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邹韬奋主编的一份著名杂志.对于<生活>周刊,邹韬奋倾注了其全部心血和智慧,充分融入了其独立人格精神.这一独立人格精神在其<生活>周刊报刊活动中凝结成为他的"报格"思想.言论自由、精神独立是"报格"的核心内涵;立于民众立场、维护民众利益是"报格"的立足点与动力源泉;经济自立是"报格"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邹韬奋的"报格"思想及其实践对<生活>周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文考察了五四歌谣运动的积极发动者刘半农"重造新韵"、"增多诗体"的诗学观念以及方言诗歌创作实践,作为新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刘半农既参与了新文学的建构,也是国语统一运动的积极推行者,以刘半农为个案是透视五四新文学与歌谣运动内在联系的重要关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中期,徐炳昶和李宗侗主编的<猛进>周刊是当时一种有进步倾向的政论性周刊,它与鲁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迅对新报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除了在群众运动中同青年站在一起外,还写了<通讯>、<并非闲话(二)>、<十四年的"读经">、<碎话>等杂文,支持他们反对胡适、章士钊、陈西滢等人的斗争.杂文内容包含了重新提倡"思想革命",寄希望于知识青年,揭露和批判了胡适、章士钊、陈西滢等人"正人君子"的嘴脸等,这在鲁迅思想发展上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异军突起"的文学社团.创造社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文学社团的方面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为代表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的创办过程、创办时间、栏目设置、人员构成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特异个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五四意象"是指能够体现出"五四"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元素.在巴金的小说<家>中,"新书刊"就是这样的意象之一.作为能够体现新文化运动与旧的文化与传统决裂的新书刊,承载着作者和五四时代所赋予的很多启蒙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巴金作品中的"新书刊"还体现着极强的作者个人记忆和书写中的选掸性,由此也透露出作者个人信仰的诸多信息.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随着平津及上海等地的陷落,作家们星流云散.当时主要的文化机构损失惨重,整个文坛显得异常寥落.能及时发出抗战声音的除了茅盾、巴金主编的<呐喊>(第2期起改名为<烽火>)外,其他文学刊物寥寥无几.但在沉寂的中原大地开封却有<风雨>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异军突起,同上海的<烽火>、<七月>等抗战期刊遥相呼应,为抗战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抗战初期文坛上除<烽火>之外最重要的抗战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山羊隔<祖公歌>等历史歌谣与畲族的历史源流、生活态度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及其冲突来重新定位"五四",其目的依然内在于"20世纪80年代"强烈的"现代化"诉求以及这一诉求所包含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9.
黄登宇 《太原科技》2009,(10):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已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后,废止了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标志着食品领域的监管从"食品卫生"时代进入了"食品安全"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仅是法律地位和法律名称的变化,更是  相似文献   

10.
<荀子·劝学>"肉腐生虫"之下句作"鱼枯生蠹",唐时见存之<孙卿子>及唐杨倞所见本<孙卿新书>皆如是,而唐马总录<荀卿子>却作"木枯生蠹".此异文至少于唐代就存在.基于荀子时代之观念已清楚"蠹"为"木中虫",又无"鱼""肉"对举的习惯,而<荀子>此处作"鱼枯生蠹"皆违背上述两条,故当以作"木枯生蠹"较符合荀子原书之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