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LC/MS/MS法,研究单体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后,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采用Lichrospher C18柱分离.选用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方式扫描,负离子方式检测.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3.57min和4.51min.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均为0.02~10μg·m-1.定量下限均为0.02μg·mL-1,最低检出量为0.003ng.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适合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已建立的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该条件下分离良好,保留时间分别为1.9 min和3.0 min.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均为0.05~10 μg/mL.定量下限均为0.05 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适合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的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HypersilC18-ODS不锈钢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52nm.结果:20min内脱水穿心莲内酯得到检测,分离良好,不受杂质干扰.在0.204~10.175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3.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重现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大鼠灌胃穿心莲片粉末的悬浮液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一室开放型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a=0.139min-1,Ke=0.006min-1,t1/2(Ka)=4.980min,t1/2(Ke)=111.906min,T(max)=38.000min,C(max)=4.074μg·ml-1,AUC=760.256μg·ml-1·min-1,CL/F(s)=0.004g·kg-1·min-1/(μg·ml-1),V/F(c)=0.637g·kg-1/(μg·ml-1).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大鼠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浓度变化,可为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莲芝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lltima C18(2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0:4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线性范围为穿心莲内酯在0.1108~1.7731μg,r:0.9997;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1511~2.4170μg,r=0.9997。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8.97%,RSD为1.34%;脱水穿心莲内酯平均回收率为101.56%,RSD为1.62%。结论:该HPLC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适用于莲芝消炎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玉叶金花清热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3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0.8mL·min^-1,柱温14℃,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254nm。结果:穿心莲内酯在0.0195~0.6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0192~0.64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给药后家兔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比较微乳制剂与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的差异。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段家兔体内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用3p87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模拟。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和穿心莲内酯片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微乳:AUC0-7=1406.72μg·mL-1·min,Tpeak=27.08min,Cmax=5.37μg/mL;片剂:AUC0-7=877.37μg·mL-1·min,Tpeak=61.04min,Cmax=3.06μg/mL。结论穿心莲内脂微乳制剂达峰时间较短,且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穿心莲内酯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SHIMADZU VP-ODS(150×4.6mm)为分析柱,穿心莲内酯紫外检测波长为225nm,脱水穿心莲内酯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2004~2.0400μg,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9%;脱水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1172~0.7024μg,r=0.9999,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4%,RSD=1.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叶清火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2柱(C184.6×200mm,5μm),以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为0.85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分别在0.02698~0.2698mg·ml^-1(r=0.9997)和0.02242~0.2242mg·ml^-1(r=0.9997)范围内,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4%和103.94%,RSD为1.36%(n=5)和1.82%(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玉叶清火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华素  李园园  赵军利  张瑜  韩光  乔惠  朱笛  刘笑 《中草药》2014,45(21):3117-3123
目的研究穿心莲提取物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实验模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质量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注液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分别研究质量浓度、p H值和吸收部位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肠吸收的影响。结果随着穿心莲提取物(111.22~335.78μg/m L)质量浓度的增加,穿心莲内酯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单位时间吸收率(P)均降低;随着p H值由5.34升至6.38,穿心莲内酯的Ka和P略微增加,随着p H值由6.38升至7.40,穿心莲内酯的Ka和P均降低;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中均有吸收,各肠段的P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穿心莲提取物在111.22~222.78μg/m L随着质量浓度增大,脱水穿心莲内酯的Ka和P均下降;穿心莲提取物在222.78~335.78μg/m L随着质量浓度增大,脱水穿心莲内酯的Ka和P基本无变化;p H值5.34时吸收较好,随着p H值由5.34升至7.40,脱水穿心莲内酯的Ka和P呈略微下降的趋势;P按回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顺序依次下降。结论穿心莲提取物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小肠的吸收均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还包括载体媒介转运;吸收均受p H值的影响;十二指肠为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吸收部位,回肠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最佳吸收部位;肠吸收时穿心莲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对穿心莲内酯的吸收基本无影响,但对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妇科千金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XTerra RP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本品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6~16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3.8%,n=5);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8~8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3.7%,n=5)。结论:此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妇科千金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微透析样品中尼古丁与稳定同位素氘取代尼古丁的含量。方法色谱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150mm×2.1mm,3μm);流动相:甲醇-2mmol·L-1乙酸铵(70:30);流速:0.21mL·min-1;质谱条件: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反应监测;定量离子对分别是:尼古丁m/z163/130,氘代尼古丁m/z166/130。结果尼古丁在0.140-53.085ng、氘代尼古丁在0.148-50.19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尼古丁0.140ng(S/N>10),氘代尼古丁0.148ng(S/N>10);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适于微透析样品中尼古丁与氘取代尼古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检测痰液中3种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浓度的方法,冒在为实现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方法痰液样品离心后经甲醇/乙腈蛋白沉淀法预处理后进样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实验采用的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乙腈;流速0.35mL·min^-1;采用ACQUITY UPLAC HSS T31.8μm column(2.1mm×100mm,Waters公司)分离;采用电喷零电离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对待测物进行正离子扫描检测。此外,本试验盲态收集5例患者的痰液,用该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测得痰液中INH、PZA和LFX分别在48~6000 ng·mL^-1(r=0.9988)、480~60000 ng·mL^-1(r=0.9993)、120~15000 ng·mL^-1(r=0.9995)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INH、PZA和LFX 3种药物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低于15%,且3种药物的提取回收率均处于97.21%~107.80%之间。7例受试者体内均检测到药物INH,质量浓度分别为44.74、120.1、301.5、481、595.5、1220及1570 ng·mL^-1;PZ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4.2、6273.34和3185 ng·mL^-1;1例受试者检出LFX,质量浓度为199.86 ng·mL^-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痰液中INH、PZA及LFX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快速等诸多优点,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8只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5mg·kg^-1。建立并确证高灵敏度的液质联用法分析大鼠血浆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采用芦丁作为内标。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浆中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芦丁。然后用10mmol·L^-1的乙酸铵/甲醇(20:80,v/v)的流动相在C18色谱柱(150mm×2.1mm,I.D.,5μm)上进行洗脱并采用多反应检测的方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在大鼠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1。其定量下限为0.01μg·mL^-1。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受试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方法,估算两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方法 本试验采用双周期、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24名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0.45 g或参比制剂0.5 g,两次用药间隔1周。阿昔洛韦血浆样品经30%三氟乙酸沉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50%氨水中和后进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以内标法计算阿昔洛韦血药浓度。分别计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Phoenix WinNonlin 6.1软件分析数据,以AUC、ρmax和tmax为指标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血浆中阿昔洛韦的ρmax分别为(3 457.92±783.83)和(4 181.25±1 130.19)μg·L-1,t1/2分别为(3.04 ±0.41)和(3.13%±0.52)h,AUC0-tn分别为(10 624.29±2 007.05)和(12 607.30±2 808.07)μg·h·L-1,受试制剂的F0-tn为(95.25 ±15.72)%,F0–∞为(95.32±15.76)%。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阿昔洛韦在人体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盐酸哌唑嗪、利血平及硝苯地平等7种化学药物的LC-MS/MS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0mm×100mm,3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5%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离子源为ESI源,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该7种化学药物进行定性检测.结果:7种化学药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2ng,6批供试品有1批检测到非法添加氢氯噻嗪.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该7种化学药物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UHPLC-MS/MS方法用于宽缨酮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并初步鉴定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将SD大鼠分为静脉注射组和灌胃组,给予相应剂量宽缨酮。以槲皮苷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宽缨酮的浓度,并采用DAS 3.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UHPLC-Triple-TOF/MS鉴定大鼠灌胃给药宽缨酮后血浆、尿液及粪便样品中的代谢产物,并使用Peakview软件分析其中的代谢产物。结果方法学验证表明,宽缨酮在血浆中的定量下限为1 ng·mL^-1,在1~150 n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及稳定性考察的RSD值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在89.81%~99.95%之间,基质效应为91.15%~105.29%,满足生物样品定量分析的要求;尾静脉注射及灌胃给药宽缨酮后主要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331.95±40.35)、(93.69±17.83)μg·h·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5.76±7.24)、(13.06±11.08)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691.99±197.46)、(31.00±10.29)μg·L^-1;生物利用度为2.8%。在大鼠体内发现了包括宽缨酮原型在内的12种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主要涉及水解、甲基化、磷酸化和牛磺酸结合等。结论宽缨酮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低,体内半衰期较长,结合代谢产物研究推测可能其原型在体内经转化后主要通过尿液排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脱水葛根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探讨脱水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加入甲醇沉淀蛋白后,用LC-MS/MS进行测定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C18 column(4.6mm×150minI.D.5.0μm,Agilent,USA),流动相为甲醇(含10mmol·L^-1乙酸胺)-0.1%甲酸溶液(20:80,V,V),流速0.6mL·min^-1,温度40℃。检测应用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选择的检测离子如下:脱水葛根素399.1-281.O,染料木素(内标)271.0-215.0。结果:在大鼠血浆样品中,脱水葛根素浓度在1.5-5400n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50ng·L^-1。准确度在95.73%-103.18%之间,精密度RSD在4.33%-7.86%之间。结论:建立的LC-MS/MS联用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对脱水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丸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以Agilent TC-C18柱(5μm,4.6mm×250m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穿心莲内酯0.0224~0.2240μg,脱水穿心莲内酯0.04~0.4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7.51%(RSD=1.11%)和97.76%(RSD=1.3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为控制穿心莲丸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