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五缘湾位于县黄路以东、仙岳路以北、环岛路五通至墩上段西南,南邻湖边水库,湾内拥有厦门最大的湿地和温泉资源。根据《厦门市"十一五"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五缘湾总用地达到12.56平方  相似文献   

2.
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沿海湿地条件优越。具有滩涂、河口、红树林、水田、湖泊等多种类型的湿地环境,多样化的湿地环境为鹭科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鹭科鸟类成为厦门的常见湿地鸟类。厦门雅称“鹭岛”。厦门有丰富的鹭科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顶着“中国最温馨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无数桂冠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让每个到过的人都深深折服于她的温馨和美丽。与之对应的是,厦门的工业总产值在特区建设25年中已增长146倍.在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指标及发展前景统计报告中.被列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之一.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厦门设立了租界,并建设了大量的领事馆、教堂及其他欧式建筑.上世纪30年代达到了鼎盛期,与此同时.海外华侨及归国华侨也在厦门建设了大量的商业建筑.并落地经商,使得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厦门也因此有了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倡导的“嘉庚”建筑(以厦门大学、集美学村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受厦门市邀请,国际能源专家.德国政府能源规划顾问白瑞华(Raoul Bunschoten)于今年10月14日在厦门宾馆举行“厦门低碳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会。本文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只是想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供商桂的措施。为实现厦门低碳城市规划目标而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与(厦门)外商投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改革开放前,原是一个封闭的海防前哨城市,更象一个海岛渔村。改革开放后,厦门通过利用外资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厦门三十年改革开放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厦门建设经济特区。1981年10月“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帷幕”。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这些年发展迅猛,从“小厦门”到“大厦门”。并把加快岛外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城市水务随之得到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增大发展的压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厦门城市水务发展所要面临的不单是要化解积极发展与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城市水务主业发展内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文辉 《海峡科学》2007,(6):143-144,162
通过对厦门城市湿地资源退化原因分析,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咨询,建立湿地敏感程度指标体系,并且构建了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数ESA,获得厦门湿地敏感性评估值在31-77之间.在ArcGis支持下,模拟厦门湿地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并按照敏感性分布情况提出相应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勇 《厦门科技》2012,(1):8-11
推进“创新厦门”建设的背景及实质内涵 1.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厦门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中介的定义及对厦门市发展的作用 科技中介作为科技成果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厦门市的科技中介.对于推动厦门“科技之城”的建设、提高厦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经济特区,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厦门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做足“特、港、创、建、带”五篇文章。其中,“特”就是特殊的优势、条件、区位、政策,“港”就是以港立市,以港兴市,“创”就是创新、拓展、与时俱进,“建”就是加强软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就是带动,就是龙头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发挥特区优势开创厦门人才引进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是厦门迅速做强做大经济特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厦门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域重要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然而厦门市的人才瓶颈制约非常明显。据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牵头研究形成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以及(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表明,相较其它城市,厦门市人才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十一五”期间.厦门市必须努力突破人才引进的瓶颈.充分利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其它优势进一步吸引人才为已所用。  相似文献   

13.
周清 《厦门科技》2006,(5):22-24
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中,厦门定位为重要中心城市.为厦门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为实现这一定位,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本文就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湿地城市”已作为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青睐的世界级绿色城市名片.在淮安积极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城市居民为调查样本,对其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的态度和湿地亲环境行为进行测量和评价,试图揭示人们对于政府倡导行为的参与和支持意愿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基于300份淮安城市居民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和湿地亲环境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较强烈)水平,其中,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包含申报动机、申报机会和申报能力三个维度,湿地亲环境行为包括湿地亲环境维护行为和湿地亲环境促进行为.同时,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的三个维度和两种湿地亲环境行为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二者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助力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国际湿地城市”申报,引导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理念,从而实现城市形象,湿地生态与居民旅游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社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十一五”期间,GDP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预计五年后可再翻一番,总量超过2000亿元。滨海城市厦门.海洋经济始终是重要的组成。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增加值的20%.已经形成以临海型城市经济为主体的海洋经济体系。向海洋要社会经济增加值,已成为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是国务院明确定位的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提高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是其重要内容。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厦门目前正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根据国家环保部2010年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落实“两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厦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厦门市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厦门协会)一行12人.于2010年12月22日一28日赴台考察、学习与交流。在台湾中华保护智慧财产权协会的热忱支持和协助下,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8.
黄静 《厦门科技》2006,(3):60-62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座温馨美丽的海滨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绵延迤逦的海岸线勾勒出厦门风姿绰约的岛屿轮廓.构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加上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四季如春的海洋性气候.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4年。厦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1616.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10.67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海岸带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休闲品质和身体健康.充分开发温泉资源。不仅可以使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业增加一个新亮点.更可以培养出新的假日休闲旅游经济增长点。现在。“温泉”已经成为全国不少城市的金名片。例如,陕西临潼在唐华清官故址建成综合性温泉区,成为“中国温泉之市”:湖北成宁正在开发建设一个占地54.6平方公里、投资200亿元的“中国温泉之都”:广东恩平市开创了温泉开发的全新模式.从贫困县进入全省前列……如今.随着厦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海西先行先试机遇的来临,厦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如今.这令人陶醉的夜景.已经成为了厦门的“新名片”,充满张力地向每一个来到厦门的朋友展示着“另一副面孔”——眼前的厦门,已经不仅仅是国人心目中那个充满着”旅游之都”气息的岛城,更是光与电交汇、洋溢着高新技术无限魅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