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KF/水滑石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酯交换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TG-DTA,SEM表征。研究结果表明,KF/水滑石的最佳制备条件为:KF负载量(占水滑石的质量)80%、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将此条件下制备的KF/水滑石催化剂用于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占大豆油的质量)2%,甲醇与大豆油的摩尔比12∶1,反应时间3 h,反应体系处于回流状态。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高达90.4%。表征结果显示,KF/水滑石的催化活性与KF和水滑石在高温煅烧时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晶相KMgF3和K3AlF6有关。  相似文献   

2.
Mg-Al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丙二醇单甲醚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采用尿素法和滴定共沉淀法(包括高过饱和法和低过饱和法)制备了镁铝水滑石,利用 X 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镁铝水滑石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催化环氧丙烷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合成丙二醇单甲醚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尿素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结晶度高、晶粒规整均匀。实验结果表明,尿素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的催化活性明显好于高过饱和法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的催化活性,前者在500℃下煅烧6~7 h 后制得的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更高,可使环氧丙烷转化率达93.8%,丙二醇单甲醚选择性达97.2%,其中丙二醇单甲伯醚的选择性达100.0%。该催化剂使用后无需处理即可重复使用,是一种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NiMgFe纳米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催化剂前驱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系列NiMgFe类水滑石(NMF-HTLC),并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法(TG-DT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SRD结果显示NMF-HTLC具有良好的水滑石结构,Fe、Mg、Ni完全进入了层骨架;FT-IR表明层间阴离子类型为NO3^-;TG-DTA分析其热分解过程,表明水滑石的分解分两步进行,280℃之前对应于失去湿存水和层间水,280-480℃失去层骨架上的羟基和层间阴离子,温度大于520℃则完全转化为复合氧化物;TEM表明所合成的水滑石粒径约为40nm,呈规则的六角状。  相似文献   

4.
Mg-Al-O的制备条件对一步合成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环氧乙烷、乙酸乙酯为原料,Mg Al O体系(镁铝复合氧化物,LDO)作为催化剂,一步合成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EGEEA)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催化剂前体-水滑石(LDH)的制备条件和后期煅烧条件,如滴加方式、滴加过程的pH值、镁铝比、煅烧时间、晶化时间和煅烧温度等对LD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经晶化的水滑石制得的催化剂活性偏低。部分制备条件影响LDO的选择性。对LDO的煅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均影响LDO的活性和选择性。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收率为39 83%。  相似文献   

5.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滑石及类水滑石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文中对不同类型水滑石的组成、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及其催化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类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化学沉淀法将磁性基质与镁铝水滑石进行组装,制备出磁性镁铝水滑石,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借助XRD表征手段对制备的镁铝水滑石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磁性基质与层状材料组装制备的可行性。将其在650℃焙烧形成的磁性固体碱用于催化丙醇与DMC的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丙酯的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索了磁性固体碱催化剂催化丙醇与DMC催化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丙酯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镁铝水滑石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镁铝水滑石,以其为载体负载K2CO3制备了负载型镁铝水滑石催化剂,用于菜籽油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研究了未负载活性组分时,镁铝水滑石和焙烧后得到的镁铝复合氧化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及负载K2CO3后,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焙烧前后以及负载K2CO3前后催化剂物相结构的变化。实验发现,水滑石载体和K2CO3在高温焙烧后形成的钾铝和镁钾氧化物是催化剂碱性和活性提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优化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和酯交换反应条件,以镁铝水滑石为载体,负载25%的K2CO3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剂用量2%,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时,油脂转化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于工业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粉碎分筛煅烧窑”一步法,该方法是将烘干-粉碎-锻烧-分选(去掉杂物)-改性一次完成,以最少的设备投入,最低的煤耗、电耗,生产高品位的熟石膏粉及各种制品。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2016,45(8):897
综述了采用后处理法和直接合成法制备的杂原子改性分子筛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改进的直接合成法的特点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杂原子分子筛的应用情况。认为合成独特性质的杂原子层状分子筛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将分子筛与其他材料(如蒙脱土、氧化铝、水滑石和介孔氧化硅等)结合后形成复合材料也成为杂原子改性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石油酸酯的制备及其粘度性质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高酸值原油的大量开采与加工,制备了四种典型石油酸酯并对其粘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酸酯类油可达到多种粘度级别(100℃下粘度为3~17mm2/s),并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粘度指数为90~115)和低温性能。石油酸二元醇二酯的粘度比石油酸一元脂肪醇酯大。以石油酸为原料开发石油酸酯类润滑油和增塑剂产品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CC汽油叠合生产柴油催化剂,考察了活性金属Ni负载量、助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活性金属Ni质量分数为8%、助剂Sn质量分数为1.0%、浸渍时间6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4.0h的条件下制备的叠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在反应温度210℃、压力2.5Mpa、体积空速1.0-1的条件下,叠合柴油体积收率到50.1%,符合-35#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刘瑾  史云伟  杨景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39(2):101-103,118,85
本文以单层分散理论为指导,制备了SrCl2/SiO2吸附剂。对制备的样品进行XRD检测和氨吸附性能测试,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担载量对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单层分散效果和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分散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00℃,其分散阈值小于0.3g/g;氯化锶在粗孔硅胶载体上的分散状况不同,其吸附特征也不同;单层分散效果好的吸附剂具有非常良好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IFP连续重整新一代催化剂再生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引进的采用法国石油研究院 (IFP)三代催化剂连续再生技术的重整装置 ,分析了第二、第三代技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 ,从再生气循环回路、再生操作参数和再生器内部结构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第三代催化剂连续再生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使催化剂的烧焦气循环回路与氧氯化用气、焙烧气循环回路彼此分开 ,烧焦、氧氯化、焙烧的操作参数可分别得到优化 ,使氧氯化及焙烧在高氧条件下进行 ,有利于催化剂金属的再分散 ,保持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抗磨自修复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抗磨自修复的类型。常用抗磨自修复添加剂的种类,摩擦学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纳米添加剂作为抗磨自修复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研究状况和近期发展动向,分析了酸碱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精制及组合脱氮、生物脱氮和微波脱氮等柴油脱氮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望了柴油非加氢脱氮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AA(丙烯酸)、HMAC(羟丙烯酰胺基己基氯化铵)为原料,NM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低阳离子度交联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影响高吸水树脂性能的因素,并考察了其在去离子水中和NaCl、CaCl2、MgCl2溶液中的吸水性,以及高温高压下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加入HMAC阳离子单体,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增加,初始吸水速率增加,饱和吸水率下降,且高温高压下保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金属铜取代六铝酸盐LaCuxAl12-xO19-δ催化剂,用XRD、BET、SEM、TEM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甲烷燃烧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u取代六铝酸盐LaCuxAl12-xO19-δ对甲烷燃烧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活性最好的催化剂为LaCu2.0Al10.0O19-δ,其催化甲烷燃烧的起燃(T10%)温度仅为41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浸渍两步法制备固体酸催化剂SO42-/SnO2-Al2O3。利用XRD,BET,TG-DTA,NH3-TPD等测试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性质及结构,考察了焙烧温度及锡铝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用于环戊烯水合制备环戊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制备条件:nSn/nAl=9,焙烧温度为500℃。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表征方法及离子液体对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性和降解性;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包括硫酸钠和牛磺酸的固-固分离,涂料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分离和核废料回收的固-液分离,单偶氮取代的冠醚离子液体对稀有金属的分离及汽油脱硫等液-液萃取分离,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2结合的萃取分离等.  相似文献   

20.
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2-(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MPPI)和2-(4-(4'-N,N-二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DPAPPI)。采用FT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PPI和DPAPP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374,392 nm处,在DMF溶液中均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MPPI和DPAPPI的HOMO能级分别为-5.30,-5.14 eV,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0,391℃,表明MPPI和DPAPPI均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望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蓝光材料应用于发光器件中,是潜在的多功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