主要围绕"虾稻连作"方式展开,其技术成熟且具有较高的项目生产应用价值,为当地水稻农户又开辟了一条农业经济增收新路线。  相似文献   

8.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是农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值得大力扶持和推广。本文从养小龙虾稻田的选择、养小龙虾稻田的改造、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饲养管理、病害预防等方面阐述了针对和平镇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以供该地区种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0.
稻虾共作即在改造过的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同时在田里种植水稻。在这种模式下,小龙虾不仅可以为水稻捕食害虫,而且它们的粪便和残饵又可以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水稻无需打农药和施用化肥,确保了水稻的安全和品质。与虾稻轮作技术相比,稻虾共作可以多养一茬小龙虾,既能赚小龙虾的钱又能赚优质稻米的钱,是一种技术更新、效益更高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丘陵地带,发源于大别山脉的倒水、滠水、举水三条水系穿境而过。据统计资料显示,该县有水面24.3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8万亩以上,2016年放养水面12.5万亩。红安县水域污染源相对较少,水质优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得天独厚。 2016年是精准扶贫的攻坚年,红安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因地制宜,把“虾稻共作”作为助力精准脱贫的主推产业来抓,稻虾共作面积得以大面积推广。截止12月年底,共推广面积8500亩,500亩以上的基地有4处。针对红安的丘陵地域特点,特将发展虾稻共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注意稻田的土壤问题。丘陵地带,多以含沙壤、黄土壤、粘性壤为主。在虾稻共作养殖过程中,根据小龙虾喜打洞的特性,应以黄土壤与粘性壤为主的稻田养殖较为合适,这样有利于小龙虾打洞越冬和繁殖。 二是注意用药问题。稻谷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稻病害,只施环保农药,康宽杀虫剂,必要时隔离水体,菊酯类禁用,做到尽量不施农药。可以提前对稻田环形沟进行生石灰消毒,最大限度减少稻谷及小龙虾的病害。 三是注意种好水草。有人说水稻本来就是植物,不需要再种植水草了,其实在稻田环形沟种植水草很有必要,种植的水草可以给小龙虾提供更好的庇护环境,有利于小龙虾生存繁殖,还可以给小龙虾提供绿色食物。 四是注意水源选择。好水养好鱼,同样优质的水源也能养殖优质的小龙虾,小龙虾是喜欢在干净的水域里生存的。所以进入稻田的水一定要选择无污染的水源,这样养殖的小龙虾品质才高。 五是要搞好水位管理和投饵管理。稻田养殖小龙虾是一水双收的好办法,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做好水位管理,一般是11月至3月间水位应尽量加深,有利于小龙虾越冬。3—4月水位应降低,有利于提高水温。5—10月根据水稻长势情况,适当调整水位。在管理好水位的同时,也要做好投饵工作,要根据小龙虾的长势情况适当投饵,这样才能做到虾稻共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是一种抗病力强、食性广、生长迅速的养殖品种。近五年,其养殖规模在国内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养殖区域遍布所有的水产省市。相比其它的水产经济动物,小龙虾的养殖模式更加多元化,既有传统的池塘养殖,又有新型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如稻虾共作、稻虾轮作等。因小龙虾在消费市场上大受喜爱,提高了从业者的发展热情。为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水产技术总站牵头,联合国内多家专业单位,编写了  相似文献   

13.
总结淡水小龙虾稻虾混作养殖技术,包括稻田选择、虾苗投放、养殖管理、小龙虾繁殖、水沟种草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6期第24页)稻-鳖-虾综合种养是在稻-鳖和稻-虾基础上拓展的综合养殖。与稻-鳖和稻-虾所不同的是,鳖和虾具有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并且两者的市场价值也有所不同。此种模式一般以鳖为养殖的主体,小龙虾是鳖的辅助食物和副产品。一、稻田准备1.稻田的选择选择鳖、虾混养的稻田应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的各个技术环节,具体包括田块准备、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分析了其经济效益,与一虾一稻种养模式相比,二虾一稻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增产小龙虾26%以上,该技术适宜在低产、低效、低洼田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新农村》2010,(6):31-31
<正>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新技术是以稻为主,充分发挥稻、虾共生互利作用,利用稻田所提供的温、光、水、肥、饲等资源条件,养殖龙虾的新技术。这  相似文献   

18.
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水稻和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的试验,总结赣北地区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稻田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已形成体系。为满足市场需求,在北方开发稻虾综合种养,已成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方法及越冬方案,为小龙虾在我国北方稻田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