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血质控物广泛应用于各医疗单位,利用质控物能很好的判断分析中的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是否在可允许范围内,减少了实验误差,然而全血质控物对分析前因素引起的误差检出能力差[1]。浮动均值法可以很好的弥补全血质控物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利用患者数据(MCV,MCH,MCHC)进行测定质控,作为全血质控物室内质控的补充,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血质控物作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血质控物作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全血质控物,测定其糖化蛋白的含量,再对其统计分析.结果 全血质控物具有较长的稳定期,且变异系数值小于5%.结论 可以用全血质控物作糖化血红蛋白质控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血质控物稳定期短,在全血细胞分析的日常质控工作中,需要经常更换新批号的质控物.而全血质控物因需冷藏运输,血液资源使用受管制等原因,难以购买到人血质控物,现实验室使用大多是动物血如羊血、猪血等制备的全血质控物,但有的指标在做室内质控时效果不大理想.  相似文献   

4.
病人标本全血浮动均值法用于血细胞计数仪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血液常规分析普遍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大家也很重视血细胞计数议分析的质量控制。一般血细胞计数仪的质控多采用全血质控物,质量好的全血质控物正确使用后也能起到较好的质控效果。采用全血质控物的不足之处主要有:成本较高,稳定性不完全适应临床的要求,有效期较短,质控物的性质与新鲜全血有一定差异等等,这些因素限止了血细胞计数仪室内质控的开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用了以检测标本的全血浮动均值(XB)分析法作室内质控,取得了较好的质控效果。现以血小板计数(PLT)为例,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SF30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5.
目前血液常规分析普遍应用血细胞计数仪,大家也很重视血细胞计数议分析的质量控制.一般血细胞计数仪的质控多采用全血质控物,质量好的全血质控物正确使用后也能起到较好的质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浮动均值法对血细胞分析仪13项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浮动均值法对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方法:每天从标本测定结果中随机抽取20例分别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等13项参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建立质控图。同时每天作全血质控物测定,连续30d。结果:与全血质控物对比,13项结果中,除WBC结果浮动均值法变异系数较高以外,其余12项均小于全血质控物,浮动均值法除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异系数>5%以外,其余11项结果均<5%,符合质控物的要求,可代替质控物进行质量控制。结论:浮动均值法结合全血质控物联合测定,可以将质控项目增加到13项,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血液质控物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血液质控物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情况,做到合理应用。方法分别选择单一控制品、全血质控物及新鲜全血分别在山东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同一实验室内不同仪器上测定并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单一控制品用于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时给定值与未分组统计值差异较小;将全血控制品按仪器分组在全省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室间质评中取得较好的结果,全血质控物应在开瓶一周内使用;应用定值的新鲜全血可以减小不同仪器间的差异。结论全血质控物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室间质评应根据仪器分组,而单一控质品不需要分组,定值的新鲜血可以用于不同仪器间的比对。  相似文献   

8.
血液表观粘度质控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全血质控液作血液表观粘度的质控物。方法:全血质控液 于锥/板血液流变仪作批内、日间质量控制测定。结果:在 6、46、200s-1三个切变率 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另0.037、0.029、0.026。日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065、 0.072、0.064. 结论:全血质控液为非牛顿流体,是较理想的全血表观粘度测定的 质控物。  相似文献   

9.
血液流变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方案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全血质控物并应用于血液流变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建立血流变质控方案.方法 静脉采血,与输血用1号抗凝液(简称抗凝液)8:1混合;每100mL全血加入1640液25mL,混匀后无菌分装全无添加物灭菌真空管(简称真空管),每管3mL,置2℃~4℃保存.调节血浆量制备高,中,低值制控物.粘度计应用清洁程序并通过本底实验后,分别重复测定10次3种全血质控物150s-1,60s-1,和10s-1全血粘度(表观)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计算管间精度;测定正常人肝素抗凝血全血粘度,与中值质控物全血粘度曲线比较拟合度;分别以不同值全血质控液作监测,第1月为中值,其后为高值,第三个低值,测定以上6项数据,结果作Westgard多规则质控图.统计变异系数(CV%)和第1周与最后1周数据t检验.每周测质控液的全血和血浆血红蛋白(简称Hb),计算溶血百分率.结果 高、中、低值全血质控液重复测各项目管间CV%均〈5%;每月测定值CV%均〈5%;每月每1周与最后1周数据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溶血率〈1%;室内Westgard多规则质控结果满意.结论 该法制备全血质控物成本低、简便,可保存3个月,可进行高、中、低值监测,配合应用仪器清洁程序和本底试验,应用于血流变室内质控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血液粘度室内质控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一种质控液,它能保证在连续切变毛细管粘度计上测全血粘度获得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制备100g/L的聚乙二醇6000做为非牛顿流体的质控物,检查工作程序和操作技术、校正仪器。结论该质控液是一种水溶性液体,与全血对应同属非牛顿流体。为临床血流 流变学检验提供了一个实际可用的,快速的质控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物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1)HbA1c质控物的配制,根据质控物制备要求,利用临床合格全血样本,经多次洗涤制备红细胞悬液,EDTA-K2防凝配制成Hb〉100g/L,Hct〉40%,分析总面积为3.4×106和3.0×106的HbA1c质控物,根据HbA1c质控物含量不同配制成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2)质控物分装保存,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分别按每管5.0μL分装,-20℃冰箱保存。(3)质控物的稳定性观察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分别进行日内和日间以及12个月的稳定性观察。结果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含量分别为(5.2±0.12)%和(10.1±0.15)%;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其日间和日内CV均小于3.0%,3~12个月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质控结果稳定。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和伯乐公司提供的HbA1c质控物同时进行1个月的质控应用,制备的两个质控物与伯乐公司的HbA1c质控物两结果间具有良好的同步性。结论自制HbA1c两水平质控物结果稳定,初步应用质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全血质控物是一种生物制品试剂,是临床检验必备试剂,其目的是监测仪器、试剂(控制)、样本、操作者构成的测定系统存在的误差,因此,在规定期限内要求全血细胞要十分稳定。全血质控物测定前常规颠倒混匀法是取出质控物放置室温,先轻轻颠倒混匀2min,再旋转混匀5min。由于用人工颠倒混匀,不同的操作人员用力程度和方式都有很大差别,操作手法不稳定导致测定结果重复性比较差,特别对血小板的影响最大。因此,为了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又保证质量控制结果准确性和精密度,笔者采用血液混匀器混匀法对全血质控物进行混匀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石地区临床检验血液学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各实验室室内质控常规用全血质控物进行日间质量监测。为保证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质量,各实验室所用质控物各不相同,而各单位多不止一台血细胞分析仪,购进质控品在每种仪器中的参考值也不一致,给统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指数在血液分析仪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探讨了红细胞指数在血液分析仪质控中的应用。本室所建立的XB分析参考值瑟国际通行推荐值相一致。该法在每日质控中与全血质控物起着互补作用,具有实用、简便、经济等优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血细胞质控品开封后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血细胞质控物开封后的稳定性。方法取1瓶全血细胞质控物分装于15支具盖圆底离心管中,贮存于2℃~8℃冰箱。每天取1支分装的质控血按照全血和预稀释两种模式进行测试。测定结果填写到质控图中。质控项目为WBC、RBC、Hb、MCV、HCT、PLT。该批血细胞质控物同时进行不分装连续使用15d的对照,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分装后第1~15d的各项测定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分装连续使用的血细胞质控物,其血小板测定结果在第7d即显著性增高(P〈0.05)。预稀释方法测定结果的CV值是全血的1.3~5.5倍。结论1支血细胞质控物开封分装后贮存于2℃~8℃冰箱中至少可使用15d,而开封后不分装只能使用6d。血细胞质控物开封后分装使用稳定性更好。全血模式比预稀释模式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留样复查差值检验室内质控程序,监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方法以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日从当天检测的样本中选取一份血样作为复查血样,贮存于2~8℃冰箱内,于次日将复查血样作为血细胞分析质控物进行测定,按公式分别计算次日与首日WBC,RBC,HGB,PLT,HCT,MCV检测结果的差值(delta值),以“△%”表示,同时利用Excel软件制作差值检验质量控制图,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在一年多时间的应用中,有效监测了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能够及时发现偶然误差和仪器系统误差,促进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结论留样复查差值检验将患者血样应用到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工作中,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目前进口配套全血质控物价格昂贵、购买不方便且效期短而国产全血质控物质量不佳的现实问题,其质控程序及制图方法适用于各级医院尤其是不易得到优质商品质控物的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质量管理工作中使用,零成本,经济简便,有效地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提高了检验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血液学室内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学室内质量控制(IQC)采用全血质控物作x↑-图质控。用二个批号全血质控物做测试前、测试中、测试后测定,观察五个项目(WBC、HGB、MCV、MCH、MCHC)结果在四种质控图(x↑-图、定值质控图、多规则shewhart图、Cusum图)中情况,以便寻找出更适合血液学IQ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液分析仪红细胞指数质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仪红细胞指数的质控方法。方法 利用L-J质控空图和某全血质控物提供的有关数据,推理论证红细胞指数[MCV、MCH、MCHC]在控时对其有关测定参数值的新的质控要求。结果 红细胞指数有关测定参数值的质控范围应分别为HGB:(?)±1.7 s,HCT:(?)±1.06 s,RBC:(?)±1.06s。超出此范围判定为失控。结论 执行该质控判定标准可以实现对红细胞指数实施质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以病人新鲜全血为质控物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质控方法。方法以Bayer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每天上午在配套质控物随标本测定后.选取20份结果合适的新鲜病人标本,下午重复测定1次(间隔6小时),连续检测10天,计算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前后2次检测结果的差值.将差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定义为质控图的靶值和标准差.建立差值法Z分数质控图,再以Westgard质控规则连续17天监测病人新鲜全血标本,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在控。结果除Hb发生1次失控外.差值法连续17天的质控结果均在控。结论差值法能作为仪器配套质控物8小时外质量控制的补充.该方法经济、方便.提高了检验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卢建沛 《江西医学检验》2001,19(4):236-236,252
我科使用瑞典AC920血细胞分析仪,选用国产南昌百特实业有限公司“雪球”牌AC系列试剂及经本科重新确定MCV值的四川省通广制剂公司生产的定值全血质控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体会及有关实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 瑞典AC920血细胞分析仪。 1.1.2 试剂 南昌百特实业有限公司“雪球”牌AC系列试剂。该系列试剂经与进口配套试剂对比结果基本一致。 1.1.3 质控物 四川省通广制剂公司生产的定值全血质控物。该全血质控物经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测试瓶间差和隐定性达到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