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梁艳馥 《中外医疗》2010,29(32):157-15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失语病人临床的心理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收到明显效果的90例,惧抑郁型患者心情明显好转16例,焦虑型患者心情好转64例,仍存在焦虑、恐心理患者10例。结论只有对脑血管病失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脑血管病失语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高,且病程长。因此,在情感方面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演变过程。曾有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0%,焦虑也是此类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脑卒中后导致75%的生存患者留有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通过对11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的心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及康复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约85%以上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经积极治疗与康复护理,大部分生活都能自理。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康复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在脑血管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加康复护理均能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影响脑血管病患者心理活动的因素、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评估与心理护理策略.影响脑血管病患者心理活动的心理社会因素因素主要有应激性作用、认知性改变、人格特征、不良生活方式、紧张性生活事件和家庭社会因素.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分五期:否认期、默认期、焦虑期、抑郁期、依赖期.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脑卒中后抑郁、焦虑、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卒中后人格改变.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有: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和心理评定鼙表.心理护理策略包括六个方面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掌握心理变化规律,根据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心理变化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③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和行为方式,进行健康教育;④协助康复治疗和训练的的进行,发挥康复治疗措施的积极心理作用;⑤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⑥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是对脑血管病人进行药物治疗、肢体康复、心理康复、语言训练,健康教育等.脑卒中康复护理是脑卒中康复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总的康复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康复护理人员为达到脑卒中患者躯体、精神、社会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目的,紧密配合康复医生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的除基础护理以外的功能促进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少脑血管病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及增加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83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按脑病科护理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恐惧及治疗依从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脑血管病患者焦虑心理及增加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风智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37-33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病致残、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劳动能力丧失的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其中40例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的作为试验组,另40例除做完治疗后不做特殊心理护理的作为普通组。结果进行心理护理组的患者与普通组的患者肌力恢复有明显差异,经过心理护理的患者肌力恢复有明显提高。结论心理护理对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发展,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心理护理需求受到重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有关心理知识的了解,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良好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疗养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疗养康复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根据收治先后顺序分组,分为对照组(前70例)和实验组(后70例),分别施加常规疗养康复护和常规疗养康复护理+系统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86%、95.71%,差异显著(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疗养康复中的作用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ICU护士的职责不单是做好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与检测,还包括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此,了解ICU 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和焦虑因素,有针对性对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正确的面对,建立起对护士的信任与尊重,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ICU护士的职责不单是做好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与监测,还包括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因此,了解ICU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和焦虑因素,有针对性对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家属正确的面对,建立起对护士的信任与尊重,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方志莲 《中国医疗前沿》2013,(5):100-100,78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家床科2008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院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焦虑或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或抑郁的发生率为28.00%,对照组患病率为5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期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患者常因疾病的影响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摆在每位护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运用现代化医学模式理论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心理护理在精神疾病护理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精神患者与其他疾病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也与其他疾病有所区别,掌握心理护理技巧,对病人实施护理操作、康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华  梁艳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098-2098,2120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致残率高、康复治疗时间长。患者对治疗配合好坏,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因此,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总结我院1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和疏导,剖析脑血管病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特点及原则。结果:缩短护-患之间距离,使脑血管病患者在身心两方面达到康复。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缩短脑血管疾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病 ,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老年人更为突出 ,且多留下肢体瘫痪 ,失语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健康 ,但如能在积极的治疗同时 ,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将会降低死亡率 ,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复。1 心理护理脑血管病人的康复与其得到的社会支持及有效护理有密切关系 ,脑血管病病人以老年人居多 ,其行动迟缓 ,活动减少 ,患病后更为突出 ,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会出现情绪低落 ,焦虑、固执、孤独感。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问题进行整体考虑 ,做好针对性、综合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脑震荡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探讨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应用Zo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0例脑震荡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10例脑震荡病人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98例(89.09%)有焦虑心理,102例(92.73%)有抑郁心理,说明焦虑和抑郁在脑震荡病人中发病率很高。其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和医疗费用等。结论脑震荡患者有心理问题,应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用药行为的有效性。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重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发放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遵医嘱用药行为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与遵医嘱行为、精神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其依从性和遵医嘱行为,加速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否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100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告之患有癌症、癌症的治疗与预后、癌症应对方法、癌症患者同伴教育等,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患者焦虑总分、精神症状总分、躯体症状总分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理护理的开展,焦虑程度进一步下降。心理护理前患者中无抑郁者3例(3%),轻度抑郁36例(36%),中度抑郁43例(43%),重度抑郁18例(18%);心理护理后无抑郁者26例(26%),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22例(22%),重度抑郁7例(7%),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