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蝉花菌丝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uPA、PAI-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冬虫夏草组、蝉花高剂量组、蝉花中剂量组和蝉花低剂量组,实验周期为25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uPA、PAI-1蛋白及其mRNA表达,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肾小管间质中PAI-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uPA蛋白及mRNA的表达则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虫草组和不同剂量的蝉花菌丝组的PAI-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而uPA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蝉花菌丝大剂量组的PAI-1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又较蝉花小剂量组和虫草组为低(P<0.05~0.01)。说明蝉花菌丝能下调UUO大鼠肾小管间质PAI-1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上调UUO大鼠uPA蛋白及mRNA的低表达,并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本研究表明蝉花菌丝通过调节UUO大鼠肾小管间质uPA/PAI-1蛋白及mRNA的表达紊乱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致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和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处死大鼠10只,肾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中HIF-1α、CTGF、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HIF-1α、CTGF、TGF-β1蛋白表达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HIF-lα、CTGF、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第3天HIF-lαmRNA表达与CTGFmRNA,TGF-β1mRNA表达分别呈正相关(r=0.748,0.659,P〈0.05),模型组第7天组HIF-1αmRNA分别和CTGFmRNA、TGF-β1mRNA呈正相关(分别为r=0.663,0.645,P〈0.05),模型组第14天组HIF-1αmRNA分别和CTGFmRNA、TGF-β1mRNA呈正相关(分别为r=0.515,0.752,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调节CTGF、TGF-β1的表达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65377;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UUO组&#65380;HGF治疗组和假手术组&#65377;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65380;Western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骨形成蛋白7(BMP7)表达量&#65377;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65380;FN及α-SMA表达&#65377;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HGF治疗组CTGF mRNA&#65380;TGF-β1&#65380;α-SMA&#65380;FN&#65380;CTGF蛋白表达均增高,且UUO组明显高于治疗组;UUO组及HGF治疗组BMP7 mRNA和蛋白表达均减少,且UUO组显著低于治疗组&#65377;结论 HGF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调节CTGF及BMP7表达可能是其作用途径&#65377;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分组:UUO组、治疗组(UUO+EGB)、对照组(假手术组)。治疗组给予EGB200mg·kg^-1.d^-1灌胃,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后7d、10d、14d的肾组织TGF-β1表达量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及测定肾功能、血TGF-β1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UUO组相比,治疗组的肾组织TGF-β1表达及血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均较UUO组减轻,并且血TGF-β变化与病理轻重相平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减轻UUO术后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蝉花菌丝抗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蝉花菌丝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冬虫夏草组、蝉花高剂量组、蝉花中剂量组和蝉花低剂量组,实验周期为24d,观察指标有尿素氮、血肌酐、尿NAG酶、肾重/体重的比值、尿蛋白、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结果:蝉花大、中、小剂量组对UUO大鼠尿素氮、血肌酐、肾重/体重的比值、尿蛋白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并且蝉花大、中剂量组的尿NAG酶测值也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蝉花大剂量组对UUO大鼠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等的改善作用优于虫草组(P〈0.01)。肾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蝉花大、中、小剂量组均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蝉花大剂量组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又与蝉花中、小剂量组和虫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蝉花菌丝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Ps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标准饲料30g,GPs组于术前3d至术后9d每天给予GPs200mg·kg-1·d-1灌胃,第9d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CTGF、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CTGFmRNA含量;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TGF-β1、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GPs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CTGF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788,P<0.01)、TGF-β1(r=0.879,P<0.01)、α-SMA(r=0.940,P<0.01)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肾纤维化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从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行右侧输尿管接扎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接扎.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中的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留取梗阻侧肾脏,Maa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RT-PCR技术榆测肾组织TGF-β1 mRNA、CTGF mRNA表达.结果 姜黄素降低了BUN、Scr的含量,同时姜黄素显著减少了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并有效改善了肾脏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减少大鼠肾间质TGF-β1、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消瘀泄浊饮及其化裁方痰瘀同治方对单侧输尿管(UUO)大鼠肾间质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消瘀泄浊饮组、痰瘀同治组。药物治疗14天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TGF-β1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消瘀泄浊饮、痰瘀同治方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能降低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形态学观察也显示其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从实验数据来看,痰瘀同治方治疗组有优于消瘀泄浊饮治疗组的趋势。结论:消瘀泄浊饮、痰瘀同治方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痰瘀同治方的作用可能优于消瘀泄浊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d、14d、28d)观察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致纤维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肾皮质中与肾脏纤维化相关的Smurf2、Smad7信号蛋白等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Smurf2基因和蛋白质明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P〈0.01);Smad7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Smad7基因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TGF-β1基因在UUO后第7d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假手术组(P〈0.01)。(2)甘草酸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表达(尸〈0.01);减少Smurf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上调TGF-β1信号传导中抑制性因子Smad7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保护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减少Smurf2核酸和蛋白质的表达,增加抗纤维化作用的Smad7蛋白表达;减少TGF-β1表达,阻止TGF-β1信号传导,从而阻断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 d,大鼠被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大剂量治疗组和常规剂量治疗组每天分别给予洛沙坦50 mg/kg、5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大鼠模型第7、14和21 天鼠尾袖带血压(TCP)、尿蛋白量(24 h)、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NT)、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 结果 随着梗阻时间延长,手术组TCP逐渐增高,尿蛋白量(24 h)、INT、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 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相对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治疗组能更有效的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P < 0.05)。 结论 大剂量洛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削弱炎性细胞与AngⅡ之间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Ⅰ型受体(RⅠ)、Ⅱ型(RⅡ)受体以及下游Smad蛋白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脏中表达及意义。 方法 9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假手术组(SOR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 d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PAS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间质病理形态改变;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分析正常大鼠和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TGF-βⅠ、Ⅱ、Ⅲ型受体及Smad蛋白家族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受体亚型,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和验证筛选出的差异受体亚型在不同分期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的分布和表达。 结果 与CON组相比,UUO组大鼠的Scr及BUN于术后3 d开始升高(P < 0.05),第21天达峰值(P < 0.01);UUO组术后3 d肾间质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14 d后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21 d可见明显肾间质纤维化。UUO组肾组织TGF-βⅠ型受体ALK-5、ALK-7和TGF-βRⅡ的mRNA表达于术后3 d上升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 < 0.05),于14 d达到峰值(均P < 0.01);ALK-6的mRNA表达于术后3 d下降(P < 0.05)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于14 d达谷值(P < 0.01)。ALK-5、ALK-6、ALK-7和TGF-βRⅡ蛋白表达与基因表达一致。Smad2/3及磷酸化(p)-Smad2/3的蛋白表达于术后3 d上升(均P < 0.05)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于14 d达到峰值(均P < 0.01)。 结论 在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中不同TGF-β受体亚型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与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核因子-kB(NF-k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美沙拉嗪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模型组(UUO组)、美沙拉嗪治疗组(MES组),每组10只。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72h后灌胃给药:MES组给予美沙拉嗪(200mg·kg-1·d-1)灌胃给药;SOR组、UUO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建模成功后第10天检测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并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xBp65和TGF-β1在肾间质的表达和变化。结果①UUO组术后第10天梗阻侧肾脏肾小管间质损害指数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②UUO组大鼠。肾间质NF-kB p65及TGF-β1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脏存在肾小管间质的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美沙拉嗪通过抑制NF-kB p65和TGF-β1表达而减轻肾间质炎性损害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组(IRB组)和黄蜀葵花总黄酮组(TFA组),每组6只。SO组和UUO组每日予5ml生理盐水,IRB组按厄贝沙坦10mg·kg-1.d-1给药,TFA组为1g.kg-1.d-1给药。术后21d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对面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中Smad7和Smad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表达水平,观察TFA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UUO组和两治疗组大鼠血清BUN、Scr上升,与S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SO组肾小球、肾小管基本正常,UUO组肾间质较多炎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与SO相比,UUO组大鼠肾小管上皮大量表达OPN和CTGF,较SO组显著增强(P〈0.01),Smad7、Sno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TFA组和IRB组OPN和CTGF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Sno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TFA组和IR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A有显著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肾组织OPN和CTGF,同时恢复Smad逆向调控因子Smad7和Sno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O模型组(n=11),缬沙坦治疗组(n=11),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UUO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下降(P〈0.05),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缬沙坦治疗组与UUO组大鼠比较,肾间质纤维化减轻(P〈0.05),肾组织MDA含量降低(P〈0.05),SOD含量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可通过减少UUO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显著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祛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毒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对照组)、祛毒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祛毒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法(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前1天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分别在术后第3天、7天、14天分批处死大鼠,检测大鼠尿N-已酰-β-氨基葡萄糖苷(NAG)酶、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变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index,TII),Masson染色测定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ColⅠ)、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成蛋白(BMP)-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及对照组相比,祛毒颗粒能明显降低UUO大鼠术后14d的尿NAG酶、Scr、BUN(P〈0.05);对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不同时间点,2个试验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指数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0.01);Masson染色测定肾间质胶原面积,2个实验组大鼠肾间质胶原面积少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0.01);免疫组化法染色发现,与模型组和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大鼠CTGF、ColⅠ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5),HGF、BMP-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祛毒颗粒具有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UUO大鼠致纤维化因子CTGF、ColⅠ在肾脏的表达,上调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在肾脏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泽兰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泽兰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泽兰组和厄贝沙坦组,术后当天每日1次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5ml生理盐水,泽兰组按6g·kg-1.d-1给药,厄贝沙坦组按厄贝沙坦10mg·kg^-1.d^-1给药,14d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进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用Masson染色进行肾间质纤维化评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梗阻侧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两给药组大鼠血清Scr、BUN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正常,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区域可见炎细胞浸润增多,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多;泽兰组大鼠间质内炎细胞则呈小灶性浸润。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阳性染色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百分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泽兰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TGF的表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泽兰组与模型组相比,CTGF的表达下降,而HGF的表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泽兰组与厄贝沙坦组结果相似(P〉0.05)。结论:泽兰能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及增加HGF的表达而延缓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水飞蓟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模型组(M组)和水飞蓟素治疗组(S组),各12只.对M组和S组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C组仅分离左侧输尿管,未行结扎.S组大鼠给予水飞蓟素(50 mg/kg)灌胃.每组大鼠于术后第7、21天分别处死6只.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mRNA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第7天,M组大鼠肾组织出现肾小管明显扩张,偶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间质水肿、轻度纤维化,并有较多单个核细胞浸润;第21天,肾小管扩张进一步加重,并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坏死,并可见肾间质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组较M组肾组织损伤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降低(P〈 0.05).术后第7、21天,M组TGF-β1和TSP-1 mRNA表达均较C组升高(P〈0.01),S组TGF-β1和TSP-1 mRNA表达均较M组降低(P〈0.05).结论 水飞蓟素可减轻肾组织损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SP-1及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核因子κB (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变化,探讨美沙拉嗪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模型组(UUO组)、美沙拉嗪治疗组(MES组),每组10只.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72 h后灌胃给药:MES组给予美沙拉嗪(200 mg·kg-1 ·d-1)灌胃给药;SOR组、UUO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建模成功后第10天检测各组血肌酐、尿素氮,并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 p65和TGF-β1在肾间质的表达和变化.结果 ①UUO组术后第10天梗阻侧肾脏肾小管间质损害指数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②UUO组大鼠肾间质NF-κB p65及TGF-β1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OR组(P<0.01),MES组则低于UUO组(P<0.05).结论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脏存在肾小管间质的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美沙拉嗪通过抑制NF-κB p65和TGF-β1表达而减轻肾间质炎性损害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黄葵对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UO组)、黄葵治疗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术后7、14、21 d各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HE及Masson染色观察UUO大鼠梗阻侧肾脏病理变化,原位杂交、RT-PCR及Western-bloting检测肾组织TAK1的表达。结果:在UUO术后第7天梗阻侧肾脏出现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并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明显;在不同时限内模型组及治疗组TAK1表达较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P〈0.01),经黄葵干预后,梗阻侧肾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有所减轻,且TAK1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葵可能通过下调TAK1表达,从而减轻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防己黄芪汤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祛风化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予防己黄芪汤低、中、高剂量干预,设蒙诺对照组。肾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BMP-7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防己黄芪汤干预组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其肾组织TGF-β1表达下降、BMP-7表达上调。结论:防己黄芪汤下调UUO大鼠肾组织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发挥祛风化湿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