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利用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特制定了油菜直播密度试验、直播与移栽的效益比较试验、油菜机械收获方式试验,探索最佳的机械化生产方式,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的种植密度为2.4万株/667m~2产量最高,直播油菜的产量和移栽油菜的产量差异不大,油菜二次分段收获的产量损失小于一次收获的产量,说明油菜机械直播,因密度大,分枝少,成熟期集中,更适合机械收割,效益更高,克服了移栽油菜工序繁多、内容复杂的传统种植方式。油菜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传统油菜种植方式向现代化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以甘杂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0、60、90、120 kg/hm2等4个磷肥处理及对照,比较了不同处理油菜产量、品质和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适量磷肥的施入可提高油菜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在徽县伏家镇推荐磷肥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说明了水稻油菜轮作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稻油菜轮作的栽培模式,以期为保障水稻、油菜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溧水区和凤镇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油菜在农民增收中占有较大比重,而油菜特别是杂交油菜生长对硼营养比较敏感,硼营养缺乏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返花和不结实等现象,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是通过使用不同用量硼肥基施,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硼肥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农户合理施用硼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硼肥用量的增加,秦优10号油菜植株有效分枝点、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单株有效分枝数等经济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增产效果随硼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当硼肥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油菜产量开始下降,并产生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5.
针对间作密植潜力研究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在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个(5.25、6.00、6.75、7.50万株·hm-2)玉米密度水平下玉米间作豌豆群体的干物质积累状况及竞争补偿作用,以期为玉米间作豌豆合理密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间作模式和密植有利于"主要栽培作物玉米"在共生后期干物质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另外,共生后期在适当增大玉米密度的条件下,间作有利于"主要栽培作物玉米"的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设计L9(34),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密度对于油菜的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种植密度在6000株左右的产量与其他密度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效果最好.多重结果表明,M2N1P2K3配合施用效果好.密度和氮肥对油菜产量影响较大,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油菜直播栽培模式是指依靠机械或人工直接播种,并不经过移栽的油菜种植技术。直播油菜省去育苗移栽环节,节省用工2~3个/667m2,相较于育苗移栽模式,有较高的比较效益。直播油菜植株矮小,单株产量低,高密度种植是直播油菜高产的基础保障。直播油菜产量受定植密度、苗期长势、水肥供给、病虫草害、恶劣天气等情况的影响,做好油菜后期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辣根别名西洋山菜,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经深加工后可作高档辛辣味调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出口创汇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辣根-玉米间作生产模式已成为我镇蔬菜生产特色之一,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为广大农民增加了收入,现将间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辣根-玉米间作模式合理利用二者之间的生长特性,利用玉米的高秆为辣根在炎热的夏季遮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又不影响辣根、玉米的产量,即提高了田间复种指数,又增加了亩经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芥菜型春油菜在晋北地区适时播种时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毛皂试验基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对春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在当地以4月20日—5月10日播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此段时间内播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和茎粗、有效分枝数、主轴有效长度、主轴上有效角果数、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质量、单株生产力、单产等都较其他播种时期高,产量稳定在2 250~2 3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洞庭湖稻作区的直播油菜品种,对12个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菜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在相同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下,观察其株型、生育期、抗性,测定产量和出油率,计算产值,分析各品种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中油杂19号、大地279、大地199等3个品种在株型、抗性、产量、出油率、产值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可作为稻油轮作模式直播油菜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寻甘蔗间种大豆的最佳播期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从而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设置间作甘蔗的四个大豆播期(大豆每隔15天播一期,分别用A1、A2、A3、A4表示)试验,调查大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大豆的播期处理中,各处理的株高、结荚高度随着播期的延后而增加,A1处理的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和荚粒数表现最佳、产量最高。综合分析,甘蔗与大豆间作,在甘蔗出苗前播种的大豆产量、农艺性状及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之一,其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种植技术的更新和推广应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新的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玉米和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物,其产量在逐步攀升,玉米间作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引用到农业生产中。简述其复合种植模式,并分析间作复合模式种植的优势和种植技术,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密度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在设定的种植密度处理范围内,一穴双株的栽培方式明显优于单双粒播种栽培方式。随着密度从3800株/667 m~2增加到4 600株/667 m~2时,产量与对照相比也在不断增加,但植株密度增加到5 000株/667 m~2以上时,产量反而减产,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腐病也逐渐加重。试验结果表明:一穴双株69 000株/hm~2,即行距为0.55 cm,穴距为53 cm时的玉米种植模式单产最高,达到最高值13 127.85 kg/hm~2,建议在天水市旱地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晋油6号为对照,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毛皂试验基地进行了21个芥菜型春油菜新品种(系)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晋北当地的旱作条件下,张北大辣芥、怀仁大黄芥和青海大辣芥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其出苗整齐,长势强,植株生长健壮,茎粗抗倒伏,产量高,较对照晋油6号分别增长38.8%、21.7%和12.9%,可在晋北晋西北相同生态条件的油菜种植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做了一个含45份材料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会单4号为对照,从株高、穗位、穗高系数、单穗重、出籽率、标准含水量产量、穗腐病等性状的表现进行了报告。以产量为主要指标得出8个品种显著优于对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林药间作在改善单一种植结构、种植效益低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关于林药间作模式的探讨和分析越来越多。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文章以"北方林药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就相关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发挥林药间作模式的优势,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油菜的产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在对油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如何切实实现油菜产量的提升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全面实现油菜栽培的预期良好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通过立体种植实施无公害栽培,形成辣椒栽培的高效模式,以玉米间作辣椒模式为突破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套种辣椒互为创造生存的环境,两种作物的复合群体共生时间短、竞争弱.  相似文献   

19.
以蔬菜育苗基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公司育苗基质配方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油菜育苗的基质。结果表明,生升农业牌育苗基质播种的油菜种苗在株高、茎粗、叶龄、根系及全株鲜质量等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再生稻-油菜三熟栽培管理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循环生产,提高土地总产量,因此在国内有着大力推广的潜力。但是由于在栽培管理模式上的问题,很多地区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偏低,没有形成稳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这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粮油供应的稳定性,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超级稻-再生稻-油菜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且力图建立一种能够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