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研究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S100B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苏醒率、平均昏迷时间、NSE、S-100B、MBP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56%(P 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1),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 0.05);观察组治疗后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平均昏迷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浆NSE、S-100B和MBP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1),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 0.05)。结论中医针刺法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血浆NSE、S-100B和MBP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苏醒,缩短苏醒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贵州航天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69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1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人员血清S100B、NSE、MB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MBP、NSE,与对照组S100B、MBP、NS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颅脑损伤情况患者血清S100B、MBP、NS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血清S100B、MBP、NSE是主要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四肢功能评分以及脑组织的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Fugl-Meyer总分及血清BDNF、NSE、S100β、GFA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pbr(O2)、Sjv(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pbr(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脑组织氧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病情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后12周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BP、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MBP、NSE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伤后12周预后良好率为82.61%(38/46),与对照组63.04%(29/46)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结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血清MBP、NSE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精神状态(MMSE)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变化情况;预后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内皮素-1(ET-1)、S100B及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MMSE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NIHSS评分均降低(P均0.05),实验组患者上述评分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均0.05)。实验组患者预后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2%(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结局,降低ET-1、S100B及NPY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醒脑开窍汤治疗脑挫裂伤患者过程中,其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汤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30例,醒脑开窍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醒脑开窍汤治疗.常规治疗组行常规临床治疗,一般疗程为3周。结果醒脑开窍汤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在治疗后72 h、7 d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S)。随访GOS评分,醒脑开窍汤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可以显著减少NSE释放,具有增强神经元的耐损伤性,促进患者意识状态的好转,保护脑挫裂伤患者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6000U/d,共用14d,所有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行高压氧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治疗后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SE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3个月时的G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脑神经损害的影响。方法将8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14 d;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MDA、NSE、MBP、β-EP水平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抑制病毒性脑炎患儿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清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于入院时、治疗后第313、7日、1413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检测血清S-100B、NSE含量,同时观察治疗7d、14d后苏醒时间、苏醒率,比较苏醒时间、苏醒率、治疗14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1)观察组血清S-100B、NS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苏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更能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清S-100B、NSE含量,更有益于脑损伤修复,对患者神志恢复有更好疗效,且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0.
何惟高  张斌 《新中医》2016,48(6):27-28
目的:观察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6例给予醒脑汤联合注射用盐酸纳洛酮、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注射用盐酸纳洛酮联合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21天,2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GCS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伤后1月、3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清醒,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恩江  邓艳 《新中医》2021,53(16):74-77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采用信封均等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研究组予以祛瘀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中医疗效、肢体功能恢复以及血清因子NSE恢复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NSE降低,FMA总分值升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恢复肢体功能,同时可控制血清因子NSE水平,以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浆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STBI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检测2组患者血浆MBP、GFAP含量,评估2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2组治疗7,14 d苏醒例数、苏醒时间;于治疗14 d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预后。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MBP、GFAP含量均较治疗前逐渐下降,针刺组治疗后7,14 d血浆MBP和GFA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针刺组治疗后3 d血浆GFAP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3,7,14 d 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7,14 d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治疗后14 d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有效降低STBI患者血浆MBP、GFAP含量,促进STBI受损神经修复,有效抑制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提高苏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痰醒脑通络汤联合靳三针对中风急性期疗效、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9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化痰醒脑通络汤联合靳三针治疗。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7d、14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7d 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S100β及NSE浓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较前升高,而对照组IL-4水平较前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4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醒脑通络汤联合靳三针可减轻中风急性期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案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损伤、促进纤溶发生、抑制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日照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注射用阿替普酶静滴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瘀化痰通络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NIHS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清神经因子(NSE、S100β、MBP)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IMT、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血清NSE、S100β、MB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33/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6/36)。结论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普替酶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蒋超超  吴钟华  章元  胡夷  苏强  辛志成 《新中医》2023,55(17):133-13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苏醒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预后死亡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11%,高于对照组65.96%(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P<0.05),GCS评分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CRP、IL-2、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CT值及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预后状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利水方合穴位针刺治疗外伤后继发脑积水疗效及对血清脑髓鞘碱性蛋白(MB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外伤后继发脑积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干预,包括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利水方合穴位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脑室指数、MBP、S100β、NSE水平,观察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MMSE评分、GOS评分及GCS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脑室指数、血清MBP、S100β及NS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继发感染、局部血肿及癫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利水方合穴位针刺治疗外伤后继发脑积水可有效提高智力水平,保护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助于下调MBP、S100β及NSE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h、36h、72h、5天及7天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G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治疗后24h及36h2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72h、5天、7天,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 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同时使用中药通腑化瘀导痰汤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GOS预后分级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 h、36 h、72 h、5 d及7 d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C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治疗后24 h及36 h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 h,5 d,7 d,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腑化瘀导痰汤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蚩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COS预后分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外伤后水瘀互结型脑积水患者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及脑脊液p73,p38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诊断为外伤后脑积水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Protein 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脑脊液p73,p38水平,术前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MBP,S100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p73,p38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MMSE,GC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其降低外伤后水瘀互结型脑积水患者血清MBP,S-100β,NSE水平,提高脑脊液p73,p3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