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为分析西北地区750 kV输电线路地面4 kV/m等值线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气象和档距等参数的三维工频电场计算模型,分析单回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线下4 kV/m等值线分布特征及大于4 kV/m区域占输电线路评价范围的占比;对比分析导线对地高度、单回导线布置形式和双回相序排列方式等对4 kV/m等值线分布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西北地区750 kV并行输电线路线下三维工频磁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气象和档距等参数的三维工频磁场计算模型,分析单回与同塔双回不同组合情况下并行输电线路线下工频磁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并行间距变化、杆塔相对位置、相序排列方式对并行输电线路线下工频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西北地区750 kV输电线路下三维工频电场分布特征,根据悬链线方程建立计及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输电线路三维电场计算模型,采用改进模拟电荷法推导包含气象参数和档距等参数的电场计算式.以官亭-兰州东Ⅱ输变电工程和哈密-安西输变电工程为例,检验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程序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比较西北地区典型气象条件下线路不同档距的导地线弧垂、距地1.5 m处的最大电场强度、线下大于4 kV和7 kV电场强度区域占走廊面积的百分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模型能够定量计算西北地区各典型气象条件和不同档距的输电线路电场强度;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温度和档距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考虑线路档距、弧垂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三维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分布,分析讨论了线路布置方式、导线悬挂高度、相间距离、导线分裂数、相序及架设屏蔽线等对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影响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75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DEGS软件包,对750 kV交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研究。以三相双回架空线路为模型,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相序布置、分裂导线的根数、分裂间距、分裂导线子导线直径等因素变化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线路周围电磁环境的措施;根据工频电场的限值划定线路走廊的宽度;并分别比较了大雨、湿导线和晴天时输电线路周围的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影响750 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可听噪声和工频电场。  相似文献   

6.
对单回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和常规水平排列、中相V串布置的单回500 kV输电线路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得出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分布特性,并对不同导线排列方式的架空线路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分布规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上发生的次档距振荡现象,在750kV输电线路上应用次档距振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次档距振荡并分析其振动规律,提出了导线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并加以实施。应用结果表明:次档距振荡监测系统及间隔棒优化布置方案解决了导线次档距振荡问题,有效提高了750kV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磁场计算主要采用模拟电流法。该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它没有考虑地线或者屏蔽线对工频磁场的影响。本文基于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场路结合法,可有效解决地线或者屏蔽线对输电线路周围磁场的影响。最后应用此方法对输电线路周围磁场分布的影响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这些参数包括:输电线路有无避雷线、相导线分裂根数、子导线分裂间距、导线布置形式及同塔双回路相序排列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2013,(3):91-98
为改善架空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分布,在线路下方架设屏蔽线。考虑线路档距、弧垂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频电场三维仿真计算模型,研究架设屏蔽线改善高压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的效果,分析讨论了屏蔽线架设高度、横向位置、间距、根数等对线路下方及表面工频电场影响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架设屏蔽线能够有效改善导线下方空间工频电场;屏蔽线架设高度、横向位置对屏蔽效果影响明显,存在最佳布置位置;屏蔽线间距对其屏蔽效果有一定影响;屏蔽线根数越多,效果越好,但逐渐趋于平缓;架设屏蔽线会增大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输电线路次档距振荡进行相关研究,介绍了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形成机理,分析影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原因,归纳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相关控制计算理论,并提出一些针对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相关防振方法,优化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次档距的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条750 kV输电线路经过地区海拔高度基本在2 000 m以上,与国外已经运行的750 kV输电工程的运行环境有较大差异。在其线路设计中,导线的电晕特性对导线的选型有重大意义。用分裂导线控制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可以避免大量的电晕损失。通过导线起晕电压试验,研究了导线表面场强计算,获得了高海拔地区750 kV输电工程设计基本参数,其研究成果推动和支撑了西北750 kV输变电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北750 kV输电线路工频电场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为确定西北750kV输电线路的参数,用空气模拟法试验了不同线路参数下的地面场强,即以空气为介质,将输变电设备及感应物体的尺寸按同一长度比例尺缩小,同时按电压比例尺降低三相电压以建立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750kV输电线路地面工频场强的最大值位于边相导线外侧约1~2m处(水平排列),但线下的高场强区比500kV线路大;增加导线对地距离能有效降低地面工频场强值,距边相导线外侧10m以远则该影响趋于减小;随着相间距加大,中相下和边相外侧地面场强值随之增大;分裂导线等效直径及分裂根数的增加,使地面场强值增高,但随着距边相距离的增加,对地面场强数值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等效半径较大的特点,在建立特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模型的基础之上,基于边界元法对单回平行排列、同塔双回、紧凑型及单回酒杯塔型4种不同的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及线下距地1 m处的工频电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导线分布模式,其中紧凑型输电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线路下电磁环境,而且还可大幅减少输电走廊的宽度。  相似文献   

14.
750kV线路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机理及抑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仟 《宁夏电力》2010,(3):20-22,47
详细分析了750kV线路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的诱因、维持振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制出了新型的间隔棒。并通过采取优化间隔棒的安装距离(次档距优化布置),增加间隔棒的吸收能量,减少导线的振荡能量等措施,抑制次档距振荡,保证了设备健康稳定运行。为以后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750kV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指导我国750kV紧凑型输电工程的环境评价、设计和建设,对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总结我国对西北交流750kV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电磁环境的研究成果,结合已运行的750kV单回路的电磁环境实测数据,分析了750kV单回路和同塔双回路电磁环境控制指标的适用性,确定了750kV单回路紧凑型线路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计算了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不同导线型式、分裂方式、相间距离下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水平。依据相应的电磁环境控制指标,提出了750kV单回紧凑型线路的导线型式、分裂方式和相间距离的建议:750kV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采用等边倒三角形布置;相间距离取10m;下相导线最低高度为15m;子导线分裂间距为400mm;海拔高度<1500m时采用8×300导线;海拔高度为1500~2500m时采用8×400导线;海拔高度>2500m时采用8×500及以上更大截面导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超高压输电线路在不同情况下的工频电场分布规律,探讨减小其工频电场分布的措施,采用有限元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500kV超高压输电线的二维仿真模型。计算了在不同距地高度、相间距离、分列导线根数、分裂导线的间距、单回线路的布线形式和双回线路的相序分配情况下,输电线下地面1.5 m处的电场分布。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了在不同情况下线下场强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些减少线下场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导线布置和工频电磁环境   总被引:69,自引:30,他引:39  
介绍了前苏联、日本和美国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研发简况、国外解决工频电磁环境问题的不同做法以及我国解决500kV线路工频电磁环境的措施.在相导线对地距离和输送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对国外已研发的三种特高压输电线路和作者建议研发的紧凑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和比较,所得分析结论可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导线布置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明确了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地面工频电场、自然功率和线路阻抗等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针对规划的33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重点研究了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相导线布置形式与地面工频电场、自然功率和线路阻抗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相导线布置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设计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750kV线路六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分析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50 kV输电线路采用"六分裂"导线架设,在已投运的线路中多次发现存有导线次档距振荡现象。鉴于当前无法对线路进行大范围的改造,为了减少次档距振荡危害,选用防振性能较好的阻尼间隔棒,采取减小次档距长度及优化间隔棒布置等措施,以减小导线振荡能量,增加间隔棒吸收能量,将次档距振荡抑制在安全限度内,从而消除因次档距振荡而构成...  相似文献   

20.
西北750 kV输电线路特有的高海拔、大档距等设计特点,使角度法测量架线弧垂有了广阔天地,然而地形条件限制、六分裂导线使用和中相V串布置,又大大增加了测量难度和计算强度。采用角度法通用公式配合计算机软件测量、分析架线弧垂,为线路弧垂的检测提供了一种优质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