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利红  梁英波  李晋 《锻压技术》2012,37(4):116-119
针对单机架热轧中厚板轧机天铁2500mm中厚板生产线的油膜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轧机油膜厚度补偿模型,并与已成熟应用的基于Reynolds方程的轧机相对油膜厚度补偿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比基于Reynolds方程的轧机相对油膜厚度补偿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样本学习时间快、收敛速度快的优点,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轧机油膜厚度进行良好的补偿.  相似文献   

2.
周忠勋  翟兰燕  邓波  王伟  张飞 《轧钢》2024,(1):105-111
热轧机支撑辊多采用油膜轴承,由于在轧制过程中支撑辊油膜轴承内油膜厚度发生变化,会造成轧机有载辊缝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品厚度出现偏差。基于现场设备使用范围,提出支撑辊油膜厚度补偿模型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际采集不同压力下速度变化引起的辊缝变化量,使用Matlab拟合得到油膜厚度变化量与轧制力变化量、轧制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计算出轧制过程中不同轧制速度、压力条件下支撑辊油膜厚度的变化量,进一步对轧机有载辊缝进行补偿。实际应用表明,该支撑辊油膜厚度补偿方法取得了预期效果,轧机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有效提高带钢的厚度命中率。  相似文献   

3.
韩庆  荆丰伟  何安瑞  王鹏 《轧钢》2021,38(1):70-73
为了满足轧制中带钢厚度精度的控制要求,必须对由轧制速度变化引起的带钢厚度波动进行油膜补偿.提出了一种基于油膜力的油膜厚度补偿方法,并进行推证,得到适合现场应用的数学模型.以此数学模型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现场应用方法,并将该模型成功应用于热连轧生产中.实际应用表明,对热连轧机组采用该油膜厚度补偿算...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冷轧薄板质量要求的提高,液压AGC已经成为提高冷轧带钢成品精度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对于支撑辊采用油膜轴承的冷连轧机来说,其轴承油膜厚度随着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将影响轧件的轧出厚度,造成厚差。尤其对冷连轧机,各机架的累积误差会使成品带的超差更加严重。以某五机架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由生产现场实测数据回归出适合于实际控制的油膜补偿模型,提出适合于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的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轧制过程中对油膜厚度变化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油膜补偿控制后,成品带钢厚差带头带尾超差段有较为显著的减少,且超差值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首钢中厚板轧机AGC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首钢中厚板轧钢厂3340mm中厚板轧机液压AGC系统工艺参数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和传感器配置,给出了轧机弹跳模型和液压缸HCC的控制原理和液压缸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描述了本系统所采用的头部锁定AGC和绝对AGC的控制策略,并对支撑辊偏心补偿、油膜厚度补偿等厚度控制补偿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饭带轧机支承辊采用油膜轴承可以提高轴承寿命、减小摩擦、增加轧机刚度。但油膜厚度是轧制速度、轧制压力、油的粘度(或温度)等因素的函数,油膜厚度变化引起辊缝变化造成厚度偏差,轧制速度影响尤为明显。在液压压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中常采用油膜厚度补偿环节,一般为开环控制、将有关影响参数信号引入系统经运算转化为辊缝补偿量,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7.
以某中厚板轧钢厂四辊精轧机液压AGC系统为背景,系统地研究了AGC系统核心数学模型———高精度厚度计公式在工程实际中的实现,主要包括:轧机自动清零、轧机自动刚度测试、轧机刚度宽度补偿、油膜厚度测量、轧辊偏心补偿。  相似文献   

8.
冷轧AGC静-动压轴承油膜厚度的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冷轧AGC过程中动-静压轴承油膜厚度变化对带钢厚度精度的影响,对静-动压轴承油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适合现场应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现场空压靠测试实验,在空压靠条件下,针对不同轧机转速对压下缸位移进行测量,并根据误差溯源理论剔除了测量结果中轧辊偏心引起的干扰量。然后由现场数据对公式中的关键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适合现场应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到AGC模型中,对油膜厚度变化对带钢厚度的影响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9.
AGC系统高精度厚度计公式的工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中厚板轧钢厂四辊精轧机液压AGC系统为背景,系统地研究了AGC系统核心数学模型--高精度厚度计公式在工程实际中的实现,主要包括:轧机自动清零、轧机自动刚度测试、轧机刚度宽度补偿、油膜厚度测量、轧辊偏心补偿。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动校直机在工件弯曲量测量过程中的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校直机工件弯曲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在试验过程中,利用偏摆检测仪将校直机测得的工件弯曲量进行标定,进而获取建模数据。模型训练过程运用交叉验证法对SVM的惩罚参数、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构建SVM优化模型。利用SVM优化模型对不同工件同一测量位置的弯曲量测量误差进行预测补偿,通过对比预测补偿效果,SVM模型的补偿效果明显,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冷轧厂在线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振动问题,从辊缝油膜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对轧机振动的影响,得出轧制过程中辊缝间距的减小导致辊缝油膜需提供更大的承载力来维持轧机稳定。从乳化液浓度、轧辊转速、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方面探讨了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乳化液浓度与轧辊转速在增强油膜承载力的同时减小了辊缝的摩擦系数,也易导致轧机振动。通过试验得出,调节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能够在原有摩擦系数的基础上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从而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王涛  王优强  王建  范晓梦 《表面技术》2016,45(10):89-95
目的研究含水润滑油对轧机油膜轴承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轧机油膜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油水两相流体数学模型和弹流润滑方程研究轧机油膜轴承在等温条件下的润滑特性,分析油水两相流体润滑膜的压力、膜厚分别随含水率、滑滚比、轴颈间隙、主轴转速和轧制力的变化关系。结果水介入润滑油之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油水两相流体的黏度先增加,在含水率为3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0.08 Pa·s),之后又迅速减小,直至接近于纯水的黏度(0.001 Pa·s)。当含水率为30%时,无量纲膜厚达到最大值(0.82),当含水率为90%时,无量纲膜厚达到最小值(0.68)。结论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油水两相流体由油包水流型转化为水包油流型,压力变化不大,膜厚先增加后减小,作为润滑剂,油包水流型比水包油流型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且在流型转变点处的润滑性能最优。随着滑滚比和轧机油膜轴承主轴转速的增加,压力减小,承载能力减弱,膜厚增加,润滑性能增强。随着轴颈间隙和外部轧制力的增加,压力增加,承载能力增强,膜厚减小,润滑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3.
以轧机油膜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引起其发生失效的各个因素,建立了轧机油膜轴承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得出了轧机油膜轴承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从而确定了锥套损坏、衬套损坏和润滑油变质为轧机油膜轴承失效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预防轧机油膜轴承失效和提高轧机油膜轴承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种板带材轧机油膜轴承衬套专利技术,介绍了现代大型板带材轧机油膜轴承发展历程,从结构、承载能力、寿命、制造水平等方面对滚动轴承和油膜轴承进行了比较,提出针对轧机油膜轴承和润滑系统的“集成创新”技术,使润滑油运行量、油箱及油库容积明显降低,衬套使用寿命提高。为拓宽油膜轴承在轧机及其他重要设备上的应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Neural network for identification of roll eccentricity in rolling mil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oll eccentricity in a rolling mill may define the limit of achievable thickness tolerances and thus is subject of interest for the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hot rolling mills as well as in cold rolling mills. Today's demand on thickness tolerances less than 0.8% require efficient methods for roll eccentricity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This paper should present a solution for identifying roll eccentricity by using a neural network with a comparison to other methods in order to show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further use in a roll eccentricity compensation. The solution is verified on measured data sets of a cold rolling mill.  相似文献   

16.
胡亮  崔秋艳  刘瑞光 《轧钢》2018,35(5):79-81
精轧工艺水中轧制油与防剥落水的使用直接影响着辊面质量、轧辊磨损、产品质量及轧制稳定性。对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 250mm热连轧机组轧制油及防剥落水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轧制油的水质化验,对轧制水进行了改进,解决了轧制油系统使用中存在的堵塞问题,提高了轧辊表面质量。同时对防剥落水的开关时序进行了优化,解决了防剥落水造成的辊面氧化膜剥落问题,保证了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对轧机油膜轴承的改造过程中,结合轧机的结构特点,对轴承的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实施了修复改造。经过改造后的油膜轴承满足了生产需要,操作维护性能和设备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