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K562白血病细胞中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H-Fn、TfR及IRP2)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联苯胺、瑞氏、非特异性酯酶、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4种染色方法 ,观察ATRA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特点;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ATRA处理后,K562细胞表面抗原CD71及CDl3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RNA/蛋白带移动分析方法 (RNA/protein band-shift assay)检测铁调节蛋白(IRP)的结合活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K562细胞内铁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 对ATRA处理的K562细胞H-Fn、TfR及IRP2 mRNA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对RT-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 K562细胞经ATRA诱导,出现粒系分化的形态学特征,中幼粒细胞及以后阶段的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表面抗原CD71下降而CD13表达升高.ATRA处理组的H-Fn 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IRP2及TfR mRNA减少;处理组IRP结合活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但铁蛋白含量升高.结论 ATRA诱导K562细胞向粒系方向分化过程中,伴有一系列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改变,其上游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K562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12-0-十四酰基咐哌醇-13-乙酸酯(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探讨白血病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的表达及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的情况;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纽咆表面分化抗原CD33、CD14及EGR-1 mRNA的表达。结果 TPA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趋向成熟分化,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阳性,多可被氟化钠抑制;多数细胞被阻滞在G0 G1期,S期细胞减少;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表面抗原CD33,表达有所减少,CD14表达逐渐增多;EGR1 mRNA仅在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结论 TPA可诱导K562细胞向单核或巨噬细胞分化;EGR1-mRNA在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才有表达,它可能参与K562细胞向单核或巨噬细胞分化的过程,并在诱导和维持细胞分化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上调K562细胞γ珠蛋白 mRNA表达和诱导红系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K562细胞γ珠蛋白mRNA表达及红系分化作用。方法不同水平苦参碱诱导K562细胞6d,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细胞计数、联苯胺染色、Wright-Gimesa染色进行红系分化的研究,同时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来相对定量研究药物诱导后Gγ、Aγ珠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K562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随苦参碱水平增大而增加,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数由未诱导时的0.7%最高可上升至15.7%,且在形态上出现向红系分化的特征,同时伴有Gγ珠蛋白mRNA表达增加。结论苦参碱可引起K562细胞增殖抑制,在诱导其向红系方向分化中伴有Gγ珠蛋白mRNA表达被上调,为药物诱导治疗β珠蛋白基因缺陷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n XH  Xu YH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79-283
目的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survivin与白血病细胞K562分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反义寡核苷酸组、无义寡核苷酸组、脂质体组、空白对照组,转染后48h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转染后24、48h分别进行联苯胺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及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3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水平。结果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K562细胞出现向成熟红系及粒系分化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联苯胺染色阳性率、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NBT还原实验阳性率均高于无义寡核苷酸组、脂质体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3的平均荧光强度在反义寡核苷酸组降低(P<0.0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24h后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与无义寡核苷酸组、脂质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h后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能诱导K562细胞向成熟红系及粒系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去铁胺(DFO)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DFO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 μM)、DFO+FeCl3(各10 μmol/L)组及空白对照组。用钙黄绿素检测K562细胞可变铁池。锥虫蓝活细胞拒染实验进行活细胞计数及细胞存活率测定;光镜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K562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1)DFO作用于K562细胞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及DFO浓度的增加,动态铁池降低,细胞生存率逐渐下降,凋亡率增加,显示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而DFO+FeCl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 μmo/L、100 μmol/L DFO作用于K562细胞24 h时,caspase-3酶活性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562细胞铁池的荧光改变与caspase-3活性变化呈负相关(r=-0.894, P<0.05)。结论:DFO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螯合细胞内铁,降低细胞可变铁池,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脐血CD3 AK细胞和其培养上清 (CS)诱导K562 细胞凋亡。方法 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DNA琼脂糖电泳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K562 ,CD3 AK细胞诱导的K562 ,CS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结果 K562 细胞自然凋亡率 3.5 0± 0 .97% ;CD3 AK细胞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 2 7.38± 4.91% ,P <0 .0 1,CS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为 33.0 9± 5 .2 2 % ,P <0 .0 1。结论 脐血CD3 AK细胞和其培养上清能诱导K562 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脐血CD3 AK细胞和其培养上清 (CS)诱导K562 细胞凋亡。方法 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DNA琼脂糖电泳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K562 ,CD3 AK细胞诱导的K562 ,CS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结果 K562 细胞自然凋亡率 3.5 0± 0 .97% ;CD3 AK细胞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 2 7.38± 4.91% ,P <0 .0 1,CS诱导的K562 细胞凋亡率为 33.0 9± 5 .2 2 % ,P <0 .0 1。结论 脐血CD3 AK细胞和其培养上清能诱导K562 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的化疗效果仍不理想 ,为寻找对CML敏感的药物 ,该研究探讨四硫化四砷、STI5 71和除莠霉素对CML细胞株K5 6 2的作用。方法 通过MTS方法检测三种药物在不同浓度 (0 .0 1 ,0 .1 ,1 .0 ,2 .0 ,5 .0 ,1 0 .0 μmol/L)下对K5 6 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瑞氏染色、荧光染色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用 5 .0 μmol/L的四硫化四砷、STI5 71和除莠霉素培养 3天 ,K5 6 2细胞活力明显下降 ,其吸光值分别为 0 .32± 0 .0 4 ,0 .4 9± 0 .0 1 ,0 .6 9± 0 .0 2 ,其中四硫化四砷和STI5 71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除莠霉素 (P <0 .0 1 ) ,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 .0 ,5 .0 ,1 0 .0 μmol/L的四硫化四砷对K5 6 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关系 (P <0 .0 1 )。小于 1 .0μmol/L的四硫化四砷对K5 6 2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四硫化四砷培养 2 4至 4 8小时后 ,K5 6 2细胞出现染色质浓缩、核碎片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用 5 .0 μmol/L的四硫化四砷、STI5 71和除莠霉素培养 72小时后 ,K5 6 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6 8.8%、5 6 .7%和 35 .5 % ,2 .0与 3.0 μmol/L的四硫化四砷诱导K5 6 2细胞凋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NF-κB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蛋白酶体通路特异性阻断剂 MG-132 加入K562细胞,用AO/EB细胞形态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逆转录-PCR检测NF-κB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15 μmol/ L MG-132作用24 h后,凋亡率为(26.5±0.6)%,与对照组(1.2±0.1)%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MG-132诱导K562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 RT-PCR检测发现NF-κB mRNA表达下调;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MG-132可降低 NF-κB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 且表达量与MG-132的作用呈剂量相关。结论:MG-132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下调NF-κB表达继而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255-25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对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2-ME(0,5,10,20,40μmol/L)作用于K562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ME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ME作用48 h后K562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1)2-ME在5~40μmol/L浓度范围内作用48 h对K562细胞有凋亡诱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2)2-ME作用48 h后,K562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ax和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ME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多药耐药基因在K562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通过组织血浆酶原激活剂 (TPA)诱导K5 6 2细胞分化 ,探讨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分化 ;用免疫组化 (IC)、流式细胞术 (FCM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技术检测P 糖蛋白 (P gP)的表达和功能及多药耐药基因 1信使核糖核酸 (mdr1mRNA)的表达。结果 TPA诱导K5 6 2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 ;在此分化过程中mdr1mRNA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而渐增加 ,P gP表达及功能增强。 结论 mdr1mRNA、P gP表达及功能在TPA诱导K5 6 2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随细胞分化而上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药物zebularine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在白血病基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zebularine作用终浓度将白血病细胞株Jurkat、K562各分为3组:对照组、250μmol/L组、500μmol/L组,分别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Jurkat、K562细胞在药物干预48 h后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结果在zebularine干预48 h后,在对照组和250μmol/L组均检测不到p53mRNA表达,而在500μmol/L组中检测到有p53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6组细胞样品中均检测到p53蛋白表达,在500μmol/L组中表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Zebularine可促进Jurkat、K562白血病细胞株p53的表达,并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提示zebula-rine的干预激活了p53的表达,为zebularine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3.
Zhou M  Liao QK  Li FY  Gao J  Fu RY  Luo CH  Li Q  Jia CS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7):528-53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ipoitin,rhEPO)和铁对白血病细胞K562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即CD71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同处理因素对K562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并加rhEPO等处理因素,分别在24 h和72 h终止处理,各处理组细胞分别与FITC荧光标记的CD71单抗孵育,或与DNA染料碘化丙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D71抗原的表达和细胞周期,观察各组TfR表达情况和S期细胞百分率.结果 (1)不同浓度的rhEPO培养K562细胞72 h,均可使TfR表达增加,与同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单独使用rhEPO(5 U/ml)或rhEPO(5 U/ml)+FeCl3(100 μmol/L)培养细胞72 h可使S期细胞百分率上升,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rhEPO可通过增加白血病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而增加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白血病 K562 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 Hoechst 33258 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 DADS 对 K562 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RT-PCR法检测DADS作用48 h后 Fas、FasL、cas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DADS可诱导K562 细胞凋亡。DADS(作用细胞24 h)浓度从10 mg/L增至40 mg/L时,其对K562细胞的凋亡率由(11.60±0.83)%增至(37.94±0.87)%;DADS(40 mg/L浓度组)作用时间从24 h增至72 h,其对K562细胞的凋亡率由(37.94±0.87)% 增至(47.02±0.66)%,各实验组随时间、浓度增加凋亡率明显增加 (P<0.05)。DADS作用48 h后,Fas、caspase-8 mRN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FasL mRNA 较对照组下调(P<0.05)。结论:DADS 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诱导白血病K562 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 Fas、caspase-8,下调 FasL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与细胞生长,分化,增殖等生理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该研究通过比较ERK1/2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中表达变化及ERK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干预后细胞活性的改变,探讨ERK信号传导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病毒攻击心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SD大鼠,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心肌细胞。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柯萨奇B3(CVB3)感染组,20 μmol/L和50 μmol/L PD98059干预组,后3组用柯萨奇B 3M 株感染。采用Westen blot分别测定ERK1/2,ERK激活后产物(P-ERK1/2)表达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细胞病变法计算细胞病变。结果:4组ERK1/2表达总量差异无显著性;CVB3感染组P-ERK1/2表达为 135.57 ± 0.7 高于对照组的 119.41 ± 1.97 ,差异有显著性( P < 0.01 )。经20 μmol/L或 50 μmol/L PD98059干预后心肌细胞P-ERK1/2 表达为 113.75±1.03,42.56±2.17 比感染组细胞低,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其中50 μmol/L PD98059干预组P-ERK1/2表达较20 μmol/L组低(P<0.01)。PD98059干预组心肌细胞活性0.53±0.13,0.41±0.04 明显高于感染组0.17±0.04,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浓度PD98059干预组间心肌细胞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PD98059干预组细胞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较感染组晚,程度较感染组轻,感染面积较感染组小。结论:病毒在攻击心肌细胞时启动了ERK信号通路;PD98059能干预病毒对心肌细胞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