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血液净化》2012,(7):401-401
为了加强国内外康复医学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康复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肾脏康复分论坛将在2012年9月23日上午隆重举行,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国家会议中心。本届肾脏康复分论坛的主题是"慢性肾脏病的运动康复--why,when and how",旨在促进国内外肾脏病界同行在慢性肾脏病康复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地的著名肾脏康复医学专家,就慢性肾脏病康复治疗的现状、干预模式、研究进展等进行精彩的演讲,通过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以期为广大肾内科医务工作者做好对慢性肾脏病的综合管理拓展思路,提供康复治疗建议及康复干预手段,从而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中国肾脏病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项目编号:2017-03-05-013(国)由《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社主办的"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研讨班"[项目编号:2017-03-05-013(国)]将于2017年12月1日至3日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举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慢性肾脏病不断进展,部分患者终致尿毒症,或在进入尿毒症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其治疗目的是要治疗可治的原发病、延缓肾病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纠正慢性肾脏病并  相似文献   

3.
介绍目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慢性肾脏病管理系统运用于CKD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广大医护人员应用慢性肾脏病管理系统进行CKD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终末期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出现肌萎缩、运动强度和耐力下降,并因此增加患者死亡率。近年来,对慢性肾脏病运动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躯体运动功能减退的原因、运动治疗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益处以及运动治疗的时机、方法和禁忌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治思想至今仍意义重大。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流行病学调查正是秉承着"治未病"理念开展的,对CKD的预防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CKD的发生因素复杂多样,由于肾脏为钝性器官,在CKD早期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则会出现高血压、脑卒中、贫血、消化道出血等多系统并发症。自2002年《慢性肾脏病及透析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关系密切,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和严重合并症。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必须积极治疗,降低血压同时保护好肾脏。依照最新的2007ESH/ESC指南,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的靶目标值为130/80mmHg;一线降压药为ACEI/ARB、利尿剂、CCB、β-受体阻滞剂,已证明ACEI/ARB比其他降压药对‘肾脏保护更强,故应为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常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造成严重的医疗负担,使用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可以有效识别低健康素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使医务人员对其尽早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临床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定义和内涵、国内外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旨在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和高血压是相互作用的,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神经和体液因素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的 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降压能保护肾脏功能。不同的降压药物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成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4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慢性肾脏病组46例与非慢性肾脏病组79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肾脏病组年龄、男性比例、合并症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延迟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诸多合并症,行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手术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发生机制同时涉及了铁和红细胞生成素缺乏。现有证据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系统的慢性激活状态,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并阻碍红细胞生成,干扰铁稳态,使得慢性肾脏病贫血的发生和治疗复杂化,出现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低反应性,盲目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剂量除了增加药物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外,还可能影响患者长期预后。充分理解炎症对慢性肾脏病贫血的影响,将有助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六安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自身抗体分布特点,为六安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该院19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自身抗体,研究其自身抗体分布特点。结果 19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最高为抗核抗体;抗核抗体阳性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P<0.05);抗核抗体阳性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低于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P<0.05)。结论六安地区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自身抗体为抗核抗体,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应重视自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社主办的"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研讨班"[项目编号:2017-03-05-013(国)]将于2017年12月1日至3日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举办。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慢性肾脏病不断进展,部分患者终致尿毒症,或在进入尿毒症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其治疗目的是要治疗可治的原发病、延缓肾病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纠正慢性肾脏病并发症;对于将要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透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62-5063
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renal disease,IRD)是指肾动脉重度狭窄阻塞(>60%),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1]。慢性缺血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结果显示11%的美国人患有慢性肾脏病,我国的调查提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8%~9%。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上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22%为缺血性肾脏病,是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加,慢性肾脏病发生率也在逐年攀升[1]。截至2020年,世界肾脏指导委员会报道全球约10%成年人患慢性肾脏病,超过200万慢性肾脏病患者正在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治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2,3]。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从而增加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改变。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影响因素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1]),对肾脏疾病谱变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2]),但肾穿刺活检病理依然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3])。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运动训练治疗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从心血管疾病、运动能力、蛋白能量消耗、肌肉力量、慢性炎症、肾功能六个方面阐述运动训练对于慢性管肾脏病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田雪琦  孔颜  宗可敬  常蕾  刘艳丽  张静 《护理研究》2023,(11):1992-1995
通过对国内外慢性肾脏病病人症状群及其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综述慢性肾脏病病人症状群的表现形式、慢性肾脏病病人症状群评估工具,旨在为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症状群研究及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是长期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肺动脉高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应早期识别并给予积极治疗。本文就慢性肾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C,HCV)感染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某些特定人群中:如肾功能不全或肝硬化患者的HCV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慢性肾脏病患者HCV感染率较普通人群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更高。因此,感染HCV的肾脏病患者应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ly-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出现使合并HCV感染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慢性肾脏病患者最佳DAA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文就合并HCV感染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不安腿综合征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非常普遍,常可导致患者失眠、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深入研究慢性肾脏病与不安腿综合征的关系及发病机制可能为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安腿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慢性肾脏病伴不安腿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