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可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并可减弱延髓腹侧面头端应用毒扁豆碱引起的升压反应和增心率反应。α_1受体阻断剂苯苄胺有类似作用,而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无明显效应。用5-羟色胺合成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预处理对毒扁豆碱的心血管效应也无明显影响。提示脊髓的α_2受体参与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调节并能影响毒扁豆碱所引起的心血管效应,而延髓下行到脊髓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通路不参与毒扁豆碱所引起的心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2.
海仁酸(KA)刺激大鼠延髓腹侧面头端(RVM)引起血压上升,同时伴有脊髓胸段和延髓的P物质样免疫活性(SPLI)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D)含量增高;而中枢各脑区的NA和AD含量无明显变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P物质(SP)拮抗剂D-脯~2,D-苯丙~7,D-色~9-P物质(D-SP)可拮抗KA引起的增高血浆NA和AD的作用,从而阻断了KA的升压效应。提示延髓—脊髓SP能下行通路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参与KA的升压效应;而中枢儿茶酚胺系统不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P物质(SP)在血压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资料证明在延髓腹侧面加压区(VL-PA)聚集着大量SP神经元细胞体,其轴突纤维下行投射到脊髓中间外侧细胞柱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用微电泳技术导入SP可使交感节前神经元细胞发生兴奋。用只引起神经元细胞体发生兴奋的海仁酸刺激大鼠VLPA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脊髓蛛网膜下腔灌流液中SP含量增高。提示SP可能是交感节  相似文献   

4.
实验用乌拉坦麻醉,箭毒化和人工呼吸的大鼠,将L-谷氨酸钠(Glu)微量注入下丘脑后核(HP)。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此效应既可被蓝斑内注射阿托品衰减,还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内注射阿托品基本阻断。HP内注射酚妥拉明或心得安也能衰减Glu兴奋蓝斑的加压效应。而静脉注射甲基阿托品阻断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对兴奋HP引起的加压、加速心率效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乌拉坦浅麻、箭毒制动大鼠,人工呼吸维持下,观察到: 1.L-谷氨酸钠(Glut)微量注入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使血压明显升高,心率轻度加速;电解损毁双侧RVL使血压降至脊髓动物水平(46.8±2.1mmHg),心率轻度减慢,表明RVL是控制血压的关键脑区。 2.Glut微量注入或电刺激臂旁核亦具有明显的升高血压和轻度加速心率作用。腹侧和背侧臂旁核(NPV和NPD)的效应非常相似。Glut兴奋NPV和NPD分别使血压上升至注射前的125.1±3.8%和  相似文献   

6.
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P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枢P物质(substance P,SP)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观察经一侧肾动脉狭窄手术诱发的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中枢不同部位SP含量的变化以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SP受体阻断剂D-Pro~2,D-Phe~7,D-Trp~9-SP(D-SP)所引起的降压效应。结果发现RHR的延髓腹外侧面头端(RVM)及胸段脊髓侧角(IML)SP含量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下丘脑SP含量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ith SP受体阻断剂可使RHR的动脉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在对照组动物,则可使动脉血压降至脊髓动物水平。由于RVM是重要的心血管中枢,聚集于此处的SP能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轴突在脊髓中下行投射到侧角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而且SP可引起交感节前神经元兴奋,并通过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使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效应。因此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在RHR可能由于RVM和IML的SP含量异常增高,从而促使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功能更加亢进;提示中枢SP含量的异常增高可能在肾性高血压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应用降低延髓一脊髓SP能神经通路活动水平的措施可能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病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RH在蓝斑复合核的呼吸和心血管效应,并探讨此效应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关系。方法:实验选用62只行乌拉坦静脉麻醉和人工呼吸的家兔,利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将TRH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平均动脉血压升高;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分别预注射α2或β受体阻断剂,使TRH在蓝斑复合核的呼吸增频效应明显减弱,其升压效应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分别预注射α或β受体阻断拮抗。结果:TRH在蓝斑复合核具有呼吸兴奋和升压效应,此效应可能是通过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元的α或β受体介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外侧下丘脑降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L-谷氨酸兴奋LH引起的降压反应可被酚妥拉明,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衰减,也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内分别注射酚妥拉明,心得安,阿托品或GDEE削弱。进一步的实验显示LH降压区内预先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庆碱可反转Glu兴奋该区引起的降压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中向侧脑室注射微量大豆皂甙可提高麻醉动物的血压并加快心率,与此效应有关的重要部位及其作用途径是下丘脑外侧区─缰核─蓝斑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室旁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另一径路是由室旁核─垂体─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中向侧脑室注射微量大豆皂甙可提高麻醉动物的血压并加快心率,与此效庆有关的重要部位及其作用途径是下丘脑外侧区-缰核-蓝斑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室旁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另一径路是由室旁核-垂体-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1.
蛙皮素(BBS)侧脑室内注射(i.c.v)使家兔MAP升高,HR减慢,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预先用酚妥拉明或心得安i.c.v均可取消BBS中枢升压效应,而预先用Saralasin或血管升压素拮抗剂i.c.v,对BBS的中枢升压作用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BBS在脑内有明显的升压作用,此升压作用可能是通过脑内的肾上腺素能受体(α和β)介导的,而与脑内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12.
大鼠外侧隔在中央杏仁核情绪升压系统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在于分析乙酰胆碱-外侧隔(Ach-SL)升压系统与中央杏仁核(AC)情绪升压环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脑内核团微量注射不同的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1)促肾上腺素(CRF)或P物质(SP)注射入双侧SL可引起升压反应.L-谷氨酸钠(Glu)微量注射到AC的升压反应均被双侧SL内注入CRF或SP拮抗剂所减弱.(2)阿托品(Atro)预先注入双侧外侧僵核(HBL)、蓝斑(Lc)、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Glu对AC的升压反应可被减弱.(3)HBL有Ach能神经纤维投射到背侧丘脑后核(HP)并兴奋HP,HP又通过RVL、LC-RVL产生升压反应.Atro预先注入HP可减弱Glu对AC的升压反应.结论 用Glu兴奋SL能依此有效地兴奋HBL、LC、RVL,此系统的各个通路由M-受体介导,SL-HBL(或HBL-HP)-LC-RVL的升压系统参与AC情绪升压环路.  相似文献   

13.
刘金变  江伟  王爱忠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1):2221-2224
目的 研究吗啡耐受大鼠脊髓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变化及mGluR5拮抗剂MPE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吗啡耐受组(Mor),吗啡加MPEP组(Mor+MPEP)和MPEP组.采用鞘内重复给药方式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鞘内注射吗啡10 μg,每日给药2次,连续7 d.通过甩尾实验,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30 min大鼠甩尾潜伏期并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给药后阈值-基础阈值)/(最大阈值-基础阈值)×100%].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L4~5脊髓组织mGluR5的表达.结果 鞘内重复注射吗啡后,吗啡组MPE%逐渐下降,到第7天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加MPEP组第7天仍表现出较强的镇痛效应(P<0.05).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显示吗啡耐受组mGluR5表达升高,吗啡加MPEP组mGluR5的表达低于吗啡耐受组(P<0.05),但高于NS组(P<0.05).结论 mGluR5拮抗剂MPEP有延缓吗啡耐受的作用.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mGluR5表达上调,MPEP可能通过部分抑制mGluR5的上调节拮抗吗啡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侧背柱或损毁后存活5 d,观察DPN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大鼠的痛反应、肌张力及屈肌反射等.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MAP上升幅度由单独电刺激PVN时的(3.05±0.29)kPa降为(1.73±0.28)kPa,抑制百分比为43.29%.急性损毁右侧DC后,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效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8.64%和39.97%.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6只损毁DC后5 d的大鼠,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也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反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3.87%和36.86%.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损毁DC后大鼠双侧后肢痛反应无明显改变.结论:DPN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传导途径不通过脊髓背柱.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在迷走—加压反应中的作用发现,刺激下丘脑室旁核可引起明显的增压反应和心加速效应;下丘脑室旁核兴奋可加强迷走—加压反应,损毁之可得相反结果;垂体和肾上腺共同参与下丘脑室旁核增压反应,与迷走—加压反应机制殊不相同;损毁下丘脑室旁核后,垂体和胸段脊髓中加压素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下丘脑室旁核—脊髓投射的加压素能神经元有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杏仁中央核在下丘脑室旁核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下丘脑室旁核(the paraventricu 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 us,PVN)兴奋后的心血管反应及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 ygdala,CeA)在此心血管反应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或CeA,或用核团内微量注射0.5 m o l/L L-谷氨酸(L-Sod iumG lutam ate,L-G lu)方法。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 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电图及心率(heart rate,HR)。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大鼠PVN电刺激或微量注射L-G lu均诱发升压反应,心率变化不一。待作用消失后,同侧CeA微量注射L-G lu100n l,注射后平均动脉压上升(10.27±1.80)mmHg,心率变化为(-10.66±8.11)次/m in。待作用消失后,在CeA微量注射0.02 m o l/L的红藻氨酸(KA)100 n l,10 m in后刺激PVN,血压升高(13.78±3.18)mmHg,较注射KA前削弱了(6.57±1.56)mmHg(P<0.05)。结论:PVN兴奋后引起以升压效应为主的心血管反应。杏仁中央核部分介导了其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脊髓电刺激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缺血组和脊髓电刺激+心肌缺血组.检测各组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心肌缺血组和脊髓电刺激+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脊髓电刺激+心肌缺血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脊髓电刺激可减低P物质在心肌缺血时表达的增加(P<0.05).心肌缺血组和脊髓电刺激+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面积占左心室面积的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46.51±2.19)%和(35.33±3.34)%,脊髓电刺激+心肌缺血组与心肌缺血组相比降低30.0%(P< 0.01).结论 脊髓电刺激使心肌缺血时传导痛觉的神经递质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减少,且降低了心肌缺血损伤面积,对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在于分析外侧隔(SL)升压的中枢机制,及SL在中央杏仁核(AC)的情绪升压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方法:脑内核团微量注射不同的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或P物质(SP)注射入SL可引起升压反应;②微量注射L—谷氨改纳(Glu)到AC的升压反应均可被SL内注入CRF或SP的桔抗剂所减弱。结论:AC的升压反应可通过SL实现,并由CRF和SP为递质,说明SL升压机制参与中央杏仁核情绪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