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主干课程,然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颇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医人才培养,故而对于中医经典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提出“背诵—案例—临证”三段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将经典原文熟读背诵,达到熟悉理解原文目的,为课程中以案例解释原文奠定基础,课后以门诊实习作为临证实践,达到原文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期借此提高经典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医培养出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医“四大经典”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宇航 《中医教育》2009,28(6):11-15
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中医四大经典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了中医四大经典教学方法改革,并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易位式教学法、体验式学习、讨论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多种教学方法在四大经典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较好地置身于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教学团队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扬长补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医经典课程授课过程中离不开必要的案例,但应用形式往往一成不变。分层递进式案例教学方法立足现有的教学条件,根据学生专业、层次和学习阶段的不同,在授课中采用分层递进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是对中医经典课程案例教学的有益尝试。通过在金匮要略课堂授课中适当应用分层递进式案例教学法,证明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尤其使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有显著提高,对其他中医经典课程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学本科专业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兴趣,以实验课教学的“拔罐法”为例,探讨将BOPPPS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二者有机结合,有助于加大学生在中医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参与深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药学子进入临床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将中医理论具体运用到临床实践的一门主干学科。经研究发现,传统课堂上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不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经典理论,即使教师重复讲解这些知识,效果亦变化不大。针对此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式教学模式对传统课程的学习进行教学改革,从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意义及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一组数据得出:在《金匮要略》课程应用研究中,案例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医学生对古籍的学习兴趣,提高对中医经典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几点能够通过专业水平测试直观表现出来,对医学生进入临床乃至医德树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8年来,我们基于"教书、教人、教心、教已"以人为本,立体、开放、互动的理念,在学校本科教学构建"理论教学大量引用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临床教学通过经典病例分析,着重学生辩证思维和临床技能培养;科研教学通过专题实验研究诠释中医经典的科学内涵"的教医研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结果通过实施以上教学模式,创新教材建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促进师资培养,丰富教材建设。结论教医研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促进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案例选析课程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阐述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临床课程中医案例选析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讨论,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提高了学生中医辨证思维、临床应诊能力和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精神,受到了学生的认可。而案例选择、考核评价方式、教师素质和教学反馈等方面是案例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涂雅丹  刘曦  任毅 《光明中医》2023,(20):4060-4062
目的 探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经典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先后轮科实习的中医类专业本科生60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中医经典临床带教。实习结束出科时,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案总结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媒体远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高效、更规范、更具经典特色的中医经典临床带教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全面提高中医学生临床经典辨治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方剂学是中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应从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其中,考核模式的改革亦十分重要.笔者从中医学专业特点出发,拟构建“方歌背诵考核—病案分析考核—经典阅读考核—期末考试”的多元考核模式.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任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究活动,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应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将开放式课堂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医诊断学的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时限要求、学生知识基础,就如何将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等开放式课堂教学法运用到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罗再琼  夏丽娜  马晖 《中医教育》2013,(6):39-40,68
为实现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早期结合,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实施分段式案例教学改革。提出了按照教学内容和进程,采用分段式案例教学方法,即在课程早期绪论介绍古今名著、名医的故事和典型的病案,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中期的哲学基础和藏象等阶段,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中医思维的转换,初步培养中医素质;课程后期运用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实践表明分段式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中医特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早期接触病案,初步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内经教学方法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设计内经的教学策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经典教学的效果和学习质量,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校+师承”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在中医传承班运行中医经典“课程-实训-临床”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实施院校与师承互动,导读精读选修渐进,自学诵读跟师结合,重在培养中医思维;实训教学实施案例分析训练,通过集中实训、自主实训和实训考核,重在提高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教学实施五年一贯导师制,辅以家传学习和统一见习实习,重在培养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综合诊疗技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传承班3个年级的实践表明,对中医思维的养成、临床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对中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光星  郭林凯 《中医教育》2012,31(3):54-56,58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将经典课程回归临床.在金匮要略临床教学中,首先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细心、全面观察病情并独立分析、归纳病史.在获取病史资料后,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辨病和辨证,病证结合,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对于一些新病例或是疑难病例,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文献,并能独立分析、整理文献.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诊治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通过以上方法,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温病学是一门经典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对温病学的教学还不够完善,与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运用PDCA循环理论为指导,将温病学教学划分为"案例教学-对分课堂"的布置、病案分析与课堂讨论、小结汇报与教学互动、评价、总结处理5部分,以改善温病学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6.
李定祥  彭珣  郭芮  刘琴  邓奕辉 《中医教育》2020,(2):40-43,49
"象思维"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中医的核心思维方式,培养此思维方式对刚接触中医学的学生十分重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学者需带领学生理解和准确把握"象思维"的特点、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将其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象思维"。从汉字中的"象思维"在中医基本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和天人合一中的"象思维"在中医基本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两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引导学生发掘"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中药学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  金华  张萌  周鹏 《中医教育》2009,28(5):14-16
中医实训是指对学生进行中医基本知识的综合复习和对中医诊疗基本技能进行的强化训练。临床中药学实训是中医临床实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药性理论和中药功用的识记、掌握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指导临床用药、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辨认知识,是临床中药学实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要搞好中药实训教学找准学科定位是前提,深化教学改革是基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关键,完善教学环节和过程是保证。要提高中药实训教学质量,需保证教学空间,完善教学标准,加强考核,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课程的开设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经典教学改革中一项新的尝试,从中医临床经典导读课程的定位、使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考核与评价等方面作了阐述,对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