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双机架平整机生产极薄规格带钢时表面出现的羽痕缺陷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羽痕生成是由于极薄规格带钢在宽度方向上由轧制力和张力共同作用下出现不均匀变形,该变形产生的分界线在平整过程中出现了不均匀延伸;而在平整过程中由于弯辊和窜辊的预设定参数不合理、单位张力设定偏低、平整过程中弯辊力与轧制力不匹配等因素导致带钢局部延伸偏大,形成了明显的浪形,此浪形若经过平整机辊缝碾压则生成羽痕缺陷。通过将平整机设定张力提高30%、调整板形曲线为1~8 IU的大边浪、依照带钢厚度调整平整机板形预设定参数以及开发轧制力弯辊力跟随控制模型等措施,极薄规格带钢羽痕缺陷带出品由 206降至51 t/月,基板表面质量满足了国内外多家高端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UCMW冷连轧机是国内大量引进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冷连轧机.针对某厂UCMW冷连轧机板形平坦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系统学习了UCMW冷连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研究发现,原有的弯辊力分配策略只能提供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同向配合,故对于四分之一浪、边中复合浪等复杂浪形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实测板形缺陷实时调整弯辊力分配比例的控制策略,可在保证二次板形控制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兼顾控制四次板形.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板形控制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金飞  么洪勇  李子正  邝霜  白振华 《钢铁》2023,(3):97-103+157
针对七机架热连轧机组机架数量多,轧制工艺复杂,各机架控制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造成轧件板形出现中浪、边浪以及复合浪等问题,充分考虑七机架热连轧机组设备结构特点,同时结合轧制工艺条件,采用相对长度差法来表示轧件板形值,并以轧机有载辊缝为桥梁,根据辊系弹性变形模型与金属变形模型的耦合关系进行求解,建立热连轧机组板形预报模型。根据工作辊弯辊力和窜辊量对轧件板形可快速调整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工作辊弯辊力和窜辊量的研究范围,通过板形预报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工作辊弯辊力和窜辊量情况下轧机有载辊缝凸度和轧件板形的变化过程,得到轧件板形的调控域,在此基础上提出板形综合控制策略。同时为了保证轧件凸度要求和避免轧辊过度磨损,提出各机架轧件出口厚度精度和辊间压力均匀度约束条件,并以各机架轧件板形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工作辊弯辊力与窜辊量进行综合优化,开发出适合热连轧机组板形综合控制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某2 050热连轧机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典型规格产品在工作辊弯辊力和窜辊量优化后,轧件在热连轧过程中板形质量明显改善,轧件出口板形由10.5 I改善到4.8 I,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设定凸度的调整,优化了同辊役内窜辊位置波动较大的情况。另外,摸索建立弯辊、窜辊配合控制模型,对弯辊力控制进行调节,改善头部浪形不良的现象。两者结合提高了实际板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板形是冷轧带钢的重要质量指标,采用精细冷却能够消除带钢板形中的高次板形缺陷。介绍了精细冷却模糊控制的原理、设计及算法,通过模糊精细冷却控制结合弯辊力等基本板形控制手段,即可获得高质量的板形带钢产品。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热轧带钢板形质量的浪形缺陷,深入地分析了其形成机理,依据板形控制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平整工艺参数中轧制力、开卷张力、卷取张力、轧制速度、弯辊力对板形的影响,制定了符合生产实际的不同钢种、规格带钢的平整工艺规程,对带钢的平直度进行了有效控制,提高了平整成品卷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7.
板形控制是冷轧机生产板带材的核心控制技术之一。常见的板形缺陷有边部波浪,中间波浪、单边波浪、二肋波浪和复合波浪等多种形式,主要是由于轧制过程中带材各部分延伸不均,产生了内部的应力所引起的。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主要有弯辊控制技术、倾辊控制技术和分段冷却控制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板形控制技术不断涌现,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精细冷却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峰 《梅山科技》2009,(4):12-13,25
在冷连轧带钢的板形控制中,第5机架的精细冷却是用来消除复合浪形即高次板形缺陷。结合梅钢1420mm精细冷却系统,阐述了精细冷却在板形控制中的作用机理和控制模式,分析了影响精细冷却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分析3.0~6.0 mm厚规格的SFB700热轧板边部浪形缺陷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轧制精轧出口板型控制边浪趋势,与带钢在轧后冷却时边部冷却不均有关。通过优化精轧板形控制策略、调节层冷区域两侧水量差及侧喷水角度减少边部浪形缺陷的产生,并采用新的平整工艺有效消除边部浪形,显著降低了SFB700边浪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双UCM平整机组板形参数在线设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振华  康晓鹏  吴首民 《钢铁》2009,44(5):39-0
 针对双机架6辊UCM平整机组板形控制参数的设定中容易出现2个机架6个部分板形控制手段作用相互抵消、不但削弱对板形的控制效果而且有可能带来新的附加局部浪形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以发挥出机组所有板形控制手段的潜力为前提,在首次提出一个板形与辊耗综合控制目标函数的基础上,以成品机架出口带材前张力与辊间压力横向分布都均匀为目标,同时兼顾到板形与辊耗问题,建立了一套适合双机架6辊UCM平整机组的板形综合控制数学模型,开发出了相应的工程上实用的模型计算策略,从而实现了利用模型对板形参数的适时、在线设定,并将其应用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It is a complicated problem for cold-rolled strip to improve asymmetric strip shape in strip production. A roll system and strip coupled model of six-high cold rolling mill was established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intermediate roll shifting, tilting,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bending technologies on strip profile. To reduce asymmetric defects of strip shape as much as possible, som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ilting and asymmetric bending of intermediate roll and work roll. The combinations of these three control strategies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asymmetric strip shape defects. Finally, the closed-loop control model of asymmetric flatness at the last stand was given, and the flatness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 of asymmetric strip shape control was also designed for cold tandem mill.  相似文献   

12.
Shape Control Simulation on 4-High CVC Mill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hapeandprofilearetheimportantqualityin dexesofrolledplateandstrip,andshapecontrolis thekeytechnologyforplateandstripmills.There searchonshapecontrolhasanimportantsignificance forpresettingcontrolofshapeandcrownandthede velopmentofrollingtechnology.The…  相似文献   

13.
The conventional universal crown mill (UCM) temper mill cannot be controlled well for asymmetric high-order complex wave shapes; thus, a novel type of asymmetric universal crown temper mill (AS-UCM) was designed, which was configured for asymmetric bending of the work roll and intermediate roll, as well as asymmetric axial shifting of the intermediate roll. The corresponding shape control technology was established. Taking the typical production process as an example, the present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sed the control effect of AS-UCM and the ordinary UCM temper mill on asymmetric high-order complex wave shapes. Moreover, the related technology was commercially applied to the 750?mm AS-UCM with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4.
对某冷轧厂1700mm单机架平整机的板形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该轧机在辊形加工、轧辊磨损及弯辊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辊形对板形的作用,分析了平整上弯辊对板厚的影响,指出平整机板形问题的特殊性。针对平整板形的设备工艺特点,提出了新的辊形配置方案并正式投入生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辊形配置对降低弯辊调整量、改善板形、提高生产过程稳定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六辊轧机辊系变形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弯辊力、轧辊横移量下辊系的弹性变形,并计算得出有载辊缝的凸度及边降值。分析比较了弯辊力和轧辊横移对板形控制的影响效果,提出的凸度调节制度对现场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辊轧机轴向移位变凸度辊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工作辊轴向相对移动来改变辊缝形状的四辊轧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板带轧机。决定这种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作辊的辊型。本文给出这种辊型的构成方法,并利用它对CVC和UPC两种辊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两种实用辊型——简单的3次辊型和应用广泛的复合辊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2 250 mm CVC四辊热轧机板形控制精度,使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 Marc建立了动态刚性轧辊-弹塑性轧件耦合模型,分析了带钢金属的横向流动规律。为提高精度,采用静态弹性辊系-弹塑性轧件耦合模型得到有载辊缝形状作为动态仿真的初始辊形。分析发现,金属横向流动值随着距轧件中心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摩擦力是影响不同厚度间金属横向流动差别的重要因素;金属的横向流动量与压下率、弯辊力、来料凸度以及窜辊量呈线性关系。为了定量分析各因素与横向流动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的影响系数函数,并进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判断交互关系,最后建立插值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为相应轧机的在线板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建雷  张杰  秦松  陆佳栋  岳重祥 《钢铁》2022,57(4):79-87
某热轧薄带平整机轧辊长度为1 800 mm,带钢宽度为1 320 mm,两者相差太大,造成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有害接触区长度过大,在轧辊自身挠度作用下,辊间应力峰值集中于带钢边部位置.随轧制公里数延长,工作辊边部磨损加剧,不利于后期板形控制,同时会缩短轧辊使用寿命.针对热轧薄带平整机工作辊磨损不均匀问题,设计优化支撑辊辊型...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大量应用的1 700 mm以下的UCM冷连轧机组不具备工作辊窜辊功能,只能依靠工作辊边部辊形设计对硅钢板带进行边降控制。提出了针对UCM冷连轧机的工作辊端部辊形设计方法,在大幅提高边降控制能力的同时,通过边部保护段的设计有效减少断带风险。辊形曲线有利于轧辊磨削,避免轧辊表面质量对带钢表面造成影响。充分利用工作辊与中间辊弯辊的板形调控特性,使用高效实用的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方法,对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和四次板形缺陷实施快速精确的控制,在控制硅钢边降的同时很好地抑制板形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