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瓷微滤膜过滤微米级颗粒体系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陶瓷膜错流过滤微米级颗粒悬浮液过程中颗粒的受力分析,获得了可沉积在膜表面颗粒的临界粒径,结合传统的滤饼阻力模型,可获得膜表面污染层的阻力,从而计算出过滤过程的渗透能量,与实验结果相比,模型的模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膜污染和膜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COD和NH3-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和90%;表面通量和透膜压力对膜污染影响显著,增加表面通量或透膜压力,将加快污泥颗粒在膜表面沉积速度,膜污染加剧,过滤阻力增加;无纺布过滤阻力主要来自泥饼层,约占总阻力的98%.  相似文献   

3.
针对陶瓷膜过滤食醋的过程,采用堵塞模型及其研究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膜通量,计算并分析了过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阻力及其分布.研究表明:新膜阻力Rm,膜孔堵塞阻力Ri,浓差极化层阻力Rc以及凝胶层阻力Rg分别占总阻力的14.0%,17.7%,16.4%以及51.8%,其中凝胶层阻力对食醋的膜过滤过程影响最大.因此,过滤过程中应借助防止凝胶层形成的控制技术.新膜阻力Rm所占比例较小,说明所研制的陶瓷膜较适宜于过滤食醋所用.  相似文献   

4.
胞外聚合物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运行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与膜过滤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EPS在反应器和膜表面均积累,引起混合液粘度和过滤阻力的增加;膜表面吸附的EPS质量随着悬浮EPS浓度变化而变化;周期性排放污泥可减少反应器内悬浮EPS浓度和膜表面EPS含量,从而降低膜的过滤阻力;膜生物反应器中悬浮EPS浓度与过滤阻力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R=7×10~5×P~(3.3385)_v;单位膜面积吸附EPS质量与过滤阻力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R=3.1525×10~(13)×P_u-2.201×10~(12)。  相似文献   

5.
采用切割分子量为120000 g/mol的聚偏氟乙烯(PVDF)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超滤膜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膜污染机理.利用阻力串联模型,研究了超滤膜污染的分布;采用恒通量加压错流过滤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造成超滤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PVDF超滤膜在深度处理印染废水过程中膜污染以表面污染为主,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超滤过程中蛋白质对膜污染的贡献,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牛血清蛋白(BSA)进行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过程中BSA的膜相分布,探讨过滤通量及多巴胺改性对PVDF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滤过程中,BSA在疏水作用下逐渐吸附在膜孔内壁,表现出由表及里的BSA附着现象;当过滤通量由120 L/(m~2·h)提高至240 L/(m~2·h)时,BSA在膜内的附着量和过滤阻力均无显著变化;而经多巴胺改性后由于膜表面吸附的BSA量下降可使得过滤阻力比未改性时降低了40%。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的滤饼层阻力和与诱导扩散相结合的浓差极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刚性颗粒悬浮液体系错流微滤过程中模拟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用该模型不仅能计算错流微滤过程中临界点的临界压力、临界错流速度和临界滤饼层厚度,还可以对临界点的性质与微滤中各项参数的关系进行预测。模型的提出为更好地理解颗粒体系错流微滤中的膜污染机理,并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过滤操作参数来减小或消除此类膜面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CFD-DEM(离散单元法)方法模拟了微细颗粒物在纤维过滤介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模拟时,充分考虑了颗粒群组成、粒径分布、颗粒间及颗粒与纤维间的反弹作用以及颗粒团聚等因素,分析了纤维过滤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和微细颗粒的沉积形式。结果表明:采用CFD-DEM模拟过滤介质的过滤过程以及微细颗粒在介质表面沉积过程和形式的方法是方便且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在过滤过程中,表面过滤的贡献较大,大部分的颗粒在介质表面即被捕集,进入到介质内部的部分粒径较小的颗粒经深层过滤作用而被捕集;大量的颗粒捕集是由颗粒-颗粒捕集机制来实现的;不同颗粒体系的颗粒群其过滤效果也有所差别,对于本文所研究的过滤介质模型,多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比单一的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高效低阻且滤效持久的空气过滤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PVDF、PI两种极性不同的驻极体进行不同比例SiO_2纳米颗粒掺杂改性,并对所得SiO_2/PVDF和SiO_2/PI两种复合电纺膜的表面形貌、纤维直径、机械性能、荷电特性、过滤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与SiO_2/PI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SiO_2/PVDF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带有更高的初始表面电势,且电势衰减较慢;随着纳米SiO_2比例的提高,SiO_2/PVDF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荷电性能和过滤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当SiO_2/PVDF质量比达到10/100时,其荷电性能和过滤性能均达最佳,此时初始表面电势达到-8.7 kV;面速率为32 L/min时其过滤效率为99.328%@0.26μm,过滤阻力约70 Pa.而SiO_2/PI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荷电效果和过滤性能随着SiO_2比例的提高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0.
利用PAN膜(聚丙烯腈)对含浊度原水进行过滤,得出PAN膜的传质特点,结合滤饼层阻力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膜过滤去除浊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属韧性断裂的裂尖物理图象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韧性启裂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钝化裂纹顶端的应力分布,导出了金属断裂韧性,拉伸性能以及伸张区宽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高精确度智能微欧计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测量领域中如何对微小电阻进行精确测量这一关键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确度、多量程的智能微欧计.该装置采用4端测量技术,其核心是利用脉冲电流来对微小电阻进行测量.当电流脉冲很窄时,电流通过小电阻的时间很短,由升温引起的阻值变化可以忽略.同时,由于电流值较大,在小电阻上的压降较高,从而使测量准确度提高.该装置能够对小电阻进行精密测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度及分辨率高、性能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微摩擦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微机械构件表面的微摩擦不同于宏观摩擦.也不同于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探针与基片之间的微摩擦。因此。宏观或微观摩擦实验仪器对于微摩擦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本文从实际出发.设计并研制了考虑微机械工况的销盘式微摩擦测试仪及其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微应变片获取摩擦力及载荷导致的变形信号,通过A/D卡采集数据.在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得微摩擦力和微载荷的数值.为微摩擦特性测试和分析提供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新出现的微型跨国公司是一种特殊的国际化公司组织形式。它有别于大型跨国公司和其他类型国际化小公司。文章介绍了微型跨国公司的定义及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区别,分析了微型跨国公司成功的因素和营销的特点,并对我国中小企业选择微型跨国公司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沟槽面在湍流减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近些年来的沟槽面湍流减阻技术的工业应用方向 ,沟槽的几何形状和尺度、流场压力梯度、沟槽面放置方式对于沟槽减阻效能的影响 ,沟槽面对于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的影响 ,沟槽面的湍流减阻机理几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湍流拟序结构理论出发提出 :具有减阻效应的沟槽面不但能通过控制低速制条带间距来降低湍流“猝发”频率 ,而且在“猝发”后的高速“下扫”过程中因其几何结构使藏在槽内的安静流体避免或部分避免因高速“下扫”而“诱导”出较大速度剪切层 ,从而实现减阻。同时指出需要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如PIV等图像处理手段并结合直接数值模拟对湍流边界层的瞬时流场进行研究 ,以其找出湍流边界层的流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激光衍射理论在微内径测量上是可行的,并以此为指导研制可实际测量的激光微内径测试仪,通过实验测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精度分析,证明设计方案及原理是可行的。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光纤对接、医用细胞注射器内径测量等技术上。  相似文献   

17.
再生骨料相当于天然骨料表面附着了一层老砂浆,老砂浆力学性能相对天然骨料较差,造成了再生混凝土内界面过渡区的数量、分布和性能的不同,从而影响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首先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再生混凝土中老砂浆的含量和分布;利用扫描电镜考察了新老界面过渡区形貌的异同,分析了老砂浆对界面过渡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再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利用不同强度等级的废旧混凝土加工成再生粗骨料,制备成再生混凝土,测试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验证了再生混凝土受力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选择成都市犀池、府南河及龙泉水库三类典型地表水体的六个采样点,调查了各水体微表层、次表层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分布,分析了微表层水体对污染物的富集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典型水体微表层对总氮、总磷、COD及叶绿素均具有富集作用,平均富集系数分另,l为1.69、1.21、1.24及1.11;其中,微表层对总氮的富集作用最明显,而对叶绿素的富集差异较大,府南河微表层富集作用较犀池与龙泉湖水库强。此研究结果为地表水营养状态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陶瓷膜去除原水中浊度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操作压差、进水流量、进水浊度等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外研制的微纳米测头测量时无法实时测量测力的大小和方向,无法实时修正不同方向和大小的测力、不同长度测杆受力变形等引起的测量误差的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六维微力测量原理的自修正微纳米测头系统,可以实时测量测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而获得测头位移和变形量的大小和方向,计算出由于测球测杆受力变形引起的测量误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时自修正,提高测头的测量精度。为了实现测头级的测量灵敏度,应用ANSYS软件和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确定测头的基本几何尺寸和测头弹性体上测量不同方向测力的最佳测量区域,为后续的测头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最终的分析结果证明了测头x和y方向的测量灵敏度可以达到25.5μεz,方向的测量灵敏度可以达到11.7μ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