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加速康复外科诊疗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中西医加速康复外科诊疗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8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围手术期采用中西医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式;对照组35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西医加速康复治疗方式;观察记录分析肺癌根治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胸引量、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后炎性反应指标:C 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组术后胸引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治疗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术后第1 d、第5 d治疗组WBC计数、CRP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对比:在切口感觉异常、伤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心衰、房颤等并发症方面,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 天、第5天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手术期加入中西医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合理的采用中西医诊疗措施,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加速了围手术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1 一般资料男性 2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4~ 5 6岁 ,施行Lc手术原因均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Olsen〔2〕分析 3177例发生这类胆管损伤的原因后发现 ,手术医师的盲目操作造成的胆管损伤更为严重 ,71%的胆管损伤与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有关。我科发生的 3例胆管损伤裂口长度约 0 5~ 1厘米 ,裂口部位均在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附近 ,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胆囊颈部嵌顿结石及纤维性粘连 ,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 ,在分离过程中撕破肝总管或胆总管 ,3例损伤均在术中发现后转开腹手术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 ,术后“T”管造影证实恢复良好 ,3例梗阻…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和超前镇痛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超前联合多模式镇痛方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54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8例,A组联合应用术前及活动前口服塞来昔布和氨酚曲马多及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多模式镇痛(联合组),B组应用术中关节腔内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镇痛(多模式组),C组术后单独应用自控镇痛(对照组)。三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记录三组患者术后6h、24h、72h以及术后7d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术后24h、48h、72h以及7d患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并记录术后24h、72h以及30d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静息痛评分术后6h、24h、72h联合组与多模式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h、24h联合组患者低于多模式组(P〈0.01)。活动痛评分术后24h、48h、72h比较联合组〈多模式组〈对照组(P〈0.01)。膝关节活动度术后24h、72h比较联合组〉多模式组〉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超前联合多模式镇痛方案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Q值引导的非球面LASEK(Q-LASEK)与标准化LASEK(S-LASE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Q-LASEK和S-LASEK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近视,其中Q-LASEK组26例(52眼),S-LASEK组29例(56眼)。术前和术后6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Q值和角膜球差等指标,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前表面Q值均朝正值方向,并且球差均有增加,但Q-LASEK组增加值ΔQ和Δ球差均明显低于S-LASE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ASEK和S-LASEK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低中度近视都是安全、有效的。但前者能够更好地维持角膜的形态,从而改善术后患者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对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的术中和术后肝素剂量的评价:方法应用ACT机监测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175例患者,根据ACT值及时调整肝素剂量。结果175例中29例联合应用欣维宁(盐酸替罗菲班氯化钠注射液)的患者术后ACT值均达到靶目标值,146例未联合应用欣维宁者中有18例术后ACT值未达标,需追加肝素,发生率最高的是55~65岁组患者,占该组患者的20%。结论在VFCA和支架置入术中和术后监测ACT有助于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汪涛 《激光杂志》2010,(2):54-55
目的:观察超激光照射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穿刺腰椎间盘,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组除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外,予超激光治疗仪照射腰椎病变部位,照射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1次/天,连续7天。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2、3、5、7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分。结果:术后第2、3、5、7天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acNab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3月两组间VAS评分和MacNab评价优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在射频消融术的基础上辅以超激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尽快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e-Ne激光在促进鼓膜修补术后干耳的疗效。方法:对72例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或外伤性鼓膜穿孔而无法自行修复的患者,在行鼓膜修补术后第十二天,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腔均填塞碘仿纱条,于第12天抽出,实验组在给予耳局部换药的同时行He-Ne激光术腔照射15分钟,对照组则单纯给予耳内换药,观察两组术后干耳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干耳时间平均约为11天,对照组患者干耳时间平均约为15天。结论:鼓膜修补术后的患者在撤出耳内纱条后,每次换药同时给予的He-Ne激光术腔照射可明显减少术腔渗出,促进干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8例6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68例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19例,并发症发生率28.0%,其中心肺并发症占89.5%(17/19)。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术前合并心肺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老年肺癌患者也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噻吗洛尔对高度近视术后屈光回退的影响。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41例(81眼)LASIK手术后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噻吗洛尔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m、3m、6m、12m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前表面曲率等指标,比较分析并计算屈光回退率。结果:两组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屈光回退率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值均有增加,但用药组回退率及曲率增加值在术后1m、3m、6m、12m分别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能够较好的降低高度近视术后屈光回退,稳定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对羊水过少患者引产的价值。方法:60例羊水过少要求引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加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1%利凡诺2mL(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引产成功率、宫缩发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产时产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次数、宫缩发动的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引产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介导下羊膜腔内生理盐水灌注加利凡诺注射是针对羊水过少患者的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8例功血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采用热球型子宫内膜治疗仪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发症。结果: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血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热球法无月经及点滴量月经率高,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血疗效确切,是—种安全、简便、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诊断和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9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作宫腔镜检查,根据镜下诊断结果分别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直视下Nd:YAG激光治疗。结果:以病理标准为金标准,则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肉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诊断粘膜下肌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手术时间3.0±10.2分钟(3~30分钟),患者对宫腔镜检查的耐受性较好,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B超随访1~3月宫腔内赘生物均消失。结论: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宫腔镜下激光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抗抑郁药物百忧解.用HAMD评分标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合血府逐瘀胶囊能有效缓解情感障碍,对控制抑郁状态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6月~3岁患儿随机分为F(芬太尼)组、R(瑞芬太尼)组,均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情况。结果:两组体动发生率、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儿童淋巴管瘤穿刺治疗术镇痛、镇静效果好、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力 《激光杂志》2011,(2):80-81
目的:总结小儿腹腔镜疝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几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人满意率达99%.结论:做好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燕梅  吴先光 《应用激光》2002,22(5):507-508
目的:观察在纤维喉镜介导NdYAG激光治疗喉气管壁粘膜顽固性出血的治疗。方法:对11例喉气管顽固性出血的患者,在纤维喉镜介导下,用导线型Nd:YAG激光探头进行止血治疗。结果:在11例顽固性咯血的患者中,一次性治愈9例,两次治愈2例。结论:纤维喉镜介导Nd:YAG激光治疗喉气管壁粘膜顽固性出血是一种精确、安全、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68眼的DME患者被分为2组,联合组30例34眼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4 mg/0.1mL)后1月行MLG,激光组28例34眼行单纯MLG。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黄斑水肿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6mo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组低于激光组(P0.05),联合组所需激光能量低于激光组(P0.05),激光组并发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IVTA联合MLG是治疗DME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MLG治疗无效患者,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激光治疗肛周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介绍用Ho:YAG激光、Nd:YAG激光等治疗肛周、直肠下端尖锐湿疣、痔疮、肛管息肉、肛乳头肥大、肛 瘘等疾患的疗效、方法和体会。方法: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分别Ho:YAG激光气化尖锐湿疣、肛管息肉、肥大的肛乳 头等;用.Nd:YAG激光治疗痔疮。对肛管、直肠下端位置较深病损的治疗在肛门镜下进行。共治疗肛管、直肠下端尖锐湿疣 96例、内痔出血84例、血栓性外痔48例、肛管息肉及肛乳头肥大患者55例、肛瘘21例。结果:尖锐湿疣患昔分别经过1-6 次治疗100%治愈;内痔1次治愈率达95%、2次治愈率100%;血栓性外痔、肛管息肉、肛乳头肥大、肛瘘均1次治愈,均无并 发症发生。结论:激光治疗肛周疾病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无并发症。肛门镜下光纤传导的Ho:YAG激光、Nd:YAG激光使 肛管、直肠下端位置较深病损的治疗直观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53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电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和穴位敷贴治疗,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观察组为96.23%,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7.31±6.62)d,观察组为(26.23±4.61)d,两组比较(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电针加穴位敷贴护理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