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碳化塔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碳化塔──封闭式塔盘、内循环、外溢流及外冷却式的碳化塔.实验测试了多种内件结构的新型碳化塔的性能:塔段的总压降、平均气含率、塔段内液相的内循环速度;塔段的传质效率及液相物流中NaHCO_3颗粒在塔段内沉积状况等.实验结果证实,导流筒的存在.导致液相内循环,有利于相间的传质.由于设置带突台的特殊结构的塔盘及外溢流形式,使塔段内NaHCO_3沉积情况明显优于菌帽型塔盘.  相似文献   

2.
悬索桥缆索系统的数值分析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针对已有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各种状态下悬索桥主缆线形的精确数值算法和索股、吊索长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全面考虑温度、各种鞍座及主塔的约束作用对主缆线形的影响,并能很好地处理主缆与鞍座的接触问题,可以方便地模拟塔顶鞍座临时固接和顶推这一悬索桥特有的施工工况,索股长度计算时能精确考虑悬索桥锚跨索股的空间走向,具有计算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利用该方法编制的软件已用在江阴大桥和润扬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中.  相似文献   

3.
从铸焊结构鞍座的结构分析入手,分析了鞍座的装配工艺,通过5组焊接工艺评定,得出主索鞍座的焊接工艺参数,并详细分析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应力与变形问题,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力学行为介于梁桥和斜拉桥之间。整个结构体系是在梁桥的基础上采用了体外预应力索的构思,把梁体内的一部分预应力索移到桥塔上,索鞍相当于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点,具有塔矮、梁刚、索集中的特点。本文以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向阳大桥为例,在介绍该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结构体系应力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宽幅矮塔斜拉桥悬浇施工过程中主梁、索塔应力变化规律,为类似桥梁工程上部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矮塔斜拉桥的双套管索鞍对连续通过拉索的粘结锚固性能,探讨索鞍区的合理构造设计方法,结合一座矮塔斜拉桥工程,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索鞍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模型平面轮廓尺寸为3 m×2 m,高2.8 m;斜拉索由31根15.2 mm环氧涂层钢绞线组成,选取了双套管索鞍的2种粘结锚固构造.通过对单侧拉索的低周反复加载,测试了不平衡索力的传递程度;此外还对索鞍区混凝土连续体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粘结锚固构造均有较强且稳定的抗滑移效果;在索鞍区设计方面,探讨了便于更换拉索的构造,并建议在套管外布置螺旋箍筋,并根据拉压杆模型所揭示的力流配置套管下的受拉钢筋.  相似文献   

6.
对悬索桥鞍座顶推中预偏量计算控制原则、塔顶位移与塔底应力的关系、顶推量和顶推时间的确定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鞍座平衡条件的合理模式及预偏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坝陵河大桥鞍座的顶推计算分析,得出超量顶推可增加顶推时间间隔,减少顶推次数,顶推后的工况是主缆抗滑移验算的不利工况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体系中,主塔是受压构件,对于异型主塔,结构重心偏离中轴线位置,空间受力和稳定性比较薄弱,稳定性分析显得极其必要.针对长青沙二桥施工过程中主塔的不同状态,建立主塔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在悬臂施工阶段对比主塔稳定性计算方法,确定了斜拉索保向力对主塔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缆索与主鞍座间抗滑移稳定是保障大跨度悬索桥安全的关键,对主缆与鞍座间摩擦系数进行模型试验.在试验中,考虑实桥在使用阶段索股的主缆与鞍座间的实际接触应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试验得到泰州长江大桥单索股与鞍座、多索股与鞍座间的摩擦系数.对影响缆索与鞍座间摩擦系数的主要原因以及模型试验测试值与实桥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开展探讨,通过...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悬索桥分析计算中精确模拟索鞍位置,给悬索桥的设计、施工和监控等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索鞍位置的解析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主缆与索鞍间摩阻力对索鞍位置的影响,根据欧拉公式,推导了摩阻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建立索鞍数学模型和胡克定律,提出了主缆与索鞍间索鞍摩阻力计算方法。从力学和几何关系出发,建立基于弹性悬链线和静力平衡方程的索鞍计算模型,推导了基于初始索鞍位置坐标与平衡状态索鞍位置坐标间偏差的计算公式,引入雅克比矩阵,通过牛顿迭代法求解,使得偏差小于某一允许限值,即可认为索鞍单元位于平衡位置,同时推导了索鞍单元的切向刚度矩阵。结合解析算法,引入温度伸缩杆的概念,给出了一种适用于有限元分析与数值算法相结合的索鞍模拟方法,可用于精确模拟悬索桥索鞍在施工过程中的顶推,提高主缆在施工过程中线形的计算精度,将算法通过MATLAB程序进行迭代计算。最后,通过2组算例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并通过改变摩阻力的取值,分析了摩阻力对索鞍位置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解析算法可精确模拟索鞍位置,公式收敛性好;摩阻力对索鞍位置的影响较小,简化计算中可以忽略,但在精确分析尤其是大跨、多跨悬索桥受力分析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考虑鞍座对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的影响,提出鞍座的精细化模拟方法,并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对精细化模型和解析程序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鞍座模拟精细化程度对主缆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鞍座精细化模拟方法能准确反映缆索体系受力状况,体系转换计算时无需人为修正鞍座与切点位置,计算结果与解析程序吻合度高。鞍座对主缆线形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计算时不可直接用理论交点代替。  相似文献   

11.
人类驯服马之后,随着马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马鞍就应时代要求而产生。马鞍成为人们生活、征战、狩猎、竞赛等必不可少的马上用具。通过对马鞍考古资料、文献的发掘与记载,梳理了中国古代马鞍的发展历程,经过初级阶段、转变阶段和发展阶段,逐渐演变为现代的马鞍。  相似文献   

12.
At the middle pylon of a three-pylon two-span suspension bridge, the effect of unbalanced loads on the adjacent spans may result in a series of technical bottlenecks in design, such as stability and anti-slippage between saddles and main cabl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earches conducted on structure selection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pyl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main cables and saddles and their anti-slippage safety performance, elastic and p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afety assessment of steel middle pylon, and fatigue design load and method for steel pylon of Taizhou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 longitudinal inverted Y shape steel middle pylon is used in design, effectively solving many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nd this type of pylon has become a suitable middle pylon structural form for many three-pylon two-span suspension bridg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动力系统x=x+P_n(x,y),y=y+Q_n(x,y),这里P_n(x,y),Q_n(x,y)为n次二元多项式齐式,证明了这个系统为可积系统,并且研究了这个奇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二次系统初等奇点的性质及等倾线图,给出一类二次系统存在双细鞍点的充要条件,并对某些复杂的系数条件作出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5.
对首都机场新塔台进行了气动弹性模型测振试验研究,得到了8个工况下塔台不同高度处的加速度数据,经分析后认为该塔台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满足人正常使用的舒适度要求,这些结果不仅为首都机场新塔台结构的风荷载计算提供依据,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高耸结构的风荷载特性.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市开发路湛河一桥主桥为(88 72)m的独塔单索面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介绍了主桥斜拉索的布置、体系构造、以及受力等。  相似文献   

17.
500kV猫头塔在我国超高压输电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覆冰舞动条件下的倒塌事故频繁发生。针对覆冰舞动条件下输电铁塔杆件内力的准确计算问题,本文首先引入超静定结构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n次超静定结构的杆塔内力求解方法;然后根据导地线参数推导出了覆冰舞动条件下挂线点的受力情况;最后基于铁塔桁架结构和载荷分布的对称性,将全塔模型简化为1/4模型进行内力计算,并对螺栓组的连接强度进行校验。以500kV宜兴Ⅰ回线路141#为例,对新方法的计算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力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的偏差均小于10%;采用新方法能够实现薄弱点的准确定位,并对薄弱点周围的螺栓组采取补强措施。该研究对今后的舞动区铁塔设计和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选取常见的干字型角钢塔,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模态分析输电塔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参数化输电塔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进行高效抽样,将样本空间进行均匀划分,再对样本空间抽样,规避了Monte Carlo法样本空间低效重复抽样的缺点,有效提高Monte Carlo随机有限元法的运算效率;分别采用线性回归,纯二次回归,交叉回归及完全二次回归公式优化输电塔结构,通过线性回归残差分析,并综合考虑相关系数R2、F值、P值及评估误差E,选用完全二次回归模型构造输电塔随机输入变量与各随机输出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分别采用模拟退火算法与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实现全局搜索,规避优化过程中局部最小点;遗传算法的优势更为明显,收敛速度快,计算耗时短,并且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较模拟退火算法更优;与输电塔原始结构相比,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后的输电塔耗材总体积分别降低19.97%和19.96%,较为接近;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输电塔优化结构五阶固有频率与一阶固有频率的差值是原设计的138.1%,模拟退火算法优化后的结果为113.7%,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输电塔优化结构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应用理论计算和缩尺模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力机塔架的结构动态设计。讨论了作用在风力机上的随机风荷载、塔架的动力相似模型以及该模型的试验模态参数,得到理论计算、相似换算和模型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为塔架抗风振优化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