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曾广益 《热处理》1999,54(2):25-29
本文论述了以淬火硬度评定水、油及冷却特性介于水油之间的淬火介质淬硬能力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图中的每条曲线代表着钢的某一硬度,反之也可以认为淬火硬度也对应着该图的某一条曲线,代表介质的淬硬能力,从而就可以借助于淬火硬度值来评定水、油等淬火介质的淬硬能力。  相似文献   

2.
双介质淬火是钢件淬火重要方法之一,在双介质淬火中从一种介质中冷却转至另一种介质冷却的适当时刻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根据现有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特性曲线,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换热系数h,从而计算出冷却过程的时间,为完善和发展双介质淬火工艺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连续冷却淬火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可用连续冷却淬火获得奥贝组织的球铁,其硬度达54HRC,冲击韧度为21 J·cm(-2),相对耐磨性为淬火马氏体低合金钢的2.17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淬火介质对7055铝合金晶界析出相及无沉淀析出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淬火时,合金冷却过程在晶界上析出η平衡相。合金经室温水淬及沸水淬火合金时效后,晶界析出相尺寸差别小,呈链状连续分布;晶界无沉淀,析出带较窄,平均宽度分别约为33nm和43nm。空气淬火合金时效后晶界析出相尺寸差别较大,呈不连续分布;晶界无沉淀,析出带很宽,约102nm。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轴承圆锥滚子淬火冷却介质,在夏季连续生产时,油温很容易升高到60℃以上.为了控制冷却淬火油的温度,在淬火油槽中加装了冷却用蛇形水管.通过使用,连续测试了淬火油槽中的油温,油温都控制在50℃以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6.
用标准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仪,系统地测试了量化淬火参数对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并通过45钢试样进行了量化淬火畸变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量化淬火参数K、Ts和Q值,可有效控制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且量化淬火试样的畸变量明显小于普通水淬和油淬试样的。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淬火介质的搅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H淬火介质是一种无毒、无臭、不燃烧、无污染的新型水溶性淬火介质[1],具有冷却速度可调,使用温度范围较宽和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本文旨在研究搅拌因素对该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其在热处理生产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1搅拌的作用对水溶性淬火介质来说,搅拌的作用很重要。高聚合物水溶性淬火介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与灼热工件的反复作用,会使其中的高聚合物发生分解,从而使淬火介质变质。搅拌可增加淬火工件周围介质的循环,降低温度,从而减缓分解变质,维持介质稳定的冷却特性,所以搅拌可起抗老化的作用。2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淬火介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水基淬火介质的分类,水基淬火介质的新定位,以水代油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9.
淬火冷却是热处理车间的关键工序,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冷却介质的温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淬火件数量的增加,由工件传递到冷却介质中的热量增加,温度不断升高,因此冷却介质本身也有一个冷却问题。对于油类冷却介质,由于比热较低,当淬火件较多或淬火间隔时间较短时,其温度也会急剧升高,油烟或油蒸汽增多,介质消耗加快,对环境污染增加,达到燃点时易产生明火,有火灾危险。近几年来,水溶性淬火介质发展很快,它消除了油类介质的某些弊病,如果冷却特性控制得当,在许多领域内可取代油类介质。但是影响其冷却特性的…  相似文献   

10.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志学  程巨强 《铸造》2006,55(11):1201-1202,1205
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新型贝氏体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30CrMn2Si2Mo铸钢奥氏钵化后,空冷获得的组织是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钵组成的新型贝氏体组织,油冷、水玻璃冷和水冷后获得的组织是由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的复相组织;随介质冷却能力的增加,有利于提ZG30CrMn2Si2Mo铸钢的综合性能,水冷后可获得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分析了冷却介质对性能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轴承淬火过程中采用空气冷却器冷却淬火介质的工艺方案,所排放的热空气直接用于干燥轴承滚珠.它开辟了一条热处理过程热能充分利用的新途径,比通常尾气直接排入大气的空气冷却器提高热效率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宿新天 《热处理》2008,23(3):59-61
采用空冷系统代替水冷系统对淬火介质进行冷却,由二次换热改为一次换热,能够显著提高冷却能力。阐述了淬火介质空气冷却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状况。应用结果表明,空气冷却器具有节电、节水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淬火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燕  李丽  王明罡  刘辉 《热加工工艺》2007,36(22):85-87,94
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免耕播种机开沟圆盘淬火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对圆盘水冷、油冷、空冷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最佳淬火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Water and air are commonly used quench media with very different quenching powers; further, they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of very low cost. Theoretically, alternate quenching by water and air can produce any desired cooling rate between those of each medium alone. While this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practicable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process design and control,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rocessing control techniques has established a solid base for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 new technology, alternate timed quenching by water and air (AT-quenching), is proposed.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a medium carbon low alloy steel,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hich do not meet specification after oil quenching, but which suffers cracking after water quenching. The key points are to design the process by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to realise it with digitally controlled quenching equipment.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production of large forged blocks of die steel for plastics moulding, long shaft forgings and forgings for marine crankshaft,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difficulties that traditional processes and quenchants encounter.  相似文献   

16.
浆状冷却介质的特性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克俭 《金属热处理》2002,27(10):44-49
研究了以水和微细粘土粉末等混合而成的浆状介质的稳定性、冷却特性其影响因素。比较发现,浆状介质具有高于风冷而低于普通机油的冷却速度,可用于一些高合金钢的淬火冷却、铝合金固溶处理,也可用于结构钢工件做等温正火冷却。提出了两种新的淬火冷却方法:(1)先水或水溶液而后浆状介质的双介质淬火方法;(2)工件在浆状介质中先做摆动以加快冷却,而后再停止摆动以防止淬火方法。浆状介质完全不污染环境,使用浆状介质成本极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CaCl2水溶液对40Cr钢进行强烈淬火并高温回火,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冲击及拉伸试验机等,表征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并与常规调质工艺(油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40Cr钢采用CaCl2淬火介质进行强烈淬火+高温回火与常规调质处理相比,可获得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经强烈淬火+回火处理后,与常规调质相比,硬度提高8%~18%,强度提高3%~5%,冲击性能提高16%~30%,可满足其较高的服役性能要求。40Cr钢最优的调质工艺为850℃保温20 min后采用CaCl2淬火介质进行强烈淬火,再经580℃回火120 min后空冷。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表面硬度,使用淬火+回火对 SA-387Gr.91钢球形封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在封头内表面发现大量裂纹。对裂纹及附近母材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为淬火裂纹。淬火裂纹与原材料化学成分及冶金质量无关。封头母材的原始奥氏体晶粒粗大,显微硬度超过标准值。基于试验分析认为裂纹的产生主要与热冲压温度偏高造成的晶粒粗大及冷却介质选取不当造成的冷速过快有关。在采取了降低冲压温度,淬火冷却方式由水冷改为强制风冷,降低回火温度等改进措施后,封头未出现淬火裂纹,表面硬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 40 Cr用 AQ2 51冷却介质淬火开裂的问题 ,从处理工艺、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淬火介质冷却特性上进行了分析 ,认为 40 Cr淬火开裂主要是由于 AQ2 51淬火介质长期使用后其冷却特性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对厚壁L80-13Cr无缝钢管进行1000 ℃保温150 min奥氏体化处理,分别采用风冷工艺、浸入水冷工艺和水雾冷却工艺进行冷却,然后在710 ℃下保温200 min进行回火。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3种淬火介质对厚壁L80-13Cr无缝钢管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由高到低分别是浸入水冷工艺、水雾冷却、风冷工艺;强度和冲击吸收能量都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而提高,风冷工艺淬火的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为23.67 J,抗拉强度为764 MPa,水雾冷却工艺淬火的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为42.00 J,抗拉强度为787 MPa;浸入水冷工艺淬火的冲击吸收能量平均值为50.33 J,抗拉强度为800 MPa。但是浸入水冷工艺淬火容易有淬火裂纹,导致材料报废;雾化冷却工艺淬火,组织细小均匀,性能优异,是最合适的淬火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