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驱外引式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本科护生493人,分为试验组261人和对照组232人,试验组采取内驱外引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授课1年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期末成绩。[结果]授课1年后,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73.80分±11.22分)高于对照组(65.51分±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护生期末成绩(70.05分±10.31分),高于对照组(61.28分±10.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驱外引教学法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驱外引式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校本科护生493人,分为试验组261人和对照组232人,试验组采取内驱外引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授课1年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期末成绩。[结果]授课1年后,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73.80分±11.22分)高于对照组(65.51分±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护生期末成绩(70.05分±10.31分),高于对照组(61.28分±10.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驱外引教学法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法在临床本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方法]整群抽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共13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5人(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和试验组65人(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加TSP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生成绩、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内科、外科、妇产科理论成绩得分分别为(80.39±6.39)分、(79.34±8.33)分、(84.69±6.15)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理论成绩(t值分别为1.390、0.651、4.742,P值分别为0.043、0.014、0.028);试验组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为(13.30±2.99)分,高于对照组的(12.91±2.03)分(t=0.886,P=0.000);试验组护生对临床护理老师的教学能力评分为(103.20±17.21)分,高于对照组的(97.61±12.55)分(t=2.151,P=0.000)。[结论]TSP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性学习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采用医护合作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护生对医护合作性学习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实践技能得分92.53分±2.20分,对照组护生得分为88.77分±3.11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多数护生认为医护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应用医护合作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心内科实习的两个班本科护生83人为研究对象,1班实习护生为观察组(n=41),采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带教;2班实习护生为对照组(n=42),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83.15分±7.48分、90.60分±7.61分、111.23分±14.42分)均高于对照组(76.29分±7.13分、81.76分±8.23分、103.50分±12.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对提升实习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级8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带教模式,2012级108名护生作为试验组,在常规带教模式基础上实施Sandwich教学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2012级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案例考核成绩(88.08分±3.35分)、核心能力(141.64分±54.61分)及护患沟通能力(176.39分±20.34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85.73分±2.80分,112.64分±33.72分,166.07分±1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多数护生对教学安排、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满意。[结论]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护生岗位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本科护生医德教育模式改革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某医学本科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360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护生180人,运用虚拟学习社区平台进行医德教育;对照组护生180人,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医德教育。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92. 73±4. 64)分,对照组为(78. 75±5. 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平台对护生进行医德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教学模型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护理专科一个班64人设为对照组,护理专科另一个班68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及期末总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中的课堂气氛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P0. 05);试验组实训成绩[(85. 91±3. 87)分]、期末考试成绩[(68. 28±8. 15)分]和期末总成绩[(74. 66±5. 20)分]均优于对照组[实训成绩(81. 97±4. 74)分,期末考试成绩(61. 91±11. 95)分,期末总成绩(70. 59±7. 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试验组期末总成绩中高分段(≥70分)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BOPPPS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本科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方案,选取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20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进行临床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对本科护生进行临床教学,可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丰富了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2013级3个班级护生(共174人)为观察组、3个班级护生(共173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护生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护生按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期末综合成绩和对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成绩(85.46分±6.31分)和对教学总体满意度(3.71分±0.51分)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成绩81.05分±6.77分,总体满意度3.74分±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修读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护理学本科2013级某班7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另随机选择修读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护理学本科2014级某班84名护生作为试验组,按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进行本课程有关实验项目的教学。后用期末技能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期末成绩分别为92.80分±1.987分、92.19分±1.5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能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的成绩,可进一步应用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2013级本科护生60人为试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另选取92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护生和教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5%的护生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93%的教师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护生主动参与学习并成为学习主体。[结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涂萱  谢箐 《全科护理》2020,18(25):3418-342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生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3人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5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课程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在教学方式、学员积极性、课堂气氛、学习效率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生教学中,可以提高骨科护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窦丽  闫红丽  冶玉萍  张涛 《全科护理》2020,18(4):492-495
[目的]探讨基于微视频弹幕的TBL教学法在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高职护生139名为对照组,2015级高职护生131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微视频弹幕的TBL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高职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护生寻找真相、开放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6个维度得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视频弹幕的T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生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2015级12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民汉合班),随机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理论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生理论成绩(87.6±8.7)分VS(80.2±9.2)分、评判性思维能力(62.0±7.4)分VS(50.0±6.8)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87.0±7.4)分VS(82.0±6.8)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桑代克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改革《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护生332人为试验组,采用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2011级375人为对照组,采用理论课讲授法和课内实践讨论法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课内实践考核成绩、总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课内实践、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82.83%以上的护生认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结论]基于桑代克学习理论的护理管理学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在肿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4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人,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肿瘤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肿瘤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9.60±4.73)分和(94.68±2.7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各项护士核心胜任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肿瘤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对护生的护士核心胜任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在外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观察组将"三明治"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护生临床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外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并比较两组护生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为95.48分±1.97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4.65分±2.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68分±2.20分和90.95分±2.68分(P0.05);观察组护生自身能力提升的认同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明治"结合案例教学法引入外科临床带教中,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