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雌激素受体(ER)与大肠癌的内在联系,我们用活性碳吸附分析法(DCC法)测定69例大肠癌标本中的ER。结果阳性率为52.17%;ER含量为3.00~30.44 fmol/mg蛋白。受体阳性肿瘤的平均体积明显大于受体阴性肿瘤(p<0.05)。我们认为大肠癌中也存在ER,ER的存在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肿瘤及人体因素对ER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范支援 《中原医刊》2004,31(10):49-5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对胃癌的检测。方法 :采用李氏荧光雌激素组织化学法对胃癌 40例作了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gR)测定 ,同时对 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作了ER、PgR测定。结果 :40例胃癌的ER、PgR阳性率分别为 2 3 %、2 7 5 % ,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ER、PgR均阴性。 40例胃癌中高分子化腺癌ER、PgR阳性率分别为 44 1% ( 15 /3 4)、47 1% ( 16/3 4) ,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的 14 % ( 6/4 3 )及 2 0 9% ( 9/4 3 ) ,ER为P <0 0 2、PgR为 P <0 0 5 ,发病年龄及性别与ER、PgR均无关。结论 :ER、PgR阳性的胃癌与雌激素靶器官的恶性肿瘤一样 ,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对内分泌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耐药基因(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及雌激素受体(ER)在人体大肠癌中表达及意义,为大肠癌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08例大肠癌做了GSTπ检测,73例做了P170检测,40例做了ER检测。结果:多数大肠癌表达P170、GSTπ、ER,其中P170表达为61.61%(45/73),GSTπ表达率为69.44%(75/108),ER表达率为67.5%(27/40)。结论:多数大肠癌化疗药具有耐药性,提示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中应针对性选择化疗药物,避免耐药性。同时对于ER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4.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51例胃癌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癌胚抗原(CEA)、花生凝集素(PNA)、菜豆凝集素(PHA)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组织ER阳性率为33.33%,多为高分化管状腺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ER的表达在高分化胃癌中与CEA、PAN、PHA趋于一致,但在低分化胃癌中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依赖性,与CEA、PNA、PHA的表达亦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反映出胃癌组织的生物学特征和肿瘤免疫病理学特征,对指导内分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4例胃癌进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表明,114例胃癌中ER阳性27例,阳性率为23.7%,其中女性ER阳性率(33.9%)明显高于男性(13.8%),差异有显著性。临床Ⅲ、Ⅳ期胃癌、肉眼BorrmannⅣ型胃癌、组织学弥漫型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ER阳性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胃癌ER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钱萍  陆宁 《嘉兴医学》2000,16(1):45-46
应用免疫酶标技术对43例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的ER阳性率为30.2%,PCNA阳性率为51.1%。表达多见于低分化癌,阳性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并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提示:胃癌组织中进行ER、PCNA检测对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R、ER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①ER阳性率男性为33.33%,女性为46.67%;ERmRNA阳性率男性为73.33%,女性为86.67%;②ER阳性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见;ERmRNA阳性在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均可见;③ER阳性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有关;④ERmRNA较ER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结论:ERmR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用于胃癌颈后判定,为胃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4例胃癌进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表明,114例胃癌中ER阳性27例,阳性率为23.7%,其中女性ER阳性率(33.9%)明显高于男性(13.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Ⅳ期胃癌、肉眼BorrmannⅣ型胃癌、组织学弥漫型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ER阳性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胃癌ER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红  张惜阴 《上海医学》1994,17(9):511-513
本研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雌二醇、孕酮的组织化学方法(简称酶联组化法)检测1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观察经三苯氧胺20mg每日三次口服10天治疗前后受体含量及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发现治疗前: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6.25%,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37.5%,治疗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2.5%,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8.75%,16例中有3例病理组织学检查仅见混合型增生过长或增生期子宫内膜,另外6例组织学分级有好转。本研究结果提示:三苯氧胺治疗子宫内膜癌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为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或通过孕激素受体的增加而使肿瘤组织的生长受抑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9例胃癌组织中的原癌基因(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C-erbB-2和ER呈阳性表达分别为87例(73.1%)和76例(63.9%)。并提示两者阳性检出率与胃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癌组织侵犯程度及不同年龄组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结果显示,在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证明C-erbB-2和ER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组织及癌症旁组织和同体正常组织中铬、锰、锌、铁、铜和钙的含量.结果,在胃癌组织中锌的含量比癌旁组织、同体正常组织少,铜的含量比正常组织多,其余5种元素的含量在这3个组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大肠癌症组织中锰、镁的含量比癌旁组织多,其他5种元素的含量在这3个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在乳腺癌组织中铬、锰和铁的含量比正常组织多,锌、镁、钙的含量比其同体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多.铜的含量在这3个组织中比较无明显差异.胃癌、大肠癌及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同体正常组织中,上述7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特别是在乳腺癌组织中除铜以外的6种元素的含量都比正常组织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的1例乳腺、肾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生率、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低,乳腺、肾多原发恶性肿瘤更是罕见,临床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结论多原发恶性肿瘤病因可能与遗传、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在首发癌治疗的同时,应警惕其他原发癌发生的可能;加强对其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的个体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蝙蝠葛活性成分对多种瘤株的抑制肿瘤增殖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肺癌A-549细胞株及人肝癌HepG-2细胞株,给予蝙蝠葛活性成分作用24h,MTT法检测抑制增殖作用.[结果]蝙蝠葛活性成分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时,抑制率最高达到99.9%,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时最高达到99.4%,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时最高达到87.8%.[结论]蝙蝠葛活性成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肺癌A-549细胞株及人肝癌HepG-2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抑制率有随着质量浓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80~1994年间手术切除食管贲门癌986例,术后切缘癌残留68例,发生率为0.8%。其中食管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9.2%(44/478);贲门癌切除术后切缘癌残留4.7%(24/50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5%(34/66)、14.5%(9/62)和3.7%(2/54)。作者认为切缘癌残留与切端距肿瘤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主张距肿瘤上下各10cm以上切除,术中残端快速病理检查和术前放疗有利于减少切缘癌残留,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 (ETT) of the uterus is a rare tumor introduced recently, which is distinct from 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 (PSTT) and choriocarcinoma with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resembling low-grad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Definition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still not very clear because of its very low incidence and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lesions. ETT generally behaves in a benign fashion with metastatic and death rates about 25% and 10%, respectively, Here we report three cases of ETT, in which one had metastasis and eventually died from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对2000~2002年收治的62例患者(≥7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ukes C和D期占62.9%(39/62),并发急性肠梗阻者为29.8%(18/62),有并发症者占87.1%(54/62),本组根治性手术占51.6%(32/62)。误诊、迟诊在老年患者中相当普遍,影响预后。结论: 强调重视老年患者的早期症状,建议血常规、大便隐血、直肠指检、结肠镜和CT等规范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能改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再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的经验,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6例胃癌术后再次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1例空肠套入式吻合术。结果: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胰漏1例,腹腔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胃癌术后复发累及胰头或胃癌侵犯胰头,无远处转移,一般状况良好者,可考虑行PD。  相似文献   

19.
卵巢卵黄囊瘤2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研究27例卵巢卵黄囊瘤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并随访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临床I期13例及临床Ⅱ期2例(以上均为单纯型)随访2~21年均健在;临床I期(混合型)1例术后3年死亡,临床Ⅱ期3例(内有混合型1例)术后1年内死亡,1例术后3年死亡。临床Ⅲ期术后1年死亡及术后2年死亡各2例,临床Ⅳ期1例术后1个月死亡;失访2例。结论:卵巢卵黄囊瘤属恶性肿瘤,预后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手术治疗并配合VAC或PVB化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报告14例颅眶部肿瘤,主要表现为突眼、视力损害和眼肌麻痹。13例经手术治疗,9例肿瘤全切,无死亡。11例获得随访。存活的8例平均随访4.6年,均可自理,且多能参加工作。作者讨论了颅眶部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手术入路,并指出,熟悉有关解剖,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颅眶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