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2.
冠状位螺旋扫描及2D、3D重建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后处理功能在鼻区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鼻部外伤进行冠状位薄层螺旋CT扫描,层厚1~2mm,pitch1.0,扫描后进行2D及3D重建观察,同时与鼻骨X线侧位片对照。结果CT检查检出鼻骨骨折47例,上颌骨额突骨折39例,鼻中隔骨折24例,鼻骨间缝增宽6例,鼻上颌缝增宽18例,而X线侧位片仅发现32例鼻骨折。结论冠状位螺旋CT扫描及2D、3D重建对鼻区骨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研究提高鼻外伤影像学检查诊断率。方法 :对 49例鼻部外伤者同时作X线鼻骨侧位像、冠状和横断CT扫描。以冠状 +横断CT扫描的结果为准 ,比较了各种检查方法之间对鼻部外伤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两种CT扫描合用的诊断效果最好。结论 :在鼻部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仅作鼻骨X线侧位片是不够的 ,为了解有无鼻骨或 /和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首先作鼻部冠状CT扫描 ,如条件许可 ,可加作鼻部横断扫描。  相似文献   

4.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的CT扫描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外伤很容易发生骨折,常规X线平片影像重叠严重,不能很好显示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的解剖关系。我院2000年1月~2002年5月对108例鼻外伤的患者进行了CT检查,其中38例同时做了鼻轴位及冠状位扫描。现将其临床与CT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MSCT(多层螺旋CT)横轴位图与三维重组图,探讨鼻骨骨折误诊原因。方法:针对鼻骨外伤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MSCT横轴位扫描、MSCT三维重组检查。结果:X线平片检查时,3例未发生移位的鼻骨外伤患者诊断结果为无骨折,6例发生移位的鼻骨外伤患者诊断结果为粉碎性骨折(4例)和可疑粉碎骨折(2例);MSCT横轴位检查,将鼻颌缝误诊为5处骨折,将鼻骨孔误诊为5处骨折,将鼻中缝误诊为2处骨折,将鼻骨发育异常误诊为1处骨折。结论:鼻骨外伤首先可以选择MSCT扫描,同时采取三维重组,多途径诊断、全方位观察鼻骨,才能降低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X线平片,多层螺旋CT(MSCT)横轴位图像与MSCT的三维重组图像比较,探讨鼻骨骨折的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鼻部外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72岁.均行X线平片,MSCT横轴位扫描,MSCT三维重组检查.结果 X线平片检查,把不伴移位的线型骨折的3例,误诊为无骨折;把伴有移位的线型骨折的6例,判断为可疑粉碎骨折与粉碎骨折(各3例);把粉碎型骨折的10例,误诊为线型移位骨折(5例),其中另5例为复合骨折不能判断,把无骨折的1例,误诊为线型骨折.MSCT横轴位检查,把鼻骨孔与鼻颌缝误诊为骨折各5处;把鼻中缝误诊为骨折2处,把鼻骨发育异常误诊骨折1处.结论 面部外伤疑鼻部骨折患者,首选MSCT扫描,并同时进行三维重组图像处理,多断面、全方面立体观察鼻部骨结构,才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法医中心进行鉴定的60例鼻骨骨折案件进行分析,根据鼻外伤史、鼻腔出血、鼻骨X线侧片,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60例鼻骨骨折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现,均存在外鼻肿胀、疼痛、青紫的情况,且局部触压痛感明显,经X线侧位片检查,清晰可见鼻骨骨折线者29例,占48.3%,而单侧鼻骨骨折者25例X线侧位片不能清晰得显示,需经过CT检查,筛骨纸样板骨折及皮下气肿X线侧位片不能显示,经鼻部CT证实6例。60例鼻骨骨折者的骨折类型与鼻部外观畸形之间存在外观畸形者14例。结论:鼻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可在X线诊断后,进行CT扫描,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朱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65-165
目的:对照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运用CT扫描及X线对4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45例鼻骨骨折患者中,鼻骨侧位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10例(22.2%),单纯鼻骨骨折29例(64.5%),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1.33%)。CT检查全部为阳性。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需的检查项目。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9.
鼻骨折是鼻面部常见的意外伤害 ,如处理不当 ,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及容貌 ,尤其是并发有上颌骨额突骨折的粉碎性骨折。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 15例鼻骨额突粉碎性骨折 ,现对其手术入路问题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10~ 4 5岁 ,平均 2 7.5岁。开放性骨折 13例 ,闭合性骨折 2例。致伤原因 :拳击伤 10例 ,摔伤 3例 ,铁器击伤 2例。伤后就诊时间2h~ 10d。1.2. 影像资料  1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显示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粉碎性骨折并成角、塌陷畸形。2 治疗方法与结果2…  相似文献   

10.
外鼻因其解剖部位 ,位于面部相对突出的位置 ,使它最容易受到外力的打击 ,撞击的机会也就相对增多。我院自建院以来 ,长期收治治安伤和交通伤患者 ,其中鼻部外伤患者所占比例也较其他外伤患者多 ,因而 ,鼻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往用普通X线侧位片观察鼻骨折情况。在这些侧位片中 ,鼻骨折的诊断 ,特别是在鼻骨折的定量诊断中 ,存在着很大欠缺 ,致使误诊率和漏诊率相对较高。随着CT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使我们对鼻骨折的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将10 0例典型鼻骨折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5年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8例鼻部外伤患者均行X线侧位片和冠状及横断位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主要分析X线侧位片及高分辨率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确诊鼻骨骨折46例,高分辨率CT检查52例发现鼻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5例,鼻区线性骨折26例,汇合部横断骨折19例,鼻中隔骨折1例,鼻额缝分离1例。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CT轴、冠状位扫描鼻骨及三维(3D)重建,对于显示外鼻骨性支架(鼻骨)骨折及软骨性支架的改变,清晰直观,可弥补鼻骨X线侧位片的不足[1].现对笔者所在医院60例CT诊断的鼻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叶冠峰  黄银山  任为端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9-99,103,F0003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鼻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分析各种检查相应的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x线发现骨折18例(64.3%),可疑骨折5例(17.8%),阴性5例(17.8%),CT检查全部阳性,并对鼻骨及鼻骨周围复合伤诊断明确。结论普通x线检查对鼻骨骨折只是初步方法,CT应作为必需检查手段,X线平片和CT联合应用对鼻骨骨折诊断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4.
鼻部骨折的影像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锋 《吉林医学》2009,30(21):2616-2618
目的:探讨鼻部骨折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相对应的诊断学价值,以便采用更合理的鼻部外伤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搜集鼻部骨折病例分三组进行讨论,比较其影像效果。第1组:鼻骨X线侧位片检查后随即进行CT改良冠状位扫描的病例52例;第2组:同时进行鼻骨改良冠状位和横断面扫描的病例34例;第3组:鼻骨改良冠状位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的病例48例。结果:鼻骨侧位片仅能检出51.9%的鼻部骨折,漏诊、误诊率非常高;鼻骨改良冠状位+横断面扫描诊断最准确,但费用高,照射剂量大;鼻骨改良冠状位+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立体感强、易理解且不增加照射剂量,但费用较高。结论:单项检查中鼻骨改良冠状位扫描诊断价值最高,是鼻部骨折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或鼻区复合性骨折,应辅以三维重建或横断面扫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骨远端骨折X线投照的改进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7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所有入选鼻骨骨折患者均采用X线投照方法与CT检查进行诊断。比较两种鼻骨远端骨折检查方法。结果统计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97例鼻骨骨折的患者资料,用此X线投照方法检查,鼻骨骨折阳性43例,阴性54例;CT检查,鼻骨骨折阳性49例,阴性48例。结论运用上述鼻骨投照方法,大部分鼻骨外伤患者,此法都可诊断出,且可以较好地显示鼻骨骨折前后上下及左右的错位情况,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颜面部外伤时,由于鼻骨骨质较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又逐渐增多。鼻骨后面为空腔,所以鼻骨易发生骨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鼻梁完整的鼻区骨折,常易漏诊。经过多年探索。我科自1995年来开始采用双侧侧位投照法诊断鼻骨骨折,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侧侧位法。但X线平片由于重叠显示不清,对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血肿、积血、积脓及骨碎片很易漏诊。而CT扫描对于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的显示更为直观清晰。因此,外伤后鼻骨骨折的放射诊断X线平片加CT扫描很有必要。现将我院自2002—2004年以来对23例鼻骨骨折病人行X线平片加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CT与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对150例X线平片鼻骨侧位检查、120例薄层CT检查和其中85例同时进行X线平片鼻骨侧位及薄层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检查150例,鼻骨骨折64例(43%),可疑骨折23例,未见骨折63例。薄层CT检查120例,阳性102例(85%),阴性18例。其中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薄层CT检查85例,X线平片确认鼻骨骨折37例(44%),可疑骨折10例,未见骨折38例;薄层CT检查阳性78例(92%),65%为复合骨折。结论: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极易漏诊和误诊,且对骨折的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显示不够全面和清楚。CT检查则清楚显示鼻部及邻近器官解剖结构,能细致、全面、准确地显示骨折部位程度及并发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普通X线侧位片及螺旋CT在鼻骨骨折检查中CT的优势。方法:通过对41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侧位片及进行螺旋CT扫描,靶区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立体观察成像,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确诊的41例鼻骨骨折中,X线平片只显示了28例阳性,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6例,双侧鼻骨骨折8例,鼻骨汇合部骨折5例,其中鼻骨骨折伴鼻缝分离2例,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4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螺旋CT及其图象重建能动态、立体观察鼻骨骨折及其周围结构的改变,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鼻骨外伤容易致鼻骨骨折 ,部分患者因鼻骨细小 ,普通X线平片不能显示轻微鼻骨塌陷或细小骨折线。我们利用小焦点阳极效应原理对 36例鼻骨侧位进行放大摄影并与常规X线平片进行对照 ,发现其放大像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使微小病变得以早期发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临床均有外伤史 ,多拟诊为鼻骨骨折 ,其中男 30例 ,女 6例。 36例中皆有同一部位的放大像与X线平片。1.2 使用仪器 ①普通X线机 :华伦R - 5 0 0型X线机 ,X线管型号 :XD .5 2 - 30 .5 0 /12 5 ,焦点 1~ 2mm ,焦片距 80~ 10 0cm。②自动洗片机…  相似文献   

20.
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CT和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鼻骨正常变异的认识。方法80例鼻骨骨折病人,均做鼻骨CT横断面、冠状面和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结果CT全部诊断正确,阳性率为100%,X线平片诊断65例,阳性率为81%。80例CT诊断的骨折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5例(占44%),粉碎性骨折12例(占15%),复合性骨折33例(占41%)。在18例健康志愿者的鼻骨CT检查中,发现2例鼻额缝缝间骨和1例鼻骨尖的“鹰嘴样”变异,其发生率为17%(3/18)。而CT均清晰显示骨折存在;18例健康志愿者中有3例存在不同类型的鼻骨变异。结论CT扫描在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