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岩土工程界》2009,(3):9-9
据四川在线:都汶高速都江堰至映秀段力争5月12日通车,同日启动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建设。以通往震中的高速路通车来作为对抗震救灾一周年最好的纪念。同时,再开工建设一条连接映秀到汶川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震中为汶川映秀.2009年3月,受四川汶川映秀镇政府与东莞对口援建前线指挥部所托,何镜堂创作团队承担了震中纪念馆的设计任务.2010年9月30日纪念馆完成土建和外装移交映秀政府,2012年5月完成布展开馆,历时3年多.  相似文献   

3.
北川、平武、都江堰三处重灾区,已经遍布重庆消防身影。而位于震中的汶川映秀,也终于在5月16日被重庆消防突破——我市消防第三突击队、高新区消防支队官兵驾驶冲锋舟,通过水路挺进映秀。  相似文献   

4.
暮春时节,蜀道苦旅.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年之前山崩地裂的湮灭与杀戮.如此残酷清晰地迫近着我们:万山丛中.岷江映秀,那场万劫不复的横逆之痛,依旧让我们感同身受;一年之间.流离者是否已安居,幼孤者是否已有爱.身伤者是否已复愈,求知者是否已获教.失亲者是否已得安宁?无论亲睹国殇悲情的映秀之秀.或是过眼之间清风雅雨中的江城暮色;无论寻访青衣江畔的汉风精粹.或是踏勘芦山古道的伶仃遗构.都将注定这是一段与我们在过去三年间的任何一次都迥然相异的行程。  相似文献   

5.
黄太平  程文彬  李艳志 《建筑》2010,(18):19-20
<正>9月4日,遭受"5·12"汶川地震、"8·14"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重创的映秀镇,迎来一场磅礴大雨。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中建七局三公司人援建的坚定步伐,映秀项目部克服灾后地质环境复杂、交通严格管制、设备材料运输不便、劳动力不充足等重重困难,在大雨的洗礼中如期举行复工仪式,全面恢复施工生产,打响了"坚决完成援建任务,誓死建设美丽映秀"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黑镜头     
《城乡建设》2009,(6):17-17
沈阳大法寺修缮完毕对外开放,我国首条穿越乌兰布和沙漠公路开工建设,映秀生命线-都映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坝上廊桥,盲道上的“陷阱”.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论述了四川河谷深厚覆盖层建坝的渗透稳定特性及防渗措施。并列举出映秀湾、渔子溪Ⅰ级及龚咀围堰等水电站的实例。文末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得出了覆盖层的管涌临界坡降与<Ф2mm细粒含量百分数关系曲线。这些结果已有效和方便地用于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面。  相似文献   

8.
映秀,5A or 4A?     
近日,一条新闻——汶川县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引起了各界的热议。焦点集中在映秀作为地震遗址的身份是否符合旅游景点的定位。一些人认为,将地震遗址纳入旅游景区的行列是对灾区情感的不尊重,也有人认为,灾  相似文献   

9.
汶川县映秀镇是5&#183;12大地震的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规划设计的映秀镇重建方案,将城市设计理念定为“重建和谐共生,弘扬映秀精神”。该方案将映秀镇城市设计定位为,将映秀建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典范、“5&#183;12”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川西北羌藏特色名镇。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发现,汶川8.0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的北川—映秀断裂之映秀南西—平武南坝石坎子段,彭县—灌县断裂的都江堰向峨—安县桑枣段也同时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北川—映秀断裂上的地表破裂长约220 km,表现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特征,最大同震位错在6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与先期的研究成果一致;彭县—灌县断裂上的同震地表破裂长约100 km,表现为右旋–逆冲运动特征,最大垂直位错在2 m左右,水平与垂直位错量之比为1∶1~1∶3。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及同震位错特征表明,汶川8.0级地震系北川—映秀断裂的逆冲–右旋运动所导致,并同时牵动了彭县—灌县断裂发生同震地表破裂。地震灾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地震波导致的强地面运动破坏、地震地表破裂带直接撕裂、地震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和滑坡等)摧毁或掩埋建(构)筑物和堰塞湖等。根据地震考察资料并参考InSAR和强震仪记录,勾绘的该次地震等震线长轴方向沿龙门山构造带呈N40°~50°E方向延伸,出现了3个XI度的破坏区,具单侧多点瞬间破裂的典型特征,导致了四川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地区灾害较正常地震衰减破坏的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11.
结合映秀镇安居房项目,对工程电气设计中的配电系统、设备安装、防雷接地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设计中的一些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市位于川西南,在乐山市西面,境内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3098米,高出五岳,甲秀九州。全市幅员面积1170平方公里,设4乡12镇,下辖254个行政村、1910个生产组,总人口4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6万,城市化水平为24%。随着1988年10月撤县建市后,政府不但重视城市建设,也十分关心和重视集镇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城市环境设计》2013,(10):84-89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在那一刻大地颤抖,山河移位,家园破碎……为纪念那一刻大地的震动,为纪念那一刻所带走的近7万条宝贵的生命,为纪念那一刻之后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当地政府决定在震中映秀修建一个纪念馆,最终选址于一个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由5名消防士官、1台消防车、1台手抬机动消防泵组建成的消防站在四川省汶川漩口中学"5·12"地震遗址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执勤保卫工作。汶川县作为"5·12"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灾民安置点多,消防安全保卫任务重,特别是映秀安置点,人员较为密集,其存在防火间距不足、电器线路老化等突出火灾隐患,威胁到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的映秀渔子溪消防站已不能兼顾重建遗址中心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据《贵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贵县有16座围屋,其中建得最早的是怀北二里君子垌段心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兴建,至今已有155年历史,是目前贵港市整体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围屋。段心围坐落于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上垌中段心腹地带,故取名"段心围",为清朝附贡生邓逢  相似文献   

16.
海玮 《城乡建设》2010,(9):19-19
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诱发下,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次生灾害集中暴发。作为地震极重灾区的绵竹清平、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的龙池三乡镇,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灾区新貌     
《城市防震减灾》2011,(5):F0003-F0003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在天气最热的时节,我们重又走进了映秀,走进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新北川。这里,曾经几乎变为废墟。原本想象,  相似文献   

18.
 映秀湾水电站是汶川“5.12”大地震距离震中最近的水电工程,该电站已投产多年,震时受到严重影响,地震影响烈度高达XI度。首先,根据震后现场考察,分析地下厂房受到的震害影响。调查表明,震后的映秀湾地下厂房围岩总体稳定,但主厂房内出现了局部震损现象,造成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母线洞和交通洞与主厂房的交口处有外漆脱落、围岩轻微开裂现象。然后,根据距离震中最近的强震测站卧龙台在主震时监测到的数据,运用通用软件FLAC3D,对映秀湾地下厂房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厂房上、下游边墙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横向变形变幅分别达到5.4和3.0 cm,边墙部位围岩拉应力超过围岩抗拉强度,出现拉裂。动力响应分析结果与现场震损考察所反映的基本规律相符,可以从数值分析的角度大致解释在震害调查中所发现的震损现象,为水电工程震后修复加固和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灾区新貌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在天气最热的时节,我们重又走进了映秀,走进了汶川大地震后的新北川。这里,曾经几乎变为废墟。原本想象,已经过去3年了,无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映秀幼儿园灾后重建项目的特殊性与幼儿园建筑的特点,从建筑的形态、平面布局、细部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幼儿园建筑设计应该因地制宜的与建筑所处的时期、地理特点、天气情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