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Purcell和Bloch分别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NMR),随后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技术包括磁共振影像(MRI)技术和磁共振波谱(MRS)技术。1973年,Laute山erPC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首次获得了自旋核密度的模拟成像;1974年,H0ult对离体新鲜肌肉标本进行了31P波谱测定[1];1980年,第一台用于临床诊断的磁共振设备投入使用。目前,MRI的临床应用普及很快,ftOZS的临床应用还处在研究阶段,本文对MRI和MRS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讨论了MRS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IMRI和MR基本原理11MRI原理MRI和X-ray成像、超声成像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MRI是乳腺肿瘤影像检查技术中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较高的检查方法,结合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准确掌握和应用先进的成像技术,探讨MRI在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各种成像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研究磁共振各成像新技术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MRI设备成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MRI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使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像(megnetic resonanceimage,MRI)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重要的临床诊断成像方法,通过MRI技术还可以进行结构、功能及分子的研究。近年来,由于高科技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硬件和高级临床应用软件不断创新,促使磁共振成像技术迅速发展,一直困扰临床诊断的技术难题如伪影、心血管成像、功能与分子成像及MR介入等也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归结为MRI技术的较大突破。这些技术多集中在超导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并行采集技术及网络化等方面,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MRI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心脏检查的MRI基本成像程序,尤其是近年来开发和应用的快速成像程序。简述了MRI成像机硬件和软件上的一些新进展。介绍了MRI心脏检查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 (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发展,MRI日益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MRI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五个方面: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磁共振波谱以及磁共振造影介入技术。MRI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因此MRI己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MRI将提供生物化学的信息。总之,MRI是现代医学的新领域,代表着影像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 磁共振(MRI)成像诊断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县级医院已走向普及。面对不断革新的影像技术,临床医师如何熟练掌握,运用这一技术来合理安排临床检查程序,以及同一疾病几种影像的诊断结果如何相互对照、相互印证,扬长避短,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关键,现就骨肿瘤如何正确运用MRI检查谈自己的浅见,供参考。 MRI对骨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对肿瘤骨  相似文献   

8.
李凯  李茂 《广西医学》2001,23(4):821-824
MRI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 2 0多年 ,其高对比度 ,任意方位断层 ,无骨伪影 ,无创性及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的信息使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 ,诊断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提高。但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如 SE(自旋回波 )序列 ,成像速度慢 ,至少需 1 0~ 2 0 min才能获得具有解剖学精度的脑组织影像 ,图像质量易受运动伪影影响 ,使 MRI技术应用范围和诊断受到限制 ,如在肺和腹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 (如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 )应用受限。近年来 ,随着新的 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成熟 ,提供的影像信息更丰富 ,促进了 MRI…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为脱髓鞘病变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MRI检出病灶灵敏程度明显高于CT,能够较真实的反映脑部脱髓鞘病变的数量和范围,并发现一些临床没有表现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病理改变。近五个月来,我院经MRI检查共确诊伴有或不伴有梗塞的脑部无症状性脱髓鞘病变者35例,现将其MRI结果及其病因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肖新广 《中外医疗》2012,31(12):9-9
目的 探讨我院目前应用的西门子低场磁永磁0.2T核磁共振仪在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检查中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0例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梳理,回顾分析低场磁MRI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结果 证实了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单易行,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详实准确的影像资料,对于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灵敏度100%,为医生诊断提供最理想的依据,方法可靠.结论 可做为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祁永爱  陈江莲  刘晓恩 《吉林医学》2011,(35):7533-7534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扫描成像技术和全脊柱MRI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54例患者行全脊柱扫描进行图像回顾和分析。结果:54例被检者中,图像清晰,病变显示较好52例,病变显示一般2例(复合性外伤患者烦躁不安)。结论:全脊柱检查及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对多发病变的筛查及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谷买 《广西医学》2005,27(7):961-963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医学影像学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较新的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自1980年Damadian等推出第一台MRI商用机以来,MRI在临床的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RI的检查范围已覆盖全身各系统。在过去的十年,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RI,CMRI)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坚定地确立为评价心脏结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检查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影像学辅助检查[1,2]。该检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核磁共振现象,由于核字容易使人产生放射性等的错误联想,因此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代替有歧义的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I)[3]。MRI 在发现后的半个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其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体各个系统检查和疾病诊断[4],近年来随着3.0T 磁共振的应用,一些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5]、脑功能成像(brain function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6]等飞速发展,不仅能够更好的观察和鉴别疾病[7],而且能够提供疾病代谢和机构等信息,这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8]。在 MRI 检查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MRI 成像原理的阐释和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MRI 成像原理以其多学科交叉,物理原理与数学推论结合等特点成为许多影像专业相关工作者和学生学习的难点[9]。本文旨在对学习的关于 MRI成像原理的著作和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其中 MRI成像中高低能级离子数和磁化强度变化的关系进行推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至今我院收治的中晚孕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筛选范围,选择其中的3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SSFSE和真稳态快速成像序列(FIESTA)技术检查T2W1,采用超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扫描T1W1.比较US结果、MRI扫描结果和产后诊断、尸检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技术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US结果,准确率提高了18.2%。结论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过程中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使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医学成像是利用原子核的一些磁性特征进行组织成分成像显示的技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新技术不断的发展,磁共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而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成像是f MRI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信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空间特异性。它可在无创及不需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评价病灶与皮质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及功能区的状况,因此其在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BOLD-f MRI技术的提出及其原理f MRI最早是采用静脉注射对比增强剂的方法来进行的[1]。直到1990年,OGAWA等[2]首次报道血氧的T2*效应任务刺激后,  相似文献   

16.
林晓强 《海南医学》2013,24(12):1793-1795
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公认较好的前列腺癌无创检测方法。在MRI基础上出现的几种成像方法如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MR波谱成像(MRS)在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文献,本文就这三种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的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体式PET/MRI较其他多模态成像,如PETCT等具有明显的优点:同步采集、无射线危害、高软组织对比度,可实现各种功能成像等.一体式PET/MRI技术具有许多难点,如磁兼容性问题、PET和MRI的互相干扰问题,磁共振孔径有限等.一体式PET/MRI采用的技术包括基于光纤式、基于APD传感器式等,其中,APD传感器对设计全身临床型一体式PET/MRI更有前途.目前,一体式动物PET/MRI已应用较多.但临床型一体式PET/MRI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过初步的临床应用揭示PET/MRI对临床医学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除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外,对心脏大血管疾病亦有良好的诊断效果,随MR技术不断进步,MRI的临床应用领域还在扩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坤成教授编著《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诊断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97年8月出版。在此之前,国内有关心血管MRI诊断方面的文章仅有零散报告,有关MRI的专著亦缺乏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内容。本书在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心血管MRI诊断学内容,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小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材于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脑肿瘤患者,数量为42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MRI成像和DWI成像,比较使用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差异。结果 42例小脑肿瘤患者中,使用DWI检测能够精确地发现肿瘤位置并确定肿瘤类型,与使用常规的MR成像比较准确性较高(P0.05)。结论小脑肿瘤患者的诊断中使用DWI技术,能够更准确的确定肿瘤类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国外医学情报》2004,25(10):46-46
肝脏是临床腹部影像学中最常检查的部位,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全面评估肝脏及其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关于肝脏MRI的专著,是放射科医师学习和掌握肝脏MRI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的一本很好的教材,同时也是临床肝脏病学家、肝胆外科医师了解肝脏影像检查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