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集中性供能系统中。作为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电力综合效益的优势。一般情况下,三联供系统是以天然气为燃料带动燃气轮机、微燃机或内燃机发电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余热锅炉或者余热直燃机等)向用户供热、供冷。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还可以提供并网电力作能源互补,经济收益和效率均得以提升。研究较为常见的燃气轮机中的一种蒸汽型吸收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对不同配置方式和运行方式进行横向与纵向交叉比较,以完成系统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1综述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将燃料同时转换成多种产品:电力、热水、蒸汽、冷水或除湿后的新鲜空气。具体就是将小型化、模块化的发电系统布置在用户附近,利用城市管道天然气为燃料发电供用户使用,同时把发电过程中发电机组产生的冷却水和排气中的余热用热交换器回收生产热水或蒸汽供用户采暖、洗浴、制冷或除湿。通过对一次能源的多级利用,能源总利用率可达8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同时还具备环保、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保证用电可靠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悬浮颗粒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很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几乎为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是煤炭的40%左右.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天然气为燃料,由于其在减排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是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之一,它并不像标准直燃机那样,直接燃烧天然气来供冷、供热,这样对燃气的消耗量较大.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是以燃气轮机(或内燃机)发电设备等外部装置排放的废热做驱动热源,同时也可以以燃油、燃气的燃烧热或其它热源如废蒸汽、市政蒸汽等作为辅助驱动热源.这样既满足了用户对冷热的需求,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使整个三联供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此外,夏季是用电高峰期,天然气的用气低谷期,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利用余热或燃气供冷,可以降低制冷用电量,一定程度的缓解用电紧张,并提高用气量,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多采用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 and Power,CCHP)形式,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碳环保等优点,如何合理地选择燃气发电装置是发展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机组为燃气内燃机、小型燃气轮机和微型燃气轮机,对它们进行定性分析,并针对不同用户的负荷特性需求,给出了综合医院、大型商场、寄宿制学校、城市综合体等典型机组配置方案。通过对不同装机容量等级、不同负荷需求、不同运行模式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较低容量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如医院、商场等场合,燃气内燃机具有明显的节能和经济效益;燃气轮机联合循环适用于规模更大的系统,且其供热能力突出;对于热负荷需求较高的场合,如寄宿制学校等,燃气轮机的方案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能源的发电量和建筑用电量之间的平衡,分布式能源排热量和建筑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用量之间的平衡是衡量分布式能源和建筑融合的标准.不同用途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和不同的排热回收装置;采用详细的、先进的负荷计算方法;充分采用各种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量;电力负荷的合理取值和优化运行方式等是评价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建筑融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节能》2016,(6)
为了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在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回收烟气余热的相变蓄热系统,实现负荷的削峰填谷。此外利用Gambit建立了蓄热器整体模型,通过Fluent模拟分析了蓄热装置的放热性能,为优化设计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节能》2016,(4):194
日前,上汽大众在安亭厂区举行分布式能源系统启动仪式,安亭工厂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国内首个启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工厂。上汽大众分布式能源系统也是上海市首家工业用大型分布式能源项目,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同时利用余热产生的蒸汽实现供热。该系统今后可提供26 MW电力和60 t/h蒸汽,满足汽车  相似文献   

8.
王维  杨志丹  康楠 《节能技术》2015,33(3):230-234
天然气分布式是以小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为驱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因原动机的特性不同,所产生的余热形式和品位也不尽相同,这导致不同的分布式系统热(冷)-电比的可调范围、系统效率和系统节能率等评价指标都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适用于天然气分布式系统机型的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三类天然气分布式系统各自的特点和适于应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小型燃气轮机系统对外输出的热(冷)-电比最高可达2左右,其他两种系统最高只能达到1左右。燃气内燃机系统效率是三种系统中最高的可达83.5%;小型燃气轮机分布式系统效率整体略低于燃机内燃机分布式系统最高,达到72.9%;微型燃气轮机的系统效率与另外两种系统相比相差很多,最高只能达到59.8%。三种系统的系统节能效率情况与系统效率类似。  相似文献   

9.
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分布式能源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分布式能源是以热电冷联产技术为基础,与大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相联结,向一定区域内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水(或风)等的能源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工程界面以保证分布式供能工艺完整性为原则,包括以燃气发电和余热利用为主要工艺过程的动力、暖通、通风、电气、自控等专业相关的设备、仪器、管路管线,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部分的燃气配套、电力配套、机房土建和机房公用设施(消防、照明、给排水)。若有电制冷、锅炉、热泵等其他供能系统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共同构成的能源中心,其他供能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兴起,传统的需求响应逐渐转变为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如何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建立涉及综合能源用户与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的多方利益主体运行机制和价格策略,是将负荷聚合商引入综合能源市场的首要问题。文章考虑两类需求响应类型,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负荷聚合商和用户三者之间的运行优化机制和交易策略模型,并将其表达为双层主从博弈模型;提出了分布式组合求解算法,在三者不断交互的博弈过程中,实现三者利益均衡。考虑负荷聚合商是否实施电力辅助服务及综合需求响应,建立了3种情景,比较不同情景下综合需求响应策略、能源定价策略及能源交互策略。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负荷聚合商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发挥了需求响应资源的作用,双层主从博弈模型的引入保证了该机制长久运行,为未来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世朋  刘润宝  谢玉荣 《节能》2020,39(5):79-81
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某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典型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方案经济性分析,以用能企业自建燃气锅炉为基准进行了经济性对比,结果显示针对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影响收益的敏感性因素主要是上网电价及天然气价。在上网电价较为明确的情况下,燃气分布式能源可与负荷用户签订气热联动条款以疏导气价波动风险,但是如天然气价格上涨过高将导致能源站供热价格超过负荷用户自建燃气锅炉供热成本,为合同签订带来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以清洁的天然气为燃料,通过热电冷三联供的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它具有综合能效高、清洁环保、安全性好和削峰填谷等优点,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在实践中,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没有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用户表现出相当的理智与谨慎。对此,文中主要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区域利用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以使大家了解天然气能源利用产业的技术概况。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能源的发电量和建筑用电量之间的平衡,分布式能源排热量和建筑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用量之间的平衡是衡量分布式能源和建筑融合的标准.不同用途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和不同的排热回收装置;采用详细的、先进的负荷计算方法;充分采用各种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量;电力负荷的合理取值和优化运行方式等是评价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建筑融合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吴晓飞 《节能》2014,(3):46-46
<正>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管网系统和电缆向区内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用冷冻水的综合加工厂,由电力、燃气、热力和通信网络的四维一体系统集成。它直接安装在用户端,通过在现场对能源实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尽量减少中间输送环节的损耗,实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基本原理是,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首先通过燃气轮机发电(一次发电效率30%~40%),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产生  相似文献   

16.
潘雪竹 《节能》2014,(9):17-20
采用TRNSYS软件进行系统模拟,介绍太阳能联合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过程。通过系统流程图,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余热锅炉和换热器的物理模型,同时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和余热锅炉的数学模型。从装置选型、设置参数等方面,模拟出太阳能集热器在全年和1月份的出口温度,分析集热器的出水温度能否达到实际要求,并对余热锅炉和换热器的出口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输出蒸汽温度及水温是否满足用户热负荷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某医院现有供能方式作为设计基础,详细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机组选择、系统发电容量和余热回收的设计,满足了医院的安全电源和热水负荷需求。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灵活、可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选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与燃气分布式能源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别对电能替代供热供冷技术比较,遴选出经济效益较好的电能替代技术进行组合,然后与燃气分布式能源同时供冷供热进行比较,获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较好的技术方案,排序为蓄冷蓄热(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蓄冷热泵+电采暖。最后,以燃气分布式能源的投资回收年限为约束,对比分析天然气价格对应的临界电价,获取不同电价政策下的利润空间和利润比例。燃气分布式能源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冷热需求较大、燃气管道已铺设的用户,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更具有灵活性,可适应各种规模的用户,但对于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9.
《节能》2015,(4)
针对夏季冷电负荷不匹配的供冷工况,以常规燃煤电厂分产系统为比较对象分析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率,理论导出节能率表达式和节能的条件。对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效率、余热利用率和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系数等因素对节能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燃气机发电效率对节能率的影响最为敏感,同时节能率的高低与建筑负荷需求冷电比大小有关。以燃气轮机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运行条件下,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方案能进一步提高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系统采用天然气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和地源热泵机组等组成高效的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夏季,溴化锂机组和地源热泵机组产生的冷水汇总送至用冷区域用于制冷;冬季,发电机组冷却高低温循环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产生与地源热泵机组和溴化锂机组品质相同的热水,汇总送至用热区域用于采暖。本文阐述了利用燃气内燃机发电的余热,带动溴化锂机组,结合地源热泵技术,提高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满足了用户的能量需求,同时大幅度减少能源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