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血液分离膜,通过在铸膜液中引入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反应交联物,改善膜材料的亲水性。研究了PVDF浓度、PEG含量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血液分离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接触角从70.2。降至54.5。,水通量从85.4L/(h.m2)-1提高到189.4L/(h.m2)-1,蛋白吸附性量则从92mg/m2降至27mg/m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随着PVDF浓度的增加,膜的拉伸性能增强,破裂压增大,水通量和膜分离孔径减小;随着PEG含量的提高,膜的机械性能变化不大,水通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了向日葵盘中的天然低酯果胶对水溶液中重金属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检测了果胶用量、果胶溶液的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共存离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果胶的用量增加,Cu2+的去除率不断升高,但吸附量先增大后降低。而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不变、随果胶溶液pH值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并受共存离子的影响,随二价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u2+初始质量浓度在0~200 mg/L范围时,利用Langmuir等温方程拟合得到向日葵盘果胶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29.94 mg/g。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反应是自发的、熵值增加的吸热反应。动力学分析证明该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静电吸引作用和络合作用为主要驱动力。可见,向日葵盘低酯果胶具有较强的Cu2+吸附性能,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生物吸附材料应用在Cu2+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3.
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H2O2)∶n(Fe2 )=12的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膜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渗透通量由26.7 L/(m2.h)提高到103.2 L/(m2.h),膜表面水接触角由75°降为58.5°,黏附功由91.64 mN/m提高到110.84 mN/m,Ji/J0由48.8%提高到69.3%,衰减系数由51.2%降至30.9%,膜的亲水性能和耐污染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介绍聚偏氟乙烯的特性及成膜肌理,分别测试以DMF为溶剂,PVDF含量为17%时,加入不同含量Zn-X分子筛得到(PVDF)共混膜的接触角。研究表明,聚偏氟乙烯是一种有着极好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成膜性的聚合物,是制备超滤或微滤膜的优良原料。采用Zn-X型分子筛以物理共混的方法对PVDF膜进行改性,可以提高聚合物膜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提高膜通量,降低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游远  彭晓蓓  杨玉玲  陈熙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102-104,107
利用流变仪研究了肌原纤维蛋白(MP)浓度、温度、pH和离子强度四个因素对肌原纤维蛋白静态流变特性的影响.运用幂率定律计算出K(粘度系数)和n(流变指数).结果表明:MP样品的剪切应力均随着MP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大而上升,而随着温度和pH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K和n与肌原纤维蛋白浓度,温度,pH和离子强度有关;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n值最大为0.463,当MP溶液浓度为30mg/mL,pH6.0,离子强度0.6时,n值最小为0.162,且n值随MP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流体假塑性随MP浓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影响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吸附蓝莓多酚的环境因素,以时间、温度、p H、离子强度、尿素浓度、乙醇浓度为变量,蓝莓多酚吸附量为指标进行了吸附实验。蓝莓多酚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增加后趋于平衡,3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低p H环境有利于吸附,吸附量在p H4~5时达到最大值;吸附量随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升高,尿素、乙醇浓度增大而减少。吸附蓝莓多酚后,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提高,其IC50为3.53 mg/m L,结果表明: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与蓝莓多酚的共混物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纺织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但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提高空气质量等特殊应用要求。文中采用溶剂挥发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兼具吸湿和吸甲醛功能的聚偏氟乙烯-凹凸棒土(ATP)-CaCl_2杂化膜,重点研究了ATP含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P含量的增加使膜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同时膜的吸湿量、甲醛吸附量和力学性能均提高;M10膜吸湿量为0.876 g/g,甲醛吸附量为73.6 mg/g,干态强力为0.397 MPa,湿态强力为0.398 MPa;M10膜在纺织品上成膜连续性较好;所得膜及其制膜工艺可为纺织品表面整理功能化提供宝贵经验与技术储备,开拓了纺织品在空气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同轴溶液喷射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亚胺(PEI)/聚偏氟乙烯(PVDF)皮芯型纳米纤维,其中,PEI为皮层充当吸附剂,PVDF为芯层以解决PEI难于成纤的难题;所制纤维呈三维卷曲形态并杂乱堆积形成高孔隙率的PEI/PVDF纳米纤维膜(PEI/PVDF)。为提高PEI/PVDF的胆红素吸附性能,将赖氨酸固载其表面制得赖氨酸修饰的PEI/PVDF(PEI/PVDF-lysine)。结果显示,PEI/PVDF和PEI/PVDF-lysine的胆红素吸附量分别可达376.57mg/g和386.97mg/g。  相似文献   

9.
以聚偏氟乙烯 (PVDF)、二甲基乙酰胺 (DMAC)和丙酮为原料 ,制作了致密皮层非对称聚偏氟乙烯渗透汽化膜 ,研究了不同制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mPVDF∶mDMAC∶m丙酮=8∶5 2∶4 0 ,挥发时间 6h条件下制得的膜厚为 4 5 0 μm的致密皮层非对称聚偏氟乙烯渗透汽化膜 ,对于温度为 35℃ ,质量分数为 4 76 0 3%的丙酮水溶液 ,在膜后绝对压力为 1333 2Pa时 ,膜的分离系数达 74 92 ,有机物渗透通量达到 12 2 5 6g/ (m2 ·h)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壳聚糖稀溶液的流变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脱乙酰度、pH值和离子强度对壳聚糖稀溶液的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和pH值的增大,壳聚糖溶液的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分别在脱乙酰度70.8%和pH 4.9时黏度达到最小;离子强度的增大导致壳聚糖溶液的黏度降低。黏度的变化与壳聚糖溶液的带电情况有直接关系,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壳聚糖溶液的Zeta电位和电导率一直在增大;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溶液的Zeta电位在降低;而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和pH值的增加,溶液的电导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