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隔膜作为电池中的核心材料之一,决定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因此隔膜材料及制备技术亟需被深入研究。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隔膜以聚烯烃隔膜为主,制备工艺正从干法向湿法过渡,但是近几年已经发展出了不同材料体系、不同制备工艺的隔膜。本文简要介绍了聚烯烃隔膜生产技术,重点综述了非织造隔膜材料、涂层以及新型隔膜制备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锂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隔膜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作用及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五种不同种类的隔膜:微孔聚烯烃隔膜、改性聚烯烃隔膜、聚酰亚胺锂电池隔膜、有机/无机复合隔膜、纳米纤维隔膜等,以及四种制膜工艺:干法、湿法、静电纺丝、熔喷法等,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化的锂电池隔膜主要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的聚烯烃隔膜。文章从专利角度重点介绍锂离子电池聚烯烃隔膜的发展概况,结构和组成,并对具体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其选择和使用显著影响着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与性能、传统聚烯烃隔膜存在的缺陷以及高性能隔膜的改性方法,详细介绍了涂覆改性复合隔膜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指出了聚偏氟乙烯及其共聚物在隔膜涂层改性技术中的应用。最后,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电池隔膜在锂离子电池组件中起着桥连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以微孔聚烯烃、无纺布、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为膜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现状,根据隔膜制备的原理和特点,对最为常见的干法、湿法、静电纺丝法制备膜材料做出了具体的概括,并列举了最新的湿法抄造、熔喷纺丝和相转化制备工艺,展望了开发锂离子电池隔膜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作用及性能、研究与发展现状和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探讨了隔膜的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微孔聚烯烃隔膜、改性聚烯烃隔膜、无纺布隔膜、涂层复合膜、纳米纤维膜和固体电解质膜,并展望了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锂电池隔膜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隔膜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UHMWPE锂电池隔膜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迎来扩产潮。同时其较高的毛利润也使隔膜厂商对生产技术的研发热情有增无减,都在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掌握自主制备工艺。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关键的内层组件,能够影响锂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电流密  相似文献   

8.
曹胜先 《塑料科技》2013,41(8):94-97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特性和类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聚烯烃隔膜的发展现状,通过专利和文献的检索了解到以聚烯烃为原料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国外对锂离子电池隔膜开展研究较活跃的国家,最后介绍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技术和国内市场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铃  郑成 《广东化工》2016,(13):133-134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文章重点阐述了不同用途的锂离子电池其对隔膜的性能要求,同时介绍了纳米纤维涂覆隔膜、纳米陶瓷颗粒涂覆隔膜、纳米陶瓷颗粒掺杂复合隔膜等5种新型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并对隔膜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专利     
聚合物改性聚烯烃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聚合物改性聚烯烃锂离子电池隔膜由聚烯烃微孔膜一面或双面复合一层薄膜,复合薄膜厚度为1~20μm,经溶胶状聚合物涂布而成。本发明改善了聚合物对隔膜的润湿性及界面性质,电池隔膜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热关闭效应和热收缩小的特性。用本发明所制隔膜组装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改善了正负极材料与隔膜间的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隔膜,有机-无机陶瓷复合隔膜兼具有机材料的柔韧性、无机材料的耐温性和电解液亲和性。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用陶瓷复合隔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此类隔膜相对于传统隔膜的优势,其次对目前研究的陶瓷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结构形式和主要成膜材料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公司的陶瓷复合隔膜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最后对陶瓷复合隔膜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鉴于该新型隔膜的优势,随着锂离子电池在高端电子产品以及动力、储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高安全性陶瓷复合锂离子电池隔膜必将代替传统的聚烯烃隔膜,成为主流隔膜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超细粉体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已在锂电隔膜改性上商业应用的Al2O3和AlOOH对传统聚烯烃膜和新型静电纺丝膜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随后又对常规无机材料TiO2和SiO2粉体对锂电隔膜的改性进行了叙述,最后对BN等非常规隔膜改性无机材料进行了简介;总结和讨论了无机材料改性后隔膜的组分、结构和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无机材料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相当活跃。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以及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氧化物、碳材料、聚阴离子材料、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中的应用。静电纺丝这一纳米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对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有着广阔的前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将更加成熟并取得更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锂电池聚烯烃隔膜的改性及功能化研究进展,分类介绍了锂电池聚烯烃隔膜的制造方法和性能的表征指标,及孔径分布、孔隙率、润湿性、耐热性、安全性、机械强度等方面的改性状况.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roducts,electric vehicles and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electronic chemicals play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such as lithium-ion batteries.Electronic chemical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various fields.Characteristics of high-end elec-tronic chemicals are high purity and low impurity content,which requires a very stric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At present,crystalliza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for thei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electronic chemicals.In this work,the representative fluorine-containing compounds in cathode and anode materials,separator and electrolyt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re introduced.The latest technologie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our kinds of fluorine-containing battery chemicals by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are reviewed.In addition,the research prospect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separation of fluorine-containing battery chemicals.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隔膜主要作用及性能、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重点叙述了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简单介绍了隔膜的改性研究现状和新型电池隔膜的发展,最后对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起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和允许锂离子导通的作用[1],因此,锂离子电池隔膜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在锂电池隔膜制备的过程中,以石蜡油作为造孔剂,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石蜡油的残留不可避免。本文研究了隔膜中石蜡油的残留量对电池自放电、倍率放电、高温存储、循环性能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油量越低锂电池的应用性能越优。  相似文献   

18.
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材料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3.0~4.8 V)、良好的离子迁移率和优良的热稳定性,是一种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结构特点及其充放电机理。磷酸钒锂的常用合成方法有碳热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及流变相法等,着重阐述了磷酸钒锂的不同合成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改进方法,以改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的问题。最后,针对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材料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指出需要优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改善材料的颗粒形貌、提高电子导电率和扩散系数等,进而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充放电性能等;需要改进制备流程、提高实验的安全性、简化反应流程和减少制备成本等,以实现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和工作电压稳定的特点。近年来,随着CTP技术、刀片电池技术等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磷酸铁锂的商业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磷酸铁锂存在电子导电性较差和离子扩散系数低的缺陷,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容量,因此开展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和性能强化研究对磷酸铁锂的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了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差异和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与强化的改性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