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60t LF炉冶炼工艺,利用转炉出钢顶渣改质及渣洗、铝深脱氧、二次造高碱度渣、优化智能吹氩及钙处理等措施,实现了快速深脱硫,提高了H型钢产品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进行转炉炉型的控制,在酒钢50t转炉生产中应用固渣护炉技术。通过对转炉终渣成分的调整、对固渣护炉过程操作的优化,提高了固渣护炉后转炉炉衬的抗侵蚀能力,延长了炉衬的寿命,降低了护炉费用。转炉护炉材料(补炉料、喷补料、溅渣料)用量较该工艺优化推广前降低了30%,年节约护炉费用300万元;转炉炉龄提高了4 000炉,实现了转炉炉型的有效控制,杜绝了转炉漏钢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转炉作业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渣场含铁物料的精细管理、炉料结构参数的优化与生产组织的“主副炉制度”的推进,确定了易喷含铁物料装斗的合理配比为:2.5t渣钢、8.0t炉下回收废钢、1.0t氧化铁皮、6.0t生铁及9.0t外购废钢或厂内直供废钢,也确定了每日夜班、白班与中班1#、2#与3#炉依次做为主炉,3#炉、1#炉与2#炉为副炉的“主副炉制度”,有效减少了车间过程金属料的损失。2021年车间钢铁料耗为1053.0kg/t,较2020年同口径降低了2.1kg/t。炉料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建立了冶炼总渣量经验公式与系统热平衡静态模型,指导操作工准确判断出当班留渣量与新渣加入量,实现转炉冶炼过程少渣冶炼,有效减少了石灰与矿石的浪费,转炉终点C-T-P综合命中率上升了22.18%。终点提枪至出钢开始时间在4.5分钟内的比例上升了25.96%,缩短了钢水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炉型控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莱钢炼钢厂通过推行溅渣护炉技术及精确控制终渣成分,优化冶炼操作,维持好炉型,重点维护薄弱位置等增强溅渣层抗蚀性的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补炉料消耗,提高了炉龄。2#转炉最高炉龄达到37271炉,炉役期吨钢平均耐材消耗0.993kg,还实现了炉龄万炉不补炉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对马钢转炉冶炼深脱硫铁水的工艺效果进行了阐述。采用深脱硫铁水冶炼,虽冷料比下降,但转炉可少渣冶炼、实现终点w(s)≤0.006%,C-T命中率提高,终点钢水活度氧含量稳定在556×10~(-6)左右,吹损喷溅下降,石灰等散状料和钢铁料消耗控制在72kg/t钢及1 092kg/t钢以下,解决了转炉脱硫需采用的高温、高碱度、大渣量和多次倒炉操作。  相似文献   

6.
吴军  方媛 《安徽冶金》2002,(4):31-34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是转炉护炉技术的重大进步。本文阐述了合钢第二炼钢厂转炉溅渣护炉工程的工艺技术特点及操作实践,并对溅渣护炉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0 t顶吹转炉双渣法深脱磷工艺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倒炉时间、温度、碱度、渣中TFe含量及渣的流动性等关键因素的合理范围,为开发低磷品种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转炉-出钢渣洗-炉后加化渣促进剂-软吹-连铸"工艺和"转炉-LF—软吹-连铸"工艺过程进行取样,研究了出钢渣洗对低碳铝镇静钢SPHC钢成分及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可满足SPHC钢碳、硫、磷及全氧含量等成分要求,且渣洗工艺更有利于减少增碳。渣洗炉次与经LF炉次钢水全氧含量相差仅1.5×10-6,两者洁净度相近,可保证连铸过程的顺利多炉连浇。同时,渣洗工艺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特殊钢》2017,(6)
针对转炉终点钢水磷含量高且波动大的问题,对钢水深脱磷控制难点及影响脱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双渣高拉碳放渣"的深脱磷工艺路线;通过优化造渣制度、供氧和底吹气制度、枪位控制和终点控制等脱磷工艺,9炉34CrMo4钢的冶炼结果表明,钢水脱磷率达84.6%,终点渣-钢磷分配比L_p达到90.1,实现了转炉终点钢水[P]≤0.006%的稳定控制,并通过采用滑板挡渣及顶渣改制等减少回磷的技术措施,具备了批量生产磷含量小于0.010%的低磷钢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解决低碳钢冶炼中存在的炉衬侵蚀严重和铁损高等技术难题,河北敬业集团炼钢北区对现有转炉护炉工艺进行了改进,新工艺实现了终渣改质、留渣操作和渣补大面相结合的有效护炉。转炉护炉工艺改进后,取得了转炉冶炼5 000炉不补炉、钢铁料消耗降低4 kg/t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Q235B钢在LF炉精炼造渣的成分进行设计,通过模拟计算,检验渣型设计的正确性,使LF炉能有的放矢地改变转炉携渣的氧化性,再通过精炼造出还原性能良好的白渣。从而更好地实现LF炉深脱硫、吸附夹杂、纯净钢水的功能,此经验可推广到其它对质量要求严格的钢种。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fact of long period deep desulfurization treatment in LF,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op slag constituent in LF,molten steel constituent,stirring ability of blowing argon,molten steel temperature and desulphurization rate were analyzed.Through the experiments,the parameters abou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op slag in LF,the [Als] content in molten steel,slag charge match,molten steel temperature and the argon flow for stirring have been optimized.The desulphurization treatment period in LF can be shortened by 5~8 minutes.The target sulfur content in molten steel can be controlled below 30 ppm within one LF treatment period which is only 36 minutes.The LF treatment period of ultra-low sulfur steel can primarily match with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eriod,multi-heat continuous casting can be ensured.  相似文献   

13.
钢包顶渣改质剂在50t LF精炼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钢包顶渣改质剂在50t LF炉精炼含铝Q345C钢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试验钢包顶渣改质剂后提高了铝的收得率,加强了钢液的深脱硫和脱磷,极大地降低了精炼渣中的TFe含量,改善了轧材的机械性能,降低了含铝钢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马钢超低硫钢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钢生产X70、X80管线钢为平台的超低硫钢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分别对转炉、LF精炼过程钢水硫含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炉吹炼过程增硫主要来自于铁水脱硫渣和废钢中带入的硫,LF炉深脱硫主要取决于钢包顶渣的控制和强搅脱硫的搅拌功。通过工艺调整,使生产X70、X80管线钢时LF炉终点w[S]可稳定控制在0.005 0%以下,平均w[S]为0.001 1%。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武钢条材总厂一炼钢分厂生产低碳铝镇静钢LF精炼工艺存在的脱硫率低、易堵水口等问题,为兼顾脱硫和去除夹杂物,选取了LF精炼终渣。通过采取LF迅速造白渣及控制熔渣成分、温度、节奏、钙处理等优化工艺,提高了铝镇静钢LF脱氧、脱硫率及去夹杂能力。同时加强过程温度控制,更好地发挥LF在生产低碳铝镇静钢精炼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X70管线钢的生产流程为KR铁水预脱硫-180 t BOF-LF-RH-板坯连铸工艺。通过优化精炼渣成分和造渣制度,以及根据底吹流量(400-700 L/min)对终点[S]的影响,制定了LF深脱硫工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精炼渣成分(/%)45~55CaO、30~40Al2O3、≤10SiO2、≤10MgO、≤1.5(TFe+MnO),造渣时分两批(首次出钢过程第二批LF到站加入)或多批加入石灰,精炼过程根据炉渣情况适当调渣,LF精炼脱硫期的底吹气体流量为500~700 L/min,可在40 min内将钢液[S]降低到10×10-6以下,满足了管线钢快速深脱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对唐钢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SPHC钢种冶炼全过程脱硫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转炉冶炼终点控制、挡渣出钢和精炼渣系选择、快速化渣、尽早成渣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形成LF炉快速深脱硫新工艺。实施后,SPHC钢种的平均精炼周期由37 min缩短到30 min以内,较好地实现了炉机匹配。  相似文献   

18.
喻林 《特殊钢》2020,41(6):60-63
攀钢27CrMoNbV钢的流程为采用铁水预处理-12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360 mm×450 mm坯连铸工艺,通过铁水预处理深脱硫,转炉双渣法冶炼脱磷,转炉出钢及LF精炼深脱硫、采用(1.6~2.2) CaO/Al2O3精炼渣系、RH处理喂Ca-Si线处理、保护浇注等工艺优化,生产的27CrMoNbV钢化学成分稳定,P≤0.010%,S≤0.004%,[H]≤1.5×10-6,T[O]≤0.0011%,非金属夹杂A、B、C、D、Ds均≤1.0级,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夏华 《河北冶金》2014,(2):32-34
介绍了宣钢110 t LF炉的深脱硫工艺,通过优化加料方式、渣料配比、脱氧剂加入量等细节,提高了品种钢的深脱硫率和钢材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铁水预脱硫工艺优化,转炉运用新型造渣模型,出钢采用新型高效固硫剂,精炼运用智能吹氩模型,有效控制了钢水中的硫含量,实现了全工序无间隙高效脱硫,形成了完善的高效深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