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现存的主要3种排水体制,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讨论了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的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基本是针对完全合流制和分流制而建立的,而截流式合流制是现在大多数城市都在使用的排水体制,在计算该体制下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时应将截流部分和直接排放的部分分别计算,其计算方法应与适用于合流制的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区分开,有利于更准确地核定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设计是江西南部某市的排水工程设计,设计主要分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两部分.排水管网采用分流制,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两部分.考虑地势与经济等因素,污水管网采用截流式布置,雨水管网采用正交式布置.污水管网采用两个方案,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择优先方案.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以近期的最大污水量(Q=96630 m3/d)为设计标准,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即SS、BOD5排放浓度分别为30 mg/L、30 mg/L.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改造的三种措施,首先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其次将部分合流管保留,实行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第三在截流式合流制的基础上,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一级处理。并对实施截流式合流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倡导因地制宜的对旧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进行合理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以一维移流扩散方程为基础,针对排水管网中常用的混凝土圆管排水管道,建立排水管道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VB和Excel进行实现。经现场试验验证,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污水在单管排水管道输送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5%。以珠三角某镇排水管网为例,进一步结合节点混合模型,模拟城镇生活污水在排水管网传送过程中的COD浓度变化,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各参数计算及取值较为合理,能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6%。运用此模型有助于预测判断排水管网各节点的污水COD浓度,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浓度,有利于对城镇排水管网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刘琼  徐伏秋 《河南科学》2010,28(4):467-469
针对乳酸生产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厌氧(IC反应器)/好氧处理工艺.IC反应器可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压力.运行结果表明,原水COD为4000~6000mg/L,出水COD为100~13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原水加热.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深度处理造纸污水尾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造纸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厂出水(尾水),工程结果表明:COD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150 mg/L,SS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50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COD、SS分别为90、20 mg/L,满足《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人工湿地深度处理造纸污水尾水,运行费用低,充分利用当地闲置的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区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露天试验场建立地下渗滤系统试验装置,研究了西安地区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试验所采用的水力负荷为2.4 cm/d。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运行30天后达到熟化,熟化后该系统对COD、总氮以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4%、29.5%和98.6%;出水COD、总氮以及氨氮的平均浓度为16.8 mg/L3、2.78 mg/L和0.41 mg/L;不同时段COD和氨氮的出水浓度起伏不定,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系统对当天COD和氨氮的系统去除率分别为89.0%和93.6%。所以,地下渗滤系统在西安地区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两段BAF处理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为1~4 h时,进水COD质量浓度98~154.2 mg/L 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平均为74.1%,SS的去除率平均为84.5%,NH3-N去除率平均为55.4%,出水COD降至18.6~50.4 mg/ L,SS降至4.8~14 mg/ L,NH3-N降至1.7~28.4 mg/ L;发现NH3-N随着HRT变化较大,COD和TSS变化不显著.同时对第二段生物滤池内生物相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验出该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各段最佳的反冲洗周期.  相似文献   

9.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药废水具有COD高,水质变化大等特点,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对中药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出水进行处理,在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h的条件下,考察了进水COD质量浓度及污泥质量浓度(MLSS)与COD去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HRT为5 h,进水COD质量浓度小于3 000 mg/L时,膜出水COD小于30 mg/L,满足中水回用标准;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3 000~6 000 mg/L时,膜出水COD大于30 mg/L而小于100 mg/L,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当进水COD质量浓度大于6 000 mg/L,膜出水COD大于100 mg/L,不能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同时污泥质量浓度(MLSS)与COD去除的关系表明,为了达到更好的COD去除率,MBR的最佳MLSS应控制在7 543 mg/L.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排水系统由以前单一的合流制慢慢发展成如今的分流制以及合流制与分流制共存的多元化体制。雨污分流改造不仅可以使污水厂的运行更容易控制,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从而加大处理污水的可靠性,改善环境。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分流改造,旨在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规划以及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作者研制的垂直平均二维水流运动模拟的边界通用模式,给出了模式计算的程序结构,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一个感潮河段的潮流模拟.实际边界按相应的信息号从边界信息库中自动搜寻计算.内点和其它模拟所需的输入条件均设计为信息文件自动查询.模拟结果表明,计算程式简单易用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珠江三角洲八塘尾河口段的河道形态及潮流特性,在对潮汐动力可利用性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碍航浅滩整治的工程方案,并进行了冲瘀试验。试验成果表明,采用鱼嘴工程利用潮汐动力不仅解决了出海航道碍航问题,而且使洲尾开挖区航道内回淤量明显减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整治途径。应指出,鱼嘴工程方案布设和试验是初步探讨性,对于整治工程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还需进行深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镇区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东莞市东城区的成功得益于在整个珠三角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战略,有步骤推进工业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打造商贸东城的工商并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吸附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砂是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及树池等海绵城市建设用设施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对其吸附去除径流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河砂对COD、TN、TP、Cu的吸附量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160 mg/L以上时,河砂对COD、TN、Cu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保持在1.83、1.19、1.22 mg/g左右,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80 mg/L以上时,河砂对TP的最大吸附量维持在0.50 mg/g左右。同时在去除率方面,河砂对小于20 mg/L的低浓度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当初始溶液浓度为100 mg/L时,河砂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74%;不同初始溶液浓度下河砂对铜的去除率在77%~98%之间。结果表明,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尤其对重金属Cu的吸附去除效果最佳。这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涉及以砂为原材料的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及设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污染物对东四口门通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量数学模型,根据1968年(丰水年)、1976年(平水年)、1982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计算了各典型年落潮时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各节点的分流比;采用1995年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纳污量资料,综合考虑落潮条件下的污染物迁移过程,估算了污染物在河道中的降妥量;根据各节点(汊点)的分流比及污染物降解量,分析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主要河道污染物对伶仃洋东四口门污染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发达国家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新进展.分析了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严峻现实及污水处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形成水的健康良性循环是保护与恢复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认为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规划设计要打破传统设计规则,合理划分排水分区,充分考虑再生水回用,科学地确定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我国各地实情的工艺流程,优先选用合格的国产污水处理设备,预留污水厂分期发展的空间,新建城市道路应预敷再生水回用管线.以珠江三角洲开发区为例,探讨了城市新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参21.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混凝法、SBR法以及混凝-SBR法联合工艺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用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造纸废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对造纸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硫酸铁和硫酸铝.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直接采用混凝法和SBR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效...  相似文献   

18.
从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珠三角核心区域集约度较高,外围集约度较低,并就提高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浓度的畜禽养殖废水为对象,研究藻菌体系对废水中的NH4+-N、TP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藻菌体系对不同浓度的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同,当废水中NH4+-N、TP和COD浓度分别小于44.4 mg/L、6.4 mg/L和500 mg/L时,藻菌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对废水处理效果好;当处理时间为6 d时,NH4+-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0%、84%和80%,该实验结果为构建高效藻类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珠江河口潮能及其耗散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ELFE的珠江河口3D数学模型,统计了珠江河网 河口湾的能量通量与能量耗散。从能通量和能耗分布特征看,珠江河口可以分为伶仃洋 虎门水域、磨刀门河口水域区、黄茅海 潭江水域、网河区水域。潮能通量与耗散特征与珠江口滩槽地形分布特征大体一致。上述各区域存在‘门’等高能耗局部地貌单元,其单位面积能耗比附近水域的高数倍甚至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