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和<奥赛罗>都是由于主人公性格上的原因造成的悲剧.该文从中西民族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不同解读悲剧产生的原因.兼及中西性格悲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西门庆,终成悲剧四个方面论述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一步步生成;从内因:反抗的性格和外因:封建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两个方面分析了潘金莲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戏剧《哈姆雷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兼诗人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它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主人公哈姆雷特言行的描写,分析了哈姆雷特多疑、嫉恶如仇、优柔寡断、双重矛盾性的悲剧性格。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确立了他19世纪末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地位。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真诚勤劳的少女最终被其难以摆脱的人性弱点,无法选择的命运,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逼迫到走投无路,沦为杀人犯的悲剧女主人公形象。那么,苔丝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5.
老舍作品《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祥子一生的遭遇都充满着悲剧性。笔者认为,祥子的悲剧首先是一出时代悲剧,同时又与他自甘堕落的性格以及畸形婚姻所形成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爱情悲剧和封建社会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核心内容。宝黛爱情的萌芽是源于安逸和心灵的相应相通,安逸因封建社会的地位形成而得,而宝黛爱情的悲剧诞生也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必然变动而成。因此文章本着分析《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最根本原因,以分析宝黛二人性格成型特征为主,通过分析悲剧形成的家庭背景逐步带入到社会背景中,将《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成因加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一经问世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作品通过作者的描述,刻画和体现出了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悲剧形象。本文针对《哈姆雷特》中主人公悲剧性格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为我国戏剧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沉沦》主人公的悲剧不完全是社会的悲剧,还应归咎于主人公的心理不健康。导致他走向毁灭的也不完全是所谓的民族歧视和封建毒素,还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从作品中得到启发,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苔丝》这部小说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好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人物悲剧原因:当时的社会;不公正的法律;宗教和世俗的虚伪;个人性格。但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名著,其思想艺术远不止于此,还有待不断地挖掘。  相似文献   

10.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重要著作,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19世纪英国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9世纪末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导致农村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的道德准则,安吉和亚雷这两个男人的影响,苔丝自身矛盾的性格等。基于这些因素深入探讨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格式塔与悲剧麻文琦荀子曾言:名定则实辨。以往关于悲剧的争论,诸如中国古代戏剧作品有否悲剧?中西悲剧有何异同?等等问题,之所以论议争锋、沸然无果,原因大都在于名未定则实难辨。如此,悲剧概念确乎需要一种说法。理论,究其实,是一种基于确凿概念上的逻辑演绎,...  相似文献   

12.
《竹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单纯、孝顺而且清丽脱俗的女主人公三姑娘形象,可是仔细对作品进行揣摩阅读,会发现,其实废名质朴冲淡的表层叙事之下,还隐藏着一个深沉的悲剧故事,而且是命运和性格的双重悲剧。  相似文献   

13.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在《呼兰河传》中所隐藏的对生命的追逐,正是萧红人生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萧红在以个体意识为中心的美学悲剧创作中,将自我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因自主意识受到阻碍而迸发的情感抗争付诸笔端,寄托在凄婉悠长的文学里。本文从对《呼兰河传》文字片段的解析中,挖掘潜藏在萧红悲剧人生中的“达芬奇密码”,琢磨“性格即命运”的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悲剧艺术是从审美角度讲的,它是指美学范畴的悲剧,即黑格尔所说的“悲剧性的艺术”。其悲剧性可以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影视艺术等各种门类的艺术中。如戏剧《哈姆雷特》、小说《水浒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柯勒惠支的版画《俘虏》、古代乐舞《国殇》、电视剧《渴望》等都是悲剧艺术。悲剧艺术以戏剧类型的悲剧为主而兼及其他门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悲剧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释了悲剧的理论,他对悲剧的情节似乎"情有独钟",将其列于悲剧六大元素之首。《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亦是著名的悲剧。本文将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情节论对《孔雀东南飞》的情节加以分析,试检验情节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子君(鲁迅《伤逝》)和蘩漪(曹禺《雷雨》)是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代表,她们追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道德,寻求女性的自我实现.两人在身份、性格、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的情感故事均以悲剧结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心理戏剧,《推销员之死》向读者展示了威利生命最后二十四小时的思想斗争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威利幼年时的遭遇对他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缺场而未形成健全的超我,致使他的本我过于强大,造成他人格失衡。人格失衡是造成威利悲剧的心理根源。文中的关键人物本、威利和辛格尔曼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分别代表威利本我、自我与超我,表现了他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人格失衡使威利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美国梦",并最终导致他的毁灭。  相似文献   

18.
燕梦卿和李纨分别是我国古代世情小说《林兰香》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虽然二人在书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性格才情不同,但人生境遇却颇多相似之处."镜里恩情更哪堪梦里功名",她们的人生均以悲剧收场.然而由于二书作者的思想寄寓有别,使得两部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  相似文献   

19.
巴尔扎克创作的《幻灭》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年形象——吕西安,这样的青年正是由于经不住各式各样的诱惑而导致了自己人生的悲剧。虽然今天和当时的法国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但是当时青年的悲剧以及悲剧产生的原因对今天依然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对吕西安这一形象进行深度解析,探究吕西安这一典型青年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自身原因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小说的整个审美世界中,女性形象占有一席特殊的显赫的位置。鲁迅以其独特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揭示了旧中国妇女既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的全部内涵,鲁迅侧重挖掘她们性格的缺陷软弱和致使自己失败的内在因素,体现了鲁迅对历史的悲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