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对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大监督机制的无效性,为了满足制约行政立法权、消除法治建设的“瓶颈”和履行WTO义务的需要,我国必须建立对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克服司法审查与人大制度相抵触的思想障碍,赋予法院宪法解释权和真正实现司法独立,是健全司法审查机制的必要条件。我国司法审查模式应当主要借鉴大陆法系的经验,建立独立的违宪审查机构与普通法院的审查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法治视野里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度、合理行使对法治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中国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要适度合理地行使,必须尽快完善立法、司法审查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3.
杨伟东 《前线》2015,(4):43-45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宣告2000年颁布实施的《立法法》完成首次大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法》的修订意义重大。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整体建设而言,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过,就法治的实际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就推进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正如《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所强调的那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治:金融危机之全球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法视角观之,此次金融危机实为非主权者的国际力量之理性行为所导致的非理性结果,是多中心的国际立法缺少协调机制之体现;此次金融危机也在规则创制、司法审查、执行力等方面对国际法形成挑战.在国际法视野中,面对金融危机的最佳对策为建立国际法治,对于国际法治中存在之不足.可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在加强国际立法民主、提高国际法院之地位、强化国际法院之强制管辖权、培养国际法之强制执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在辞别2005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梳理和回顾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法治新闻。——作者题记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创新”依然是2005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其中,就立法而言,《物权法》的起草和公开征求意见、《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信访条例》的实施、《公务员法》和《公证法》的颁布,都为2005年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而言,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收回死刑复核权为主旨的死刑复核制度颇令人关注,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制度的改…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裁量已成为行政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裁量立法控制松动的情况下,加强对裁量的司法制衡已为现代法治国家所认同。对此,通过分析我国行政裁量司法审查标准的适用情况,认为我国行政裁量应该走一条抽象化的司法审查路径,并给出三点理由:基于法律原则的特性;基于域外裁量审查法律原则适用的经验,基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主旋律和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词,这突出表现在立法创新和司法创新之上。其中,就立法创新而言,治安管理处罚法变处罚法为控权法、法规备案审查程序对遏制立法违法现象具有积极意义等,都为中国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创新而言,以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10.
《理论研究》2008,(6):48-51
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运用好司法审查制度,是个值得不断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审查制度价值,规范公权运用,建立和谐的法治秩序,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必须不断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法应具有道德性,包括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法治社会的法更应如此.它实质上体现为正义,要求在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治运作过程中都有道德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以提高立法质量为核心,突出立法重点,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帮扶,维护群众权益,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法治环境不容乐观,立法转型滞后、相关法规存在“碎片化”甚至相互抵消的情况,司法行政功能错位,环境执法困难重重,相关法律监督力度不够,政府和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普遍较差。为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统一立法理念、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关的《生态文明促进法》;转换立法思维方式,且执法方式与司法方式要逐步重整;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环保职责,注重环境民主和社会参与,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磊 《理论研究》2023,(2):64-7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经验历史性总结的集大成者。选取法治学理论作为全会法治精神及其内涵的研究范式,能够充分阐明全会总结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经验的重大意义与逻辑进路。从法治价值论角度看,全会在彰显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的基础上,既在内在价值维度为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稳步推进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引作用,又在外在价值维度充分保障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从法治逻辑论角度看,全会对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经验的阐释,既肯定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也认清了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谨的体系结构和深邃的逻辑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符合中国的法治现状、立法客观规律要求,开创了我国立法法治新局面,直接推动了立法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对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处理好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人大与人大常委会、人大与政府等关系;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应当对坚持科学立法、推进民主立法和恪守依法立法有更为具体的作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实践,则需要打破“部门法思维”的禁锢,引入“领域法思维”,更为全面地审视立法需求。  相似文献   

16.
WTO协议和规则要求各成员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接受司法审查 ,包括接受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审查 ,以便为各成员方缔造公平贸易的法律框架。为此 ,WTO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则。我国虽然同样确立了司法审查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体制 ,但与WTO的要求相比 ,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需要通过构建与WTO协议和规则相一致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监察法》与《刑法》均属反腐败立法的范畴。"两法"位阶关系的平等性、立法理念的预防性、具体内容的相通性等,奠定了其衔接协调的现实基础。但是,由于"两法"规定的差异性,导致现实中出现如监察对象是否包括单位、人大代表等争议问题。司法实践中,应立足"两法"衔接协调的视角,树立法治统一原则,明确界定监察对象标准,厘清监察对象的具体范围,不断推动反腐败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法治建设与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与社会治理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能够有效地回应社会治理的基本诉求,促成社会治理所需的秩序,丰富社会治理的形式。在法治视角下,法治思维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基本共识,法治方式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价值选择,社会善治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要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相关环节的完善,以立法为社会主体提供完善的规则体系,行政施行高效能的行为模式相配套,司法处理社会关系坚持公平正义,从而促进社会治理机制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并且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立法的关键是要实现科学立法;执法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必严;司法的灵魂是公正;守法的关键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前,兵团的法治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要从推进兵团立法工作、规范执法体系、提升司法公信力、运用法治思维、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深化兵团法治建设,为新时期兵团发挥好"三大功能"和"四大作用"筑牢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法》存在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缺乏规划性、法律的规范功能与作用发挥不足和缺乏法治理念等主要问题,应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法》:赋予《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律的地位;确立科学的立法目的、任务和原则;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完善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依法保护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