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考虑压力机柔性体部件对机械运动的影响,以八连杆压力机的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Pro/E软件对八连杆传动机构进行参数化实体建模,分别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Rigid Dynamic模块及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在对八连杆压力机的传动机构做刚体运动学仿真的基础上,进行该传动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得到压力机传动机构的运动特性曲线和等效应力曲线及分布图。结果显示,主拉杆最大等效应力高于材料许用应力,将下轴孔尺寸优化为69 mm后,最大等效应力大大降低,符合主拉杆强度要求。这种方法实现了在同一软件平台中进行刚体运动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两者比较可得出,刚柔耦合模型更能反映出机构的真实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余发国  王园 《锻压技术》2013,(5):138-141
连杆运动不干涉是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杆系设计的重要约束条件。拉延速度和加速度直接影响八杆机械压力机性能。提出了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杆系不干涉条件的判据,并以不干涉条件、拉延速度和加速度作为惩罚项,使用复合形法对具有13个优化参数的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杆系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结果可得到性能较优、满足运动不干涉条件的八连杆压力机杆系。最后以实例说明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杆系的优化设计过程,并通过三维软件验证了该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的多连杆机械式压力机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连杆机械式压力机,采用模块化方法构建其传动部分数学模型,得到压力机工作机构滑块的运动方程;根据运动方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得出滑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用三维软件Soldworks构建传动部分三维模型,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比两种结果,得出该结构适用于深拉伸加工工艺,模具在拉伸工作区的冲击很小,满负荷时工作区域长。  相似文献   

4.
介绍多连杆机械压力机中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动力学特点。通过Vb.net软件编制专用程序,对八杆机构进行力学分析,绘制受力曲线图,对杆系轴瓦PV值进行分析,对压力机设计人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闭式四点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工艺行程精密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拉延速度稳定的工作品质,提出以压力机行程设计误差最小和工作行程拉延速度波动量小的多目标函数,以机构动力学特性为约束条件,建立八连杆机械压力机杆系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占优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含有12个优化变量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保证行程设计误差最小为第一附加准则,在pareto最优解中确定最终杆系参数。优化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为闭式四点八连杆机械压力机复杂杆系快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混合驱动机械压力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将混合驱动凸轮连杆机构应用于机械压力机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混合驱动凸轮连杆机械式压力机的机构构型,分析了其运动原理.运用复数矢量法对该混合输入机构进行逆运动学分析,求解出伺服电机满足加工工艺要求时的实际运转情况,通过求得的伺服电机转角函数控制滑块运动.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以实现滑块余弦运动规律,并在Pro/Mechanism模块中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新型混合输入式机械压力机可以实现多种运动规律,从而满足多种冲压加工工艺对零件变形过程中速度变化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何彦忠  黄建民 《锻压技术》2013,38(1):115-120
为适应拉伸工艺,压力机滑块在拉伸工作区域内的速度变化需较缓慢,且满负荷工作区域较长.经分析现有机械压力机构型特点及运动特性,改变压力机主传动机构,设计了一种滑块在下死点附近具有低速特性,且非常适合做拉伸工艺的新构型压力机.详细阐述了所设计新构型压力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特征,并借助ADAMS仿真分析软件创建了机构参数化设计模型,通过摆杆长度参数化设计,获得了几组滑块运动特性曲线,通过曲线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出杆长影响下的滑块运动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液压-机械复合传动压力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其技术特性.该压力机由基于滚动高副的双边铰杆增力机构与无杆活塞式液压缸组成,在液压缸直径及要求的输出力一定的条件下,该复合传动压力机较单纯的液压传动压力机,其系统工作压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八连杆压力机的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八连杆传动机构进行参数化实体建模,然后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完成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得到机构中滑块的运动特性曲线及各构件所受载荷的情况;当压力机达到公称压力位置时,以机构下连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为下连杆最大等效应力低于材料许用应力;进一步对下连杆添加循环载荷进行疲劳分析,得到其疲劳安全系数为0.845;以最大等效应力低于材料许用应力、疲劳安全系数高于1、质量最轻化为优化目标,对下连杆进行尺寸优化,最终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疲劳安全系数达到1.154,质量减轻4%,达到了轻量化、低应力、高安全性的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广义肘杆机构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进行运动分析,可以看出该机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都很平稳,非常适合冷锻作业的需要.通过对该机构的静力分析,获得了该机构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各杆的受力和偏心轴所需输入扭矩的变化规律,为各杆的强度设计和离合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考虑到压力机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过载情况,对该情况下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