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陇东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陇东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及个人行为状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随机抽取陇东学院1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陇东学院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性问题知晓率不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书籍;88.4%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艾滋病和性知识教育.应结合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情况及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不怪上帝     
正阿瑟.阿什——美国著名的网球明星、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在一次输血时感染上了艾滋病,于1993年不治身亡。在阿瑟.阿什生前患病期间,曾有无数世界各地的球迷给他写信。其中有一位球迷在信中表示困惑:"为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治疗的现状众所周知,现有对艾滋病(AIDS)治疗的药物,效果均不理想,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药;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研究人员应用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在艾滋病的化学疗法方面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一、当前使用的抗艾滋病病毒药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4.
现在,当很多人都把艾滋病看成是洪水猛兽,甚至是谈“艾”色变的时候,艾滋病病人也受到了外界的各种非议和歧视。当他们最需要被关爱的时候,很多人却唯恐避之不及。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一个刚刚入校的女大学生的关注。为了改变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看法,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注,她不惜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勇闯“禁区”,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他们可以接近,他们需要关怀,他们同样是一群有鲜活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5.
《21世纪》1999,(2)
艾滋病:人类对战胜艾滋病盼望已久。曾经有一时,医学界把这一希望寄托在英法医学家联合研制的抗艾滋病新药--ATZ上,但结果使人们大失所望。在试验过程中,ATZ小组的研究人员将1749名艾滋病毒感染者分为两组,一组服用ATZ,另一组则服用其他类抗艾滋病药物。1年后,服ATZ的一组情况明显好于男一组。这使得研究人员们一时颇为兴奋,但3年后,在这两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18%的人均情况恶化,成为艾滋病患者,且服用ATZ的一组死亡率高于另一组。香烟:也许人们并不清楚,我们日常所吸的香烟竟含有数百种化学添加剂。根据1984年美国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设医本科艾滋病选修课教学实践,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状况及需求,探索医本科艾滋病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资建设,促进艾滋病课程教育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开展,提高艾滋病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在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内,人祸是灾难的一部分。从人类学整体论的角度,以艾滋病为例分析人祸的特点,不仅可以发现艾滋病不单是生理上真实的疾病,同时也是社会建构观念下的疾病。对艾滋病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面:艾滋病病毒层面、流行病和公共卫生层面、社会影响因素的层面及社会与文化建构的层面。作为一种人祸,不仅要看到生理的艾滋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死亡数字,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属性给这类疾病带来的社会舆论、歧视和污名。  相似文献   

8.
彭丽媛在阜阳拍过一个公益广告,她的男一个身份,是中国预防艾滋病义务亘传员。片中彭丽媛的搭档是个小男孩,当她第一眼看到那个男孩时,不由得震撼了。才三岁的孩子.眼神里丝毫不见天真烂漫,却写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孤独和冷漠。他是个艾滋病孤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从母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9.
南京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今后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4月随机抽取南京地区15所高校4500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然后从中随机分层整群抽取1400名一年级至三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同伴教育培训,作为同伴教育干预组,按同样的方法另选取2000名学生作为同期对照组。半年后再进行相关认知调查,根据认知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等问题持正向/积极态度或行为意向的比例上,干预组较干预前组、同期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而同期对照组和干预前组在多数调查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应用推广这一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翟璐 《百姓生活》2011,(1):50-50
一份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调查显示,在该院接诊的白血病患儿中,有九成所在家庭半年内曾经装修。不当装修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小儿白血病患者明显增加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1.
不怪上帝     
阿瑟·阿什——美国著名的网球明星、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冠军——在一次输血时感染上艾滋病,于1993年不治身亡。在阿瑟·阿什生前患病期间,曾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给他写信。其中有一位球迷在信中表示困惑:"为什么上帝对你如此不公,让你染上这样的病?"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关》2016,(6):36-36
回顾:11月30日,朋友圈被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屏,作者是深圳某杂志主编罗尔。 据悉,今年明份,罗尔5岁的女儿被查出白血病。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上记录此事,开通打赏功能筹集医疗费,更有机构表示每转发—次文章,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在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展了艾滋病免费咨询服务。以上海为例,2005年9月,上海市在全市设立了第一批21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不管是上海户籍居民,还是外来人员、外籍人士,都可以在这些机构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湖南省部分人群通过匿名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艾滋病的总知晓率为98%。大多数人(〉90%)知道艾滋病可通过性、血制品、吸毒共用针头传播。认为共用生活用品、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的人分别为66.3%、47.6%.只有64.7%的人认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湖南高校学生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调查湖南高校学生的性观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为制定相应对策寻找科学依据。方法:参考KABP调查设计问卷,对湖南高校理、工、医、文各专业1999级和2000级大学本、专科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825名调查对象中部分人性观念相当开放,认可婚前性行为、多性伴、婚外情、同性爱、同性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多数人对艾滋病一般知识和预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某些问题仍存在误解。在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存在明显分歧。结论:湖南高校部分学生的性观念中存在传播艾滋病的高危因素;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虽有一定了解,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普及;继续加强对湖南高校学生的性教育和艾滋病知识教育、特别是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方面,还有许多 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国际艾滋病大会报道1994年8月7日到11日在日本横滨市召开了国际艾滋病大会。会议有128个国家的11000名代表参加.这是首次由科研人员、政府官员、医学工作者及积极分子共同参加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一、世界艾滋病现状世界上每天有600人感染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12月1日起一批新法律法规开始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五号主席令以及第三百六十四号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同时,新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等一批法规也在同一天施行。△关注第15个世界艾滋病日在12月1日第15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将主题定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当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艾滋病知识。△江泽民与普京签署联合声明12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孩子11年前的7月,北京机场,一个在海外做了3年海员的宽甸农民被艾滋病检测中心检测出HIV呈阳性。这是一个已经普及的常识:HIV呈阳性,便是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不久,这个农民已经怀孕了的妻子也被检测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1997年11月1日,他们的孩子出生了,经有关部门检测,孩子也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  相似文献   

19.
提起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谁都会想起“何大一”这个名字。他将几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与蛋白酶抑制剂混合,调出100多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鸡尾酒”,使很多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延缓了发病期。“鸡尾酒”疗法的诞生,令当时对艾滋病毒束手无策的人们,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 一个华人,在研究世纪“绝症”艾滋病上处于顶尖水平,这不能不令每一个同胞自豪。2月18日,我有幸见到了何先生。 何先生1952年11月3日在台湾出生。12岁随家人移民到美国洛杉矶。22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4年后的1…  相似文献   

20.
云南的艾滋病歧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社会相关各界(包括一般群众、医务人员、政府及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艾滋病的态度都呈现出了一种支持与歧视并存的状况,艾滋病反歧视面临着深刻的主体困境。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应该增加艾滋病治疗效果方面的宣传以减轻社会的恐惧和歧视心理;通过培训、落实待遇、加强监督等措施减少和消除医疗歧视;在认真落实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努力消除政策歧视;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消除他们的自我歧视和报复心理;培育公众的同情和互助意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