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58例眼内异物患着,累及62只眼,共70枚异物,年龄6~58岁。于螺旋CT扫描后,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简化法和三维重建法进行异物定位。70枚眼内异物,螺旋CT检出率为97%。经手术证实,三种定位方法定位准确,并可互相验证,同时适用于非螺旋CT。  相似文献   

2.
CT三维重建在眼内异物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崇知 《重庆医学》1999,28(4):288-289
CT扫描是显示眼内异物的最好方法。在获得CT横断薄层扫描图像后,再行三维重建定位,能为临床提供很直观的影像资料,有利于临床及时设计手术方案,准确地进行手术。现将我院资料完整的58例病人三维重建定位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眼内异物患者5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者59岁,最小者5岁。受伤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8个月。58例中,急诊患者39例.X线检查发现眼内异物,因眼球新鲜伤口,直接进行CT扫描定位,并确定为一侧眼内异物28例(28粒异物),双侧异物11…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I对69枚异物(眼球内48枚,眼球壁13枚,球后6枚,眼睑2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9%、74%、91%和90%。6枚球壁和邻近球壁异物X线平片定位错误。MRI诊断伤后10~62d眼内出血13眼,B超诊断4眼,CT未诊断1眼。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58眼,MRI和CT分别诊断33眼和11眼。40眼外伤性白内障经B超、CT和MRI分别诊断20眼、21眼和18眼。CT和MRI诊断2例球后脓肿,而B超未能诊断。CT诊断4例眼眶骨折,X线平片和MRI各诊断2例。结果提示:CT和MRI是检出眶内异物的最有效方法,B超主要适用于眼内和眼球壁异物的诊断;MRI可检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少数非金属异物和较小铁异物;MRI诊断眼内亚急性和慢性期出血优于CT和B超;CT诊断眶壁骨折优于MRI和X线平片;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优于CT和MRI  相似文献   

4.
兔眼玻璃体内生物组织异物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枚生物组织异物(巩膜、角膜、结膜、横纹肌和脂肪各2枚)分别置入5只兔的10只眼玻璃体内,并与眼内积气,出血和青枝柳条对照,探索眼内生物组织异物的CT和MRI表现。CT和MRI在置入异物后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对眼内异物定位的应用及诊断。方法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GE公司的螺旋CT进行眼内轴位薄层扫描,并利用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螺旋CT能很好地提高眼内异物的检出率及空间定位准确率。结论螺旋CT具有大范围采集、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功能,使眼内异物的检出率更高,空间定位更准确,尤其给临床提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微小眶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提高眶内异物定位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眶内异物的CT表现结合临床手术中摘取异物的准确性,分析螺旋CT眶内异物定位的意义。结果对15例病人,18枚异物分别做螺旋CT扫描,并行立体重建,其中眼球内异物13枚,球壁2枚,其中一枚位于视乳头周球壁,1因手术危险性大放弃外,其余14枚均顺利取出异物。3枚球外眶内异物均亦顺利取出。结论螺旋CT在微小眶内异物定位正确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应用CT轴位扫描,结合矢状面,冠状面重建图像的分析,对22例患者24枚眼部异物术前定位,其结果与手术完全相符,尤其眼前段异物及眼球壁异物定位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认为CT定位为一准确,简捷,无创的眼部异物定位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对眼内异物定位的应用及诊断。方法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GE公司的螺旋CT进行眼内轴位薄层扫描,并利用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螺旋CT能很好地提高眼内异物的检出率及空间定位准确率。结论螺旋CT具有大范围采集、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功能,使眼内异物的检出率更高,空间定位更准确,尤其给临床提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增 《当代医学》2008,14(23):75-7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螺旋CT轴位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对眼内异物定位的应用及诊断.方法 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GE公司的螺旋GT进行眼内轴位薄层扫描,并利用MPR技术对异物进行三维定位分析.结果 螺旋CT能很好地提高眼内异物的检出率及空间定位准确率.结论 螺旋CT具有大范围采集、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功能.使眼内异物的检出率更高,空间定位更准确,尤其给临床提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46枚大小介于1mm×0.5mm×0.5mm~5mm×3mm×2mm的非磁性异物(非金属异物34枚,金属异物12枚)放入23只兔的46眼玻璃体内,并在置入异物2h内完成CT和MRI扫描。结果:CT检出玻璃体异物阳性率为91%(42/46),MRIT1WI、PDWI、T2WI和Flash2d序列检出玻璃体异物的阳性率分别为63%(29/46)、87%(40/46)、100%(46/46)和100%(46/46);4枚塑料异物CT未显示,而MRI正确诊断;12枚金属异物中11枚CT图像上有线束状伪迹,而MRI则无。结果提示:CT和MRI均是检出眼内非铁磁性异物的有效方法,2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眼内异物的检出率及定位准确率;MRI检出木质和塑料异物优于CT;SE序列T2WI和Flash2d序列是检出玻璃体内异物的优选序列  相似文献   

11.
眼外伤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I对69株异物(眼球内48枚,眼球壁13枚,球后6枚,眼睑2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9%、74%、91%和90%。6枚球壁和邻近球壁异物X线平片定位错误。MRI诊断伤后10 ̄62d眼内  相似文献   

12.
将10枚生物组织异物(巩膜、角膜、结膜、横纹肌和脂肪各2枚)分别置入5只兔的10只眼玻璃体内,并与眼内积气、出血和青枝柳条对照,探索眼内生物组织异物的CT和MRI表现。CT和MRI在置入异物后2h内完成。结果:巩膜、角膜、结膜和横纹肌CT图像上密度高于玻璃体,CT值47~52.5Hu。T1WI呈略高信号,T2WI和Flash2d序列呈低信号;脂肪呈脂肪性低密度,T1WI和PDWI呈明显高信号,T2WI和Flash2d序列呈相对低信号;8枚中4枚小于1.5mm×1mm×0.8mm的巩膜、角膜、结膜和横纹肌CT漏检;T1WI检出5枚,PDWI未显示1枚,Flash2d和T2WI全部检出。结果提示:MRI检出眼内巩膜、角膜、结膜和横纹肌优于CT,SE序列、T2WI和Flash2d序列是检出这些组织的优选序列,但CT和MRI不能分辨其组织类别,并且难与新鲜木异物区别;CT和MRI联合应用能确定眼内脂肪性异物的性质,且能有效与眼内干木异物、积气和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13.
报告经MRI确定和手术证实的2例眼内铁磁性异物,探讨MRI对眼内较小铁异物的诊断价值。2例铁异物均位于玻璃体内,大小分别为0.375mm×0.3mm×0.15mm和0.5mm×0.4mm×0.2mm,CT、B超和X线平片均未发现。前者CT扫描使用ToshibaTXT600型CT机,3mm无间隔横轴面扫描,后者使用GERP22螺旋CT,行3mm无间隔横轴面和冠状面扫描。结果:MRI2枚异物均出现了中间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的铁磁性异物伪迹,而确诊为眼内铁异物,后经玻璃体切割磁棒接力吸出异物;术中未发现有铁异物移动所致的眼部额外损伤。结果提示:场强为1.0T的MRI可安全显示并确定X线平片、B超和CT不能发现的较小眼内铁异物  相似文献   

14.
张强  翟秀明 《当代医学》2009,15(33):97-97
目的探讨cT在眼内异物的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手术结果作为验证标准,应用cT检查61例眼内异物患者(67只眼),进行定位诊断。结果61例眼内异物,cT均明确确定异物位置,准确率100%。结论cT对眼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准确,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34例眼球异物定位平片与CT对照梁朝毅(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放射科)关键词眼球异物;CT检查;定位平片眼外伤,球内异物存留,能否手术取出,关键在精确定位诊断。我院应用角膜缘铅环标记,按一定比例正侧位投照法。诊断球内及球壁异物34例,其中部分病例作CT。均...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头CT定位锥颅穿刺尿激酶溶解的方法,清除高血压型脑出血92例,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患58例,女患34例。年龄38岁~50岁者14例,51岁~70岁者68例,71岁以上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长度眼球壁表面函数值表在X线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 例(121 眼)边界或后极部眼内异物患者测出X线异物定位有关的数据,再用超声仪测出眼球轴长,查函数值表得出异物位置;其中63 例患者同时用B 超和CT 检查测定异物位置。结果 经手术证实:用函数值表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83 % ,用CT 检查为98 .41% ,B超检查为93.65 % 。三种检查方法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用函数值表辅助X 线眼内异物定位具有简便易行、临床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16枚兔眶内木质异物和3例(4枚)患者眶内木质异物的CT和MRI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CT和MRI对眶内木质异物的诊断价值。16枚兔眶内木质异物包括干杨木块5枚、干竹片6枚、青枝柳条5枚,异物大小为1.5mm×1mm×1mm~9mm×4.2mm×4.2mm,埋置异物后2h内完成CT和MRI。3例患者4枚异物中2枚为木块,2枚为竹签,大小为3mm×2mm×1mm~25mm×7mm×7mm。伤后至CT、MRI检查时间为20~60d。结果:16枚兔眶内异物CT检出12枚,CT值介于-145~63.8Hu;MRISE序列T1WI、PDWI和T2WI分别检出11枚、8枚和16枚,Flash2d序列全部检出;3例患者4枚异物CT仅检出1枚,MRI全部检出。结果提示:MRI诊断眶内木质异物优于CT,MRISE序列T2WI和Flash2d序列是检出眶内木质异物的优选序列;木质异物在眶内滞留水份进入可致CT密度和MRI信号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眼内异物的诊断及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CT检查31例(35眼)眼内异物,进行定位诊断。结果 经手术得以证实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CT眼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准确。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CT多平面重组在眼内异物定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内异物的诊断及定位方法很多,我院近两年来利用CT多平面重组法(简称MPR)对眼内异物进行定位,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病例中,球内异物22例,球壁异物1例,球外异物1例,其中1例球内异物合并球壁异物。扫描采用PICKER-PQS全身螺旋扫描机,层厚2mm,层距2mm,轴位连续平扫。1.2 定位方法:1、以角膜缘平面为基准冠状面,利用MPR功能内的Cut键,从前向后垂直切进直至异物中心所在平面,切割深度即为异物与角膜缘平面的垂直距离。2、在异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