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六十年代初,我国就在异步轧制方面做了很多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针对我国带钢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冷轧带钠的异步轧制研究方面连续取得了四项科研成果:极薄带材异步轧制新工艺、高精度带材异步恒延伸轧制新工艺、大延伸高效率异步轧制工艺、异步恒延伸平整新工艺,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可以使普通带材的生产效率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可以生产出目前尚不能批量生产的高精度带材,并解决带材厚度偏差大和平整后性能不合的质量问题,可以预期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使我国冷轧带材生产技术落后的局面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Bi 2 2 2 3 /Ag超导多芯带材在一种新的加工方式—内切轧制过程中性能和组织的变化规律 ,采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对带材结构和组织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传统平辊轧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 ,相对于平辊轧制 ,内切轧制内辊和平辊轧制辊径相同时 ,采用内切轧制可以有效改善超导带材的组织结构 ,使得超导芯结构更加均匀 ,并增加超导芯的致密度 ,还可以有效改善带材内的银超界面状态 ,提高超导带材的电流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固态粉末轧制法制备2024铝合金带材,研究粉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轧制力、带材的相对密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铝合金带材的相对密度随粉末温度升高而增大,随保温时间延长而提高。粉末在585℃保温40 min后轧制,可获得形貌规整、无表观缺陷且晶粒细小均匀的等轴晶带材,带材相对密度达到93.28%。半固态粉末轧制力仅为室温下固态粉末轧制力的33.5%。半固态粉末轧制带材组织内仍存在少量孔隙,进一步热轧后可达到近全致密,显微硬度提高77.8%。因此,半固态粉末轧制对于缩短工艺流程,减小轧制力,制备高致密度的2024铝合金带材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更好的带材质量并减小轧制力,优化轧制参数是关键。通过轧制实验研究了工作辊交叉角(WRC)和工作辊移位(WRS)、带钢宽度、压下量和轧制速度对带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RC角从0°增大到1°时,带材轮廓显着改善,轧制力随之降低。将WRS值从0mm增加到8mm也可以改善带钢轮廓,但不如WRC角度增加时改善明显。当带材宽度增加时,在带材形状上没有发现显着改善。在更大的压下量下,带钢的形状得到改善,而且轧制力降低。最后得出结论,WRC,WRS,压下率,宽度和速度比的最佳组合才能确保改善出口带材的形状,降低轧制力并获得质量更好的带材。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粉末轧制镍多孔带材纵向性能的均匀性。在粉末轧制过程中,由于辊面粘粉,粉末与辊面间的摩擦系数、咬入角和轧制压力,以及带材厚度和密度都不断增加。为此,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一种擦辊设备,以不断清除粘附在辊面上的粉末和控制摩擦系数和咬人角的增加。这样,就获得纵向厚度和密度均匀的多孔带材。  相似文献   

6.
刘晓  付伦  芦跃峰  王涛  肖宏 《钢铁》2021,56(11):87-95
 智能制造、电子通信等行业向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要求不断提升精密轧制带材产品质量,提高厚度精度控制是其中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精密带材轧制过程接触变形区理论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Stone轧制力模型为代表的传统薄带材冷轧理论假设轧辊在接触变形区内保持圆弧状轮廓,利用Hitchcock公式求解接触弧长进而求得平均单位压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tone最小可轧厚度理论。在试验及实际生产中很多学者发现有时Stone轧制力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甚远,这是由于某些轧制工况下接触变形区内存在中性区,轧辊圆弧状假设不再适用。中性区的存在使轧制力剧烈增大而带材金属延伸变形增加甚微,即轧制难度增大、轧制效率降低。通过对不同厚度薄带材轧制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道次压下率下接触变形区轮廓与接触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带材初始厚度越小或道次压下率越大,接触变形区内中性区所占比例越大,接触压力分布趋于椭圆形分布;基于Stone轧制力公式建立了考虑轧制效率的薄带材最小可轧厚度模型,对于一定初始厚度与Stone最小可轧厚度比值,根据轧制工艺参数可计算接触变形区内恰好不存在中性区时的临界道次压下率,以此临界道次压下率为依据可确定高效轧制厚度范围及Stone轧制力模型的适用条件,为精密薄带材轧制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钢铁》1986,(9)
研制出一种可对带材平直度和形状施加影响的系统,它易于同现有的设备结合,投资费用极小,不增加生产费用。结论CVC(可连续变动轧辊凸度)轧制工艺可通过 S 形弯曲的轧辊的应用使辊缝连续适应轧制的带材形状。从而可有效地对带材平直度和形状施加影响。与一般轧制工艺相比,即与通常需要多套具有不同凸度的工作辊的轧制工艺相比,CVC 轧制工艺只需一套工作辊就够了。  相似文献   

8.
孔德彪 《特殊钢》2002,23(6):36-39
介绍了CSP(紧凑式带材生产)、ISP(在线带材生产)、FTSC(通用薄板坯连铸)等薄板坯连铸连轧的轧制设备(包括加热炉)和轧制技术-自由轧制技术、无头轧制技术和铁素体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异步恒延伸轧制的原理和带材纵向厚度精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对常规同步轧制、拉直异步轧制和异步恒延伸轧制时的带材纵向厚度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S辊的张力自然调节作用和范围进行了分析与阐明;指出异步恒延伸轧制在负辊缝情况下轧制薄带材,可以显著提高成品的厚度精度;最后对异步恒延伸轧制消除厚度差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超薄带材的生产实践,分析研究了超薄带材轧制中的主要工艺因素如张力、速度、轧制时的工艺润滑、轧辊的材质及加工精度、辊型等对带材的厚度、表面质量的影响,还对超薄带轧制中的纵向折叠、针孔、带材表面泡泡纱状主要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异步轧制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发展。所谓“异步轧制”是指在轧制过程中,使两个工作轧辊的线速度不相等,利用适当的线速度差改变轧辊对金属表面的摩擦力方向,从而改变金属变形区中的应力状态,改善变形条件。异步轧制可显著地降低轧制力,减少所需要的轧制道次及中间退火次数。而且还能获得较好板型,提高带材精度。研究表明,异步轧制法特别对难轧的金属和极薄带材是有效的有前途的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ZR-22BS-42型20辊冷轧机,是可逆式左右卷取带张力轧制的应力轧机。为轧制出优质硅钢片,使带材断面均匀、不出现折纹,必须对卷取机张力进行严格控制;在启动、制动、加速、减速及稳态轧制等过程中,均应保持张力的恒定。若张力有波动,不仅对带材本身的变形有直接影响,还间接影响轧辊的变形,辊形变动又直接影响板厚控制。张力波动、带材本身弹性变形波动,  相似文献   

13.
在轧制不锈钢带材的62in森吉米尔型轧机上安装一个2辊平直度压力测量与控制系统,使得大轧制速度增加100%以上,使带材断带比率降低了50%以上,并且将生产能力提高了20%,即55000~66000ib/h。  相似文献   

14.
异步轧制工艺可降低轧制力,并能突破同步轧制的最小可轧厚度。在工作辊径D=8mm,支承辊传动的四辊实验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进而在二十辊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并进行了多辊轧机异步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辊轧机异步轧制极薄带可降低产品最小可轧厚度,提高带材质量。在二十辊轧机上采用异步轧制可以获得宽75mm,厚度低于0.00mm的极薄带材。工作辊径与带材厚度的比值D/h大于8250,带材宽度与厚度比值B/h大于75000,达到同类轧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非稳定轧制段堆料高度对带材尾部厚度和密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带材尾端反推法”计算出粉末轧制工艺中粉末堆料高度对粉末轧制带材厚度、密度的影响, 并得出保证带材厚度、密度均匀的临界堆料高度; 同时指出了松装密度对临界堆料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通过冷轧生产的1.5mm及更薄的带材,目前作为常规,可在一薄板坯连铸机/带钢热轧装备上轧制。1mm厚的带材也能轧制本文对所遇到的操作问题及当前发展和改进的项目一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异步恒延伸轧制是一种轧制高精度带材的新方法。在实验室的φ90/φ200×200mm四辊轧机上,用异步恒延伸轧制法试生产了0.1~0.2×100mm,厚度偏差在±0.003mm范围内的高精度带材。实验结果表明:异步恒延伸轧制具有自然抵抗原始辊缝波动、变形抗力和原始厚度波动的能力,始终保持延伸系数恒定,从而能显著地提高带材的精度;异步恒延伸装置有张力自然调节的优异特性,它能起到一定的张力AGC的作用;并能有效地防止断带。异步恒延伸轧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易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制备JCC-6M-T合金带材时,水平连铸、轧制和去应力退火工艺对该合金的铸坯、带材组织、性能和质量均产生一定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水平连铸铸造温度和拉铸速度,能改善铸坯的晶粒组织和结晶;优化轧制工艺规程,能保证该合金带材较高的性能,有利于改善带材的轧制板型;优化去应力退火工艺,制备的合金带材在后续蚀刻时不会发生翘曲。  相似文献   

19.
周紫箭 《江苏冶金》1997,25(2):53-55
文章对异步轧制波浪带材,显著地降低轧制力,提高波浪带材厚度精度,减少退火次数及和制道次作了介绍,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C52100锡磷青铜冷轧断带着火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晨  孙付涛 《有色金属加工》2012,41(1):21-23,36
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分析、试轧并结合轧制工艺理论的方式得出了某锡磷青铜生产企业在生产C52100时出现带材表面质量差、带材断裂以及断带着火等问题的原因。合金成分不合格尤其是硬质颗粒Pb含量偏高,以及道次压下率偏大是产生以上带材缺陷或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也对C52100轧制道次压下率偏大的根源即带材冷精轧时表面除油效果和除油方式不理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