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降滤失剂的最优化条件。室内配浆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合成的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淡水泥浆中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及增稠作用。在4%盐水泥浆及饱和盐水泥浆体系中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和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CS)为基体,连续接枝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两种单体,合成了CS/AM、CS/AM/AMPS两种降滤失剂,并分别对其降滤失性能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在CS和AM的聚合反应中,当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浓度为单体质量的1.0%,CS与AM的质量比为1∶2,反应时间为3,h时,获得的降滤失剂效果最佳,滤失量为8.6,m L。在此基础上,引入AMPS,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钻井液老化后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改性淀粉作为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应用及研究发展状况.改性淀粉降滤失剂绿色环保、价格便宜且抗盐能力强,在油田化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的预胶化淀粉和醚化淀粉因耐温性差,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接枝共聚淀粉既具备淀粉类降滤失剂的抗盐能力,又有共聚物的抗温性,因此成为淀粉类降滤失剂的研究热点.对接枝共聚淀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并对各类接枝共聚淀粉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淀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淀粉(St)、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钾一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二元接枝共聚物St-g-pAA和三元接枝共聚物St-g-p(AA-co-AM).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物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共聚物的表征结果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非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淀粉型非离子型絮凝剂的方法,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分别探讨了单体配比、油水体积比、引发剂浓度及乳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抗温环保型降滤失剂改性玉米淀粉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在淀粉链状结构上引入丙烯酰胺和丙磺酸单体,优化其反应工艺,得到改性淀粉;用热重法分析产物热稳定性能;通过淡水实验、抗高温实验、抗盐实验和抗钙实验评价改性淀粉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在280℃时开始分解;当改性淀粉添加量为1.3%时降滤失性能良好;改性淀粉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好、抗盐抗钙能力较强、同时兼有无毒环保、成本低等优点的降滤失剂原料。  相似文献   

7.
以水为反应介质,在Fe~(2+)-H_2O_2的引发作用下,合成了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简要地报导了引发剂、单体、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以及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其水溶液对含石油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AM/AN/AA/淀粉四元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钻井液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为单体,在一定温度和引发剂作用下,与淀粉接枝共聚制得AM/AN/AM淀粉四元接枝共聚物,初步评价了其钻井液性能。结果表明,AM/AN/AM淀粉四元接枝共聚物在淡水钻井液、饱和盐水钻井液和复合盐水钻井液中均具有优良的降滤失作用和较好的耐温(抗温≥150℃)、抗盐(抗NaCl至饱和)和抗钙(≥20%)离子污染的能力,并对泥页岩具有较强的抑制包被性。  相似文献   

9.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淀粉-丙烯酸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选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研究了接枝反应温度、时间以及物料比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淀粉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5,加入引发剂硝酸铈铵约1%,35℃反应3h,能达到接枝率90%。  相似文献   

10.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酰胺、丙烯酸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改性淀粉三元接枝共聚物;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接枝共聚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能得到具有高吸水率的淀粉接枝共聚物;且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交联剂浓度和单体配比、中和度等因素对淀粉三元接枝产物吸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交联剂浓度1.2×10-3kg.L-1;引发剂浓度6×10-3kg.L-1;丙烯酰胺/丙烯酸=0.11;中和度75%.  相似文献   

11.
以硫酸饰铵为引发剂,在甲醛存在下,将马铃薯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合,经皂化后制得了甲醛改性高吸水性树脂。本文研究了该树脂的吸水性与甲醛、丙烯腈、糊化水和皂化的碱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吸水速率。  相似文献   

12.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淀粉絮凝剂.研究了淀粉在离子液体和水中溶解情况的差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丙烯酰胺与淀粉分子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之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比较了在离子液体和水中合成得到的絮凝剂在高岭土悬浊液中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Starch is a kind of abound and cheap resource, which can regenerate and whose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glucose units that contain many active hydroxyl groups. The modified starch can be synthesized with various chemistry, physics and biology methods. It has extensive uses among all kinds of paper chemical products.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starch with acrylamide(AM) and cationic monomer can join the synthetic chain with high molecular onto the starch backbone. This is a …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 ,以硝酸铈铵 (CAN) 酸为引发体系 ,在淀粉与二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季铵丙磺酸内盐 (DMAPS)的二元接枝共聚反应的基础上 ,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酰胺AM和DMAPS的三元接枝共聚反应 ,并着重比较了丙烯酰胺的加入对接枝反应条件以及接枝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应用了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考察了接枝物的抗粘土水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钠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玉米淀粉糊化后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与丙烯酸发生接枝共聚反应 ,制的超强吸水剂 .籍此讨论了引发剂用量 ,丙烯酸与淀粉配比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引发剂用量为淀粉用量的 1 .5 % ,淀粉 /丙烯酸 (质量比 )为 1 /6时 ,合成的超强吸水剂室温下在饱和状态时可吸收 5 5 0倍的蒸馏水 ,2 5 0倍自来水 ,80~ 1 0 0倍生理盐水 ,4 0~ 5 0倍人工尿 ,同时还具有优越的保水性能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Cu(Ⅲ))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 化还原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测 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7.
改性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诸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产物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絮凝剂能使污水中颗粒悬浮物絮凝成大颗粒沉淀,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自由基聚合和接枝共聚合、交联反应的机理,用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并将其用于玉米等春播作物的耐旱型种衣剂。文中讨论了单体与淀粉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水解反应和氮气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