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酸钠模数测定方法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小莉  左国强  蔡天聪 《广州化工》2011,39(1):110-111,131
详细阐述了硅酸钠中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的理论依据,在分析和总结现阶段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通过采用过饱和氟化钠溶液,酸度计监测滴定终点的实验准确测定了二氧化硅含量,进而提高了硅酸钠模数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EDTA络合滴定广泛应用于工业分析中,它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度高的特点。采用EDTA络合滴定测定肥皂的脂肪酸含量,从原理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碰到了两个严重困难。第一,绝大部分肥皂都含有游离碱和硅酸钠,常使滴定结果偏高;第二,制造肥皂使用的油脂来源不同,因而脂肪酸的分子量不统一,在计算上带来很大困难。对于后者,可以选择油酸的分子量为标准,作为计算的依据;对于前者,消除游离碱和硅酸钠的存在是确定本方法能否进行的关键。起初,我们加无水乙醇于肥皂中,以除去不溶于乙醇的游离碱和硅酸钠,然而,操作繁琐、困难,而且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并不好,这一方法很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硅酸钡和BaCO3的酸解条件,以及硅酸钠在加入强碱后体重的性质,建立了水玻璃中可溶性碳酸盐的滴定分析法,相对误差可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硅酸钡和BaCO3的酸解条件,以及硅酸钠在加入强碱后体系的性质。建立了水玻璃中可溶性碳酸盐的滴定分析法。相对误差可在0.2%以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用铜铁试剂在pH=4.00时,切口消失指示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滴定硅酸钠的新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9%和0.56%。  相似文献   

6.
以水玻璃和硫酸为原料,为聚醚改性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改性剂。制备大孔容高分散沉淀二氧化硅,考察了硅酸钠浓度,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值等因素对SiO2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分散性能优良、孔容达1.8ml/g的SiO2。  相似文献   

7.
交流示波极谱法滴定硅酸钠──铜铁试剂指示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柏林  孙军 《化学世界》1994,35(5):260-262
交流示波极谱法滴定硅酸钠──铜铁试剂指示终点牟柏林,奚洪民(吉林师范学院)孙军,邹宪芝(吉林市质检所)铜铁试剂在酸性溶液中能与许多种金属离子定量析出沉淀,在分析中做为络合掩蔽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文研究钢铁试剂在示波器上切口出现和消失与pH值变...  相似文献   

8.
高氯酸滴定钠盐是传统的工业检测钠盐的方法,而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决定滴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新型的配制高氯酸滴定液方法,并用其滴定检测离子交换后,过程产物粗维生素C中钠盐的含量。通过对比发现,该法配制的高氯酸滴定结果的一元曲线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49.169x-0.0037,相关系数R^2=0.9992,精确度、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1.05%。样品中钠盐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可达101.16%,回收率较好,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该配制方法,对环境污染小、成本较低,测定结果准确,适合工业生产中质量检验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阳离子离子度的测定方法及原理,通过胶体滴定、硝酸银滴定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胶体滴定法更适用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检测。  相似文献   

10.
棕榈酰氯生产中氯化亚砜残留对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氯化亚砜残留的检测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通过降低检测时滴定的温度,减少棕榈酰氯水解;加入稀释剂正已烷,棕榈酰氯与蒸馏水接触更充分,残留的氯化亚砜快速与水反应,从而加快滴定速度,提高检测准确性。将棕榈酰氯生产中氯化亚砜残留检测相对误差从224%下降到4%。  相似文献   

11.
以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四氯化硅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在保护气体(如惰性气体氮气)的保护下,将四氯化硅与等量的硅酸钠溶液同时滴定到放有氯化钠溶液的容器中,调节溶液pH至4左右,搅拌30 min后停止搅拌,转移沉淀物,漂洗至pH到7,抽滤、烘干即可得到粉状白炭黑.本文的创新点是在总结前人制备纳米白炭黑的基础上,研制出利用双水解的方法制备纳米白炭黑.  相似文献   

12.
何旭伦  卢平  梁勇 《广州化工》2015,43(3):127-129,151
探讨了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通过考察硫酸铈滴定硫酸亚铁铵与硫酸亚铁铵滴定重铬酸钾两个滴定体系,探明了零流电位法在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适用性。通过硫酸亚铁铵滴定重铬酸钾对本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相对误差为-0.10%,同一电极滴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n=5),五根电极滴定结果的RSD为0.16%。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13.
从晶体结构、制备工艺、插层改性和应用的角度,对层状硅酸钠的研究进行较全面阐述。介绍了层状硅酸钠存在的多种晶相及结构特点;指出了喷雾干燥结晶法或水热合成工艺在制备结晶层状硅酸钠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反应类型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层状硅酸钠的插层改性技术和赋予改性层状硅酸钠丰富的功能性;分析了层状硅酸钠的不同晶相或改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思路和存在问题,为层状硅酸钠的深度研究与开发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典型的层状硅酸钠,概述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晶体结构、物化性能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合成方法、国内市场开发现状以及市场应用情况.指出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技术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铝的络合滴定方法、滴定剂、滴定方式及终点检测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零流电位法在配位滴定中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通过EDTA滴定氯化铁以及EDTA滴定硫酸铜两个滴定体系证明了零流电位法可应用于配位滴定。通过两个滴定体系对零流电位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11%,同一电极滴定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0.12%(n=5),五根电极滴定结果的RSD不大于0.23%。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度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微量滴定板上的弹性蛋白酶动态显色法(以下简称微量滴定板法),用于α1-蛋白酶抑制剂(α1-Pro-teinase inhibitor,α1-PI)的活性检测。方法以微量滴定板为载体,将不同量的α1-PI样品与定量的弹性蛋白酶混合,通过适宜的显色底物对剩余的弹性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用酶标仪测定405 nm处A值的变化,分析试验的有效性,并计算α1-PI样品的活性。优化微量滴定板法的实验条件。用BCS凝集分析仪检测α1-PI的活性,确认样品的工作浓度。采用两种方法检测19份样品的α1-PI活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微量滴定板法的最优实验条件为:样品加样体积50μl,标准曲线范围为(2~14)μg/ml;弹性蛋白酶稀释度为1∶1 400,体积100μl;孵育时间15 min;底物稀释度为1∶10,体积50μl;连续监测A405值10 min。微量滴定板法和BCS法检测19份样品的相关系数大于0.99。结论微量滴定板法检测α1-PI活性的时间更短,同一样品不同稀释度之间检测结果的变异率更低,且检测结果与BCS法相关性良好,可替代全自动的BCS法,降低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8.
硅酸钠是造纸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助剂,行业对其应用研究较少。本文从硅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论述了模数对硅酸钠组分的影响,分析了硅酸钠在废纸脱墨、过氧化氢漂白以及废水处理、纸张增强方面的应用机理。有助于提高硅酸钠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结晶层状二硅酸钠的方法。2背景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结晶层状二硅酸钠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包括以下步骤的生产结晶层状二硅酸钠的改进方法:在某些粘合剂如水和硅酸钠水溶液的存在下,按照无水硅酸钠碎料(一种起始原料)的一定比率制备出颗粒,随后将这些颗粒进行结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反应方式,将稻壳与氢氧化钠反应获得硅酸钠溶液(水玻璃),采用沉淀法制取高品质白炭黑。以白炭黑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收值为指标,研究了水玻璃模数、反应终点p H、反应温度对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 mol/L的H_2SO_4溶液对其滴定,当反应终点pH值为10,水玻璃模数为2.2,反应温度为95℃时,制备出的白炭黑品质最好,其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可达3.779 m 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