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涉及的cdma 2000蜂窝网定位仿真系统,基于Simulink可视化仿真工具,实现了移动台位置的自动生成,定位系统无线链路和定位算法的仿真,评估结果的可视化输出,并且建立了与实际移动信道比较接近的定位信道模型,使得定位系统的开发更加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天气雷达业务应用中存在的数据质控业务系统缺乏,数据质控算法不完善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天气雷达业务系统,实现了天气雷达数据的质量控制、数据生成、产品处理及三维前台展示,建立了雷达数据质控评估指标及数据标准统一的业务流程。同时,系统采用Java、C/ C++和Python 语言开发,提升了运行效率。利用MongDB 和Hbase 数据库技术,解决了雷达产品的数据存储及查询瓶颈问题。在数据可视化展示上采用WebGL 技术进行革新,实现了基于B/ S 架构的三维数据展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学习计算机的基础,许多学生反映常常会被算法所困扰,本文针对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可视化教学的研究。可视化教学式建立在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编程工具VC6.0生成基本图元,对多边形进行填充,通过复杂的数据生成图形,实现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换,通过屏幕展现算法执行过程,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杨瑞  陈慧丽 《信息技术》2011,(6):142-144
探讨了电磁场数据可视化的表现形式,相应系统显示的数据内容、流程、总体设计与各模块功能设计,研究了随机分形地形生成,等值线算法,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实现等值线图,彩色云图,传播路径图显示。  相似文献   

5.
Okumura-Hata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大尺度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先进仿真技术,通过对图形建模型波涛及的多种资源如算法、参数有结果数据等进行可视化处理,构造出Okumura-Hata传播预测模型的可视化计算环境。与基于传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数值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实现了Okumura-Hata模型的图形建模和可视化预测,而且无需算法编程及调试,为蜂窝和陆地移动无线通信径损耗预测提供一个全面的图形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种类繁多的信息源产生的大量数据,远远超出了人脑分析解释这些数据的能力。可视化技术作为解释海量数据最有效的手段率先被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采用,并发展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信息可视化。可视化技术基于图论的数学基础,研究图的判定算法和绘制算法及其实现技术,并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实现可视化数据的组织与分析。文章主要研究基于KK算法图的布局技术及布局算法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雷电灾害的发生与雷电和目标物的距离远近有直接关系。目前对于雷电发生的距离测定基本基于气象部门的雷电监测仪器。在移动设备基本普及的今天,基于Android移动设备,通过光和声的物理速度差的原理测出雷电发生的距离,并将距离数据与设备的GPS定位数据结合,经过数据处理和格式转换等过程,利用移动设备的地图程序将雷电距离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不仅及时快捷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FDTD算法(时域有限差分法)是解决电磁场问题的简单而有效的数值方法,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进行非均匀网格和均匀网格的生成以对目标物体建模是该算法的基本问题。本文介绍在直角坐标系下一种非均匀网格划分算法,并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电磁建模可视化模块的设计。该建模模块用于进行目标物体的3D可视化建模和电磁学参数描述及仿真数据预处理。文中的例子说明该电磁学建模模块数据处理有高效性、可靠性及良好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VTK对雷达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其中研究了表面绘制和体绘制两种绘制技术:表面绘刺用移动立方体法实现,体绘制用合成光线投影算法实现。实验高效快捷地显示了雷达二维图像,实现了雷迭四波数据的空间整体三维重建显示和x,y,z三维任意切面的雷达回波强度显示,并且可以任意方向切割、旋转、放大与平移三维图像。VTK应用于雷达图像三维可视化更为直观和全面的展现了空间回波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数据的爆炸增长,数据可视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使数据可视化的效果达到最佳,图的布局算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为了研究图布局算法的布局效果,利用数据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和软件,巧妙运用图布局模拟破获了一起抢劫案件,并记录分析了其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三维数据的可视化程序设计中,运用基于ANSI/ISO C 模板和面向对象技术,构造出一个能实现三维数据可视化的容器,规整了一些用于数据可视化的常用算法,实现了数据体的随机访问。此外用户接口呈现为一个标准模板库(STL)的接口,从而获得标准模板库的算法和迭代器的能力。因此,该容器是一个可重用、人性化、可扩展、可定制的组件。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Spark、HBase和JavaWeb的移动网络测评系统设计,把栅格数据进行地域分组聚合和比邻分区存储,提供适合分布式并行处理的数据架构,设计自主研发的集群,采用完全分布式架构完成从数据检索到测评切片子图生成的全过程,实现了全高清分辨率下像素级栅格化测评结果的高效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量迅猛增长,移动数据流量的消耗也随之呈现指数增长趋势。数据流量激增使蜂窝网难以提供充足的带宽来满足用户需求。为解决此问题,移动数据分流技术应运而生。利用设备间的机会通信,提出一种结合用户活跃度和位置信息的移动数据分流算法(Social Activity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Awareness Off loading Protocol,SAGLA)。根据用户的活跃度选取发布用户,利用订阅用户与发布用户的位置关系做出消息分发决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较高的移动数据分流效率和较短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本文提出基于国密对称与非对称算法相结合,支持线下与线上一体化应用的广电金卡电子卡密钥管理方案。方案采用对称算法实现用户身份的标记化和唯一标识,结合二维码技术实现用户标识的可视化与线下的扫码认证;采用非对称算法完成用户线上身份认证和关键交易数据的完整性、抗抵赖等安全保护;本文还给出了常用的安全流程和密码协议,提出了密钥系统管理的要求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3D界面人机交互技术,解决在二维屏幕上利用鼠标控制虚拟三维空间模型的任意移动问题,在研究基于平面的移动算法之后,提出基于坐标轴平面的以及自由移动两种三维空间物体任意移动算法,并且具体实现三种算法,对算法的移动物体精度、速度以及操作简便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对3D建模以及可视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质矿产勘探的钻孔岩心数据的矿体建模和可视化需要,设计了一种直观有效的钻孔岩心数据存储的多元组表达结构和分层滤波操作。针对矿体模型,基于包围盒的单元分解模型,使用包围盒中的体元实现矿体的离散化。利用有限的钻孔岩心数据,通过钻孔轨迹生成和地质分层剖面的外推,给出了一种基于体元矿物含量插值的矿体重构算法。最后,通过实际勘探区域的钻孔数据,给出了可视化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存在巨量的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人们对信息数据价值也是越来越关注,并将其逐渐应用在行业的发展中,而为了实现对巨量互联网的数据价值挖掘,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针对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实践进行分析,来对此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杨晨  王慧  唐晓晟  纪阳 《电视技术》2007,31(5):37-39
首先简单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中提供业务信息的电子业务指南(ESG)规范,然后重点阐述了ESG生成和解析的算法,比较了不同算法实现上的优劣,并对生成和解析实现的详细过程予以介绍,最后得出ESG生成与解析的最佳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能源数据监测和综合分析领域的业务需要,提出面向智慧能源的供需平衡数据可视化挖掘方法。构造数据迁移与分类视图,确定每个供需平衡数据点位置坐标,并采用正交投影可视化技术将数据挖掘算法核心结构展示在视图中(支持用户对其进行相应调整);引入数据挖掘算法,提取数据可视化挖掘结果参数,实现面向智慧能源供需平衡数据的可视化挖掘。实验结果显示:智慧能源供需数据可视化挖掘结果综合评分数值范围为64.70~82.04分,充分说明该方法具备较好的可视化挖掘性能,可应用在多维典型用能场景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内容,联系实际,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